140, 400亿的蛋糕 (第2/2页)
虚的一个!有了真智这个不要钱的“超级翻译机”,自己可以立马把价格降到让人发指,让所有的翻译公司,翻译社立刻关门的程度,然后由自己独霸江湖,一统江山,独吞这个价值四百亿人命币的大蛋糕! 这种念头只在李景然的头脑在闪了一下,就迅速的被他抛到了爪哇国!开什么国际玩笑,即便他的真的可以形成合理合法的垄断,政府的相关部门也不去找他的麻烦,那些成千上万,上几十万的,以此为生的“同胞们”,就得把他给嚼来吃了!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而且即便要断人家的财路,也不能用“低价倾销”这种自相残杀似的低级手段!而应该换一种更加温和,更加高明和隐蔽,润物细无声,温水煮青蛙的慢性自杀,让那些希冀靠翻译吃饭的从业者,逐渐的觉得这个行业没什么搞头而自动退出! 让所有人退出不太可能,也根本不现实;但至少要让纵横这样靠吃差价的翻译巨头,逐渐萎缩,从巨头变成小头,甚至是gui头,那还是有可能的! 李景然通过私下商业调查公司的调查得知,以SC外国语学院为依托,执西南翻译界牛耳的纵横翻译公司目前主要的业务,按照翻译的方式,可以分为口译和笔译两大板块。其中口译占据了20%的业务量,剩下80%的业务量,都是由笔译为纵横贡献的。 口译虽然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却是纵横的一面旗帜,是对外招来生意和客户的一面很有用的招牌。具体表现为就是他的拳头产品,或者说独门绝技:同声传译和交替互译。一般的小翻译公司或者翻译社,即便有机会遇到这类业务,根本就不敢接招。而纵横翻译,却是因为其公司内很有几个与之合作的翻译高手坐镇,却是不怕。
对于口译,除非李景然马上搞出智能翻译机,否则目前来讲,他是没什么办法对付纵横的。尽管对于纵横那几个当老佛爷一样供起来的所谓的翻译高手,李景然根本就不秫,但毕竟他只有一张嘴,哪怕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译,也抵不过对方数量上的优势。 而纵横的笔译,按照内容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工程技术类。其客户主要是国内大型引进工程技术项目,以及已经进入和意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中外合资企业。这一类为纵横贡献了约10%的份额。 第二类为法律经贸类。其终端客户主要是出国留学或探亲访友的个人,或者从事经贸活动的一些中外小型公司。这类业务大概占了20%。 第三类为IT类。这类公司的工作重点是网站本地化和网站内容的翻译,或者依托网站进行传统翻译内容cao作。由于互联网在经过近十年类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站层出不穷,这类业务目前基本上呈上升态势。纵横在这方面的业务,目前已经超过了20%。 最后一类,也是目前纵横最大的一类,就是图书类翻译。各种外文名著,小说,畅销书,期刊,专业文献,典籍等等,占据了纵横全年业务量的30%。 李景然的智子超翻,口译业务基本上没有,虽然一天邀请他的电话不断,但都被李景然毫不犹豫的给婉拒了——不是他不想接,而是公司除了他之外,基本上就没人接得下这活!靠那些还在大学,听个BBC都非常吃力的菜鸟?玩玩笔译还将就;口译?那还是不要去砸他的招牌算了!至于他自己,也由于每天都要充当业务和真智之间的联络人,因此也难以离开蓉城却接那些异地的业务。 而且,对于坐在家里每天就能净入四五万的他来说,那几千一万把块钱的所谓高薪,他也实在是没多大兴趣。 只有在蓉城市内的一些口译业务,如果对方出得起价的话,他偶尔也会回去客串客串。但也只是玩票兴致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在口译界亮亮相,不至于过段时间后就被人遗忘。 至于笔译,和纵横的情况差不多,他目前所接的业务,也主要集中在前三类;和纵横唯一不同的就是对于最后一类图书类翻译,李景然的智子超翻,目前还未涉足。 “图书类翻译么?”李景然盯着网上的一则最新的消息,顿时,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便跃上心来。 ———————————————————————— 感谢智力MM的打赏! 对于野猪林那一章,或者说对于猪脚前女友,很多人都希望猪脚“好马不吃回头草”,大家真的是这么一个意思吗? 席子希望能够听到更多意见作为参考,对书亚MM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书评区留言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