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何去何从? (第2/2页)
“君上要上将军,异人公子,三王子,蒙将军,桓将军,立时赶回咸阳,商议军机,不得迟误。”司马梗再宣王命。 “你们,要弟兄们回营候命。”白起回过身,冲身后的将领们下令,然后一挥手,道:“走!快!” 五十万匈奴入侵,这在华夏历史上还是头一遭遇到,军情紧急,不能担搁。即使白起不说,秦异人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忙跟了下来,飞身上马,一拍马背,疾驰而去。 出了蓝田大营,一行人打马如飞,直奔咸阳。 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昭王头戴王冠,身着王袍,双手紧握,快步踱来踱去,一脸的焦虑之色。 范睢站在一旁,一双眼中精光闪烁,沉吟不语。他在思索,秦昭王想要问他,见如陷入沉思,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没有打断范睢思索。 “怎么还不来?”秦昭王踱到门口,冲门外问道。 “君上,蓝田大营到咸阳,路程不短呢。国尉赶去要一个时辰,上将军他们再赶回来。又要一个时辰,这一来一回就需要两个时辰。”桓兴很是无奈,不得不给秦昭王解释一句。 自从得到匈奴大举南侵的消息后,秦昭王就急得不行,恨不得白起他们立时赶回来。与他们商议。一个劲的问白起他们有没有回来,到眼下,都不知问过几多回了。 “哦。”秦昭王恍然,踱了一圈步,又来到门口,问道:“来了吗?” “还没呢。”桓兴很是无语。 “哦。”秦昭王再度哦了一声,又踱起步。沉吟道:“该死的匈奴,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大秦即将大举东进的节骨眼上到来。这要如何处置?若是继续东进,固然能够扫灭列国,可是,一旦匈奴占据了河套之地。占据了北方,寡人不就成了千古罪人?若是寡人不继续东进。而是派兵北上去打匈奴,就是错失了扫灭列国,一统华夏的良机,这要寡人如何甘心?”
眼下的秦昭王万分难办,这是他这辈子最为犹豫难决的时刻了。 不管匈奴,只管大举东进,扫灭列国,一统华夏,很可能成就不世伟业。可是,这会把北方丢掉,他就会成为千古罪人,会被后人唾骂,他肯定不愿背这骂名。 要是不东进,调集兵力来打匈奴,固然能够把匈奴打退,可是,这一来,就会错失进攻山东之地的良机。 要知道,扫灭列国,一统华夏,是不计其数的人仁人志士在为之努力的目标,其中不乏英雄人物,诸如: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吴起、商君……他们想做而没有做到。 而眼下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要秦昭王放弃这一良机,去打匈奴,他万分不甘心。 “要是能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好了。”秦昭王眼中精光闪烁,充满希冀,打量一眼范睢:“丞相定不会让寡人失望。” 范睢入秦之后,很干了几件大事,件件都没让他失望,此时此刻,束手无策的秦昭王把希望寄托在范睢身上。 就在秦昭王焦虑不堪之际,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只见白起、秦异人、司马梗、蒙骜、桓齮和赢煇他们飞奔而来,个个如同在飞似的。 此时的白起、秦异人他们,人人身上汗湿,气喘嘘嘘,如同奔行了百里的牛似的。 “你们怎生才来?你们来得太慢了。”秦昭王兀自不满意,忍不住埋怨一句。 这还慢?那什么叫快?秦异人他们是一接到命令,立时飞马赶来,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 “快进来,快进来。”秦昭王忙招手。 “见过君上。”白起、秦异人他们见礼。 “免了,免了。”秦昭王没有心情理睬这些礼节,嘴一张,就要问计,却见众人个个疲累不堪,终于明白这有些太急了,道:“送茶,你们先喘口气。” 桓兴忙指挥内侍送来热茶,秦异人他们一见热茶,也不顾不得失仪不失仪,端在手里,张开大口就喝了下去。 “咕咕!”一时间,一阵如同渴牛饮水般的声音响起,跟打雷似的。 “痛快!”秦异人大声叫好,一连喝了三盏,这才满足,打着嗝儿,很是舒爽。 “都坐下吧。”秦昭王见众人喝好水,一挥手,要众人坐下。 秦异人他们坐下,秦昭王却是站着,紧拧着眉头,拿起两张羊皮纸,道:“这是赵九原郡守李牧发来的求援信……” “李牧?”秦异人颇有些诧异。 “……五十万匈奴直奔河套而来,李牧无力抗挡,向大秦求援。”秦昭王把另一张羊皮纸一晃,道:“这是大秦九原郡守发来的军报,已经证实了李牧的消息。大秦该如何做?救还是不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