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归之路_第一百九十七回 年轻与成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回 年轻与成熟 (第1/2页)

    她身后这一位没有端任何茶品甜点的老仆人,一脸严肃,气势极为厚重。

    这老者估计是苏无极专门为她安排的老师,并非一般的仆人,只听这老者一五一十地将台上这个年轻人的底细都说了出来。关于台上这个人,他多少岁,最近立过什么功劳,是隶属于那个部队,最高上司是谁,直接上司是谁,武技实力如何,甚至连苏婉儿没有问的,例如这小子出生在哪里,还有没有父母,究竟是怎么来到这百花谷的,最近有没有犯过事,性格如何等等等,一个人应该拥有的一切背景,性格,这老仆人全部说了出来,而且说得极为简洁,迅速,简直就是对这个人的一切了如指掌,而且这老仆人一脸从容,丝毫不感到惊诧,仿佛知道这个年轻人要出事一样。

    说完这一切之后,老者再也没有说一句话,小退几步站在苏婉儿身后,再也没有啃声,就像他方才一直不说一句话一样,脸色又回到了一脸的凝重,像一尊不动如山的雕塑一样,让人望而生畏。

    听这苏婉儿问得这些问题,赵羽天笑了笑,这要是落在讲后人权主义的社会,这苏婉儿肯定没有几天舒服日子过,至少会被人说三道四。

    可是这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时代,苏婉儿是什么人,是楚国人,楚国皇孙女,赵羽天听她所言,这女子从小饱读楚国典籍,古籍,几乎不看什么晋国最近几年写出的书籍,只看晋国古籍,自然就是地地道道的楚国文化继承人。

    而楚国是一个礼,法,武(没有文)并行的时代,楚国人在这样文化的陶冶下,自然就会有这样的行为。

    所以赵羽天自然知道苏婉儿为什么一口气问了这么多,楚国是礼,法,武并尊的治国理念,什么礼?君臣之礼,人才之礼,从那一天那卫飞龙宁死都要为国家拉拢柳宗义看得出来,楚国人对人才是非常非常尊重的,哪怕对方侮辱自己千百遍,也可以为国家利益毫不计较,这是国礼——尊重人才之礼,对比一下那被晋国人逼迫,才加入楚国时间不长的玉青,卫飞龙呆在楚国二十余年,这两种人对人才的态度截然相反,一种是拉拢,一种是暗杀,可见这其中奥妙。

    苏无极身为堂堂皇子,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名声,威望,不是依靠天生皇子的身份,对其他人呼之即来,呼之即去,不是轻易就能当上将军,而是必须从小就在军中磨练,立军功,平叛乱,这是法治,做到了真正的公开,公正,公平,是为法治公平也,且楚国人从来不怀疑,不猜忌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因为这种特殊的皇子制度已经盛行了几百年,赵羽天从苏婉儿那里了解到,这是指定在宪法里面的,楚国任何一名帝王都是从军营中成长起来的,不是苏无极一个人而已;以武强国,以武仕途,这是属于他们这一个大陆的游戏规则,赵羽天现在对于这其中的许多细节还不是很了解。

    但是前面两点,赵羽天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

    有了这样的文化底蕴,苏婉儿才会如此发问,在楚国人心目中,这样的盛会礼节极其重要,破坏这其中秩序的人就是藐视规矩,藐视他人的才华,前者藐视了“法”,后者藐视了楚国礼节中的“君臣之礼”,“礼仪之礼”,不但自己要受到法律的严格论处,而且他的上司还要受到牵连,甚至降级,这是表示了对礼节,对法治的尊重。在这样的盛会上如此无礼,乃是“无礼无法”,这在楚国是极其严重的犯法行为。

    这就是为什么赵羽天知道这小子日子不好过的原因。不读书,不学他国的智慧,还想建功立业,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一个时候赵羽天为他的无知感到无奈。

    不过这一刻,赵羽天从楚国的治国理念想起了晋国的治国理念,晋国人民的思想文化,对于这赵羽天总结了十六个字,“利益为先,国家为后,思想混杂,乱七八糟。”为什么赵羽天会这样认为呢?

    前边八个字,赵羽天深有体会,“利益为先,国家为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乱纲乱纪,一个国家的选拔人才的机构,武技学院,居然可以走后门,可以用武技,用利益关系去解决一切,这种污秽放在后时代文明,那也可能是有的,有些人也是会偷偷摸摸地做一下的,但是那是小部分,是偷偷摸摸,是胆战心惊的,是害怕被揭发的,晋国则不然,是大部分,是明目张胆,是理直气壮,这就很严峻啦,难怪楚君要攻打这一个黑暗的国家,甚至不惜与自己亲生儿子反目,失去一位大军统帅,也要准备进攻楚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