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归之路_第二百零八回 方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八回 方针 (第2/2页)

朋友。

    不但苏无极看好司马旭,现在的楚国是苏无极的父亲在掌管天下,也看好司马旭,许多次都像拉拢司马旭,但是司马旭次次都婉言谢绝,而且表现得极为恭敬,让楚君找不到丝毫出师有名的机会。

    论述了自己族长的有点,赵羽天又谈论了自己的想法,他也为司马旭制定了三个路线,第一,鼓噪,第二,逼反,第三,平乱,第四,立威,第五,善民,第六,取而代之,第七,恢复盟好,第八,发展武技实力与社会生产力,第九,楚晋结盟,永不开战。第十,平定魔族。

    赵羽天这方针中鼓噪的意思,就是吹嘘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盖世功劳,让他们误判局势,起兵反晋,自立一家。

    “为什么第一条政治方针是鼓噪?难道没有其他办法。”苏无极不解地问道,他也大致知道赵羽天这方针是什么意思。

    “当今晋国的既得利益集团主要分布在五个家族,而这五个豪门家族当然不可能将手中的权力交出来,不将权力交出来,中央就无法集权,无法集权,国家正确的法令措施就得不到施展,哪里还有什么晋楚大义。豪门家族拥兵自重,不把中央实施的正确法令放在眼里,从而形成地方割据,中央权力自然就薄弱。天高皇帝远,正确的法令得不到执行,最后吃苦的还是老百姓,得利的自然还是那些既得利益集团。苏兄想必也清楚,自古以来,乱世爆发从来都是底层穷苦大众与既得利益集团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才发动叛乱。晋国乱世也无法逃离这一个乱世真理。“

    苏无极默然,赵羽天说道中央集权,苏无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统一战争,国家为什么要统一,这个道理只要稍微懂一点政治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

    苏无极始终在找寻另外一个法子,避免晋国走这一条路,他最为担心的就是晋国一旦发动统一战争,西北边的魔族就会趁机打劫,而自己父亲,那是绝不可能帮助晋国打退魔族,采取的方针一定是坐观其变。

    到时候苏无极自己的政治路线全然崩溃,全大陆大战一触即发,这样的危机对苏无极来说,实在太过于敏感。

    而且当年苏无极父亲的目的就是巴不得晋国发动统一战争,然后出兵干涉,请神容易送神难,晋国统一之后便赖在晋国不走,与魔族瓜分晋国,然后再慢慢地与魔族作战,以出色的军事斗争围歼魔族。

    这种政策方针不但可以使晋国的版图并入楚国,而且还可以行天下大义围歼魔族侵略军队,此乃楚君想出的一石二鸟之计,的确有些道理,也有些战略眼光。

    但是苏无极自己政治理想却与他父亲针锋相对,坚决反对入侵晋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晋国与楚国必须同时强大,才能够对付魔族,否则力量不够。

    他们父子为这种事情天天辩论,最后苏无极实在没有办法,在一次大清洗事件中割去自己的大将军之职,选择去晋国建立新的政权,为民请命的政权。

    面对自己最爱的儿子的离去,这一位曾经的雄武大帝这才有些收敛,但也总是摇摆不定,对待晋国的态度时好时坏,仍然想要将晋国的版图纳入楚国之中,又担忧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反目成仇,自己没了接班人,陷入两难。

    两相为难的楚君只好对苏无极的行为暗中相助,他还是有一些赞成苏无极的想法,但是苏无极一旦失败,甚至在晋国境内被杀,这一位雄武大帝就会悍然入侵晋国,既报私仇,又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但是苏无极知道自己父亲的想法,当然不会轻易死去,而且每一年与自己父亲书信往来,说一些好听的话,讨亲人与妻子开心,那是苏无极最拿手的本事。

    买卖不成仁义在,底层老百姓都明白这个道理,那圣明的楚君父子就更明白这个道理了,政见不合仁义在,父子至亲之爱,那是不容断绝的。

    于是这一对楚君父子就形成了眼下这个局面,书信往来,却又不见一面,双方都明白对方想要什么,父亲对儿子妥协,儿子写信给父亲歌功颂德。

    现在看来自己找了二十年的法子还是功亏一篑,经历过战争痛苦的苏无极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