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回 楚国之旅前夕 (第2/2页)
给他取了一个”酒葫芦飞行术。“ 这个名字还真是新鲜得很。 “你从他们的神情就看得出来了。”柳宗义指了指这些楚国人的眼神,他们无一不是虔诚地尊敬自己这一名能够将飞行术驾驭得如此娴熟的习武尊者。 赵羽天顺着柳宗义的手指,往旁边的人群望去,这些普通民众的眼神中透露出感激之情,尊敬向往之情。 要成为这一个世界上的习武尊者并不容易,要经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经历的苦难,这是民众对习武尊者的向往之情的来由之一,除此之外,楚国境内的习武尊者帮助民众摆脱了数不清的天灾,例如魔兽狂潮,天降陨石,涛浪洪流,魂火焚裂等等一些玄幻世界特定的星球自然灾害,对待习武尊者自然是心生尊敬,每一次天灾兽祸之时,楚国的习武尊者总是冲在最前线。 赵羽天没有再多问。 在三个人一路上说说笑笑之时,转眼间便即将到达了中点战,楚国的一边陲小镇——宁城。 时间还真是过得快,一晃眼,一天一夜的行程又过去了。 谁让这个世界广阔得出奇,简直赶上半颗大宗位面了。 同样是边陲小镇,赵羽天从这里看到的是平和,自然。 想起那日的银松林之行,赵羽天还是颇有感慨。 从一旁柳宗义的嘴里,赵羽天打听到宁城乃是这里是楚国与西面小国西燕的门户之地,西面那小燕国与楚国交好,被楚国视为朋友之邦,与楚国多有往来,而且一千多年小燕国从来不插手任何楚国的政治,而且每一次总是在关键时候给予楚国各种战略物资。
小燕国也不容易,它的西面是东月之国的南山走廊,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求生存,那真是难为了小燕国的民众,也颇为考验小燕国国君的政治目光。 赵羽天瞧见这宁城如此闲适安康,他们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了楚国,在楚国与小燕国的边境上不设防,这宁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小燕国却对东月之国设防。 小国家的人民如果想要活得幸福,小燕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赵羽天下了马车,牵着马在城中行走,这里人流不算太多,服侍也各有差异,有一些是小燕国之人,有一些是楚国宁城的人,相互之间商流往来,没有太多的差别。 不设防自然有他不设防的理由,设防自然也有设防的理由。 “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人不累,马也累了。”柳宗义估摸着要进入宁城,从葫芦之下走了下来。 走下来之后,柳宗义将他那宝贝慢慢变小,又成了一装酒用的葫芦了。 赵羽天对他这酒壶倒是挺好奇,二人一面进入宁城的大路,一面闲谈。 “你这宝物哪里来的?” “当年我去西月之国,美女赠送给我的。” 坐在马车内的大郡主还是忍不住发笑,身边有这两个男人,那真是太有趣了。 “好吧,我又信了。”赵羽天只能这样说,也没有怀疑他说得是假。 就算是假,赵羽天知道自己也不能说出来。 “你信不信由你,反正这东西可是宝贝。”柳宗义指着自己这宝贝葫芦,“你别看他破破烂烂,可比那苏无极那些金器玉壶有用多了。” “难道还能够把人吸进去不成?” “没那么大的本事,到时候你就知道这宝物有多么神奇了,我可不单单只是用它来飞行的。” 赵羽天没有回答了。 他忽然在想自己为什么在百花谷停留了那么久,感觉过得这五年还没有百花谷的半个月有价值。 倒也是,现在赵羽天作为一名要涉足政治的习武者来说,至少这一次百花谷之行之行确定了自己的政治路线,习武路线,做人的路线。 这可比那不是人活的五年过得有价值的多。 如若自己那一位小说家朋友鬼雄在场,恐怕一定会对自己这一场百花谷之行大书特书,以示其重要性。 如若真的是那样,那样的小说有人看吗?赵羽天真是为自己这朋友捏一把汗。 来到宁城的大门下,旁边有两位雄姿威武的骑士,一个人手里握着长枪,另外一位握着三尖两刃刀,给人一种肃然历史之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