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归之路_第二白二十八回 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白二十八回 路 (第1/2页)

    柳宗义见她低着头,知道她幼年辛苦,打算整理好言辞来让她开心。

    其实早在五年之前,柳宗义内心早已经将这傻丫头当作亲生女儿看待,而现在这女儿又成为了自己的嫡传弟子,亲上加亲,无论如何,柳宗义都不希望这丫头闷闷不乐。

    气氛忽然间沉默了起来,谁也没有说话。

    赵羽天呢?赵羽天一方面在欣赏两旁火烧火燎原,他只要稍微闲下来就会领略大自然的魅力,这宁城这般迷人的火枫树早已成为他生命旅途中不可抹去的一环。

    遍望这壮观的场面,他早已将这一切记下脑海。

    而另外一方面,赵羽天在考虑今晚上应该做什么。

    总不能一到宾馆就睡大觉?总得想一些事情来做,这是赵羽天的一贯做人风格。

    读书还是习武呢?赵羽天想了半晌,还是决定今晚上习武。

    如果有些人和他生活在一起,懒惰的人一定会离他而去,觉得与他格格不入,懒惰的人与勤奋的人能够交朋友吗?最多只有利益关系,而生死之交那绝对是枉然。

    如果赵羽天能够稍微停下来,那他就不是赵羽天。

    他这样累死累活地活着有没有价值?谁知道?

    赵羽天从来不会去琢磨自己这样做有没有价值,他此刻在意的只有那厚厚实实的一摞书什么时候才能啃完?

    夜已深。

    赵羽天思索着,厚摞摞的一堆书,这倒是一个问题,这些书是记载楚国历史,文化,诗词,风俗,地理,魔兽资源分布,武技发展等等等方方面面,甚至还有机密军事斗争,政治斗争。

    赵羽天的确具有非凡的野心,他虽然打算作为司马旭的“忠武之客“,但是并不代表他不去领导一方,不读书,何以领导一方?如何驾驭自己的属下?不熟知兵法,如何带兵冲锋陷阵?不了解敌我形势,敌我历史,敌我人性,敌我矛盾等等原因,又如何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而屈人之兵?太多太多地缘由让他很清楚读书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为什么要读书,读好书的根本原因。

    读书,习武是在武技世界成功的两大支柱,最为基础的支柱,习武世界的习武尊者不读书,同样犹如一潭死水。

    赵羽天深知读书是一种财富,无形的财富,它或许在即刻,短时内给不了人任何帮助,甚至一度让人陷入困惑,迷茫,无助,但是时间一长,读过书的人,知道了这个世界文化,理论,地利,战争,历史,风俗,机械理论,武技理论等等,一定比不读书的人要走得更远,看得更远。

    心境也更远。

    当然,除了读书,身在了武技世界,剑法,身法同样重要,甚至还稍微重要一些。

    文武双全是赵羽天内心中的完美标准,他一直是这样内心标榜自己,但从不在外人面前刻意炫耀。

    作为楚国皇子,当然有资格获得那些关于楚国曾经军事斗争的书籍,而且还将这一切记录在案,编辑成册送给赵羽天当礼物。

    如果不苦读这些书籍,赵羽天在这一片大陆的路就会比较难走,这是肯定的。

    武技世界之中,习武之人读书有没有用?赵羽天至少认为比一味习武有用万余倍,至于这一个世界的习武尊者如何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赵羽天不会去评价他们的看法,他只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

    他只知道读书有用。

    赵羽天依旧记得当年他一边吃白馒头,一边苦苦研习晋国的法律之时,不幸被同样身为仆人的中二青年瞧见了,却被那一群吃喝玩乐之徒视为傻子,说他是另类,赵羽天只是笑一笑不说话。

    鸿雁哪里知道燕雀的志向呢?

    读书与习武,那就是他在武技世界成功的两大基石。

    他一旁的柳宗义也在思考,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应付今夜,恐怕自己的行踪又被城主盯上,当年柳宗义炼制丹药救他老母一命,这一份恩情,这宁城城主当然记得。

    柳宗义也是要读书的,他从三岁之时就被他的亡母逼着读书,读完一本,她母亲就撕一本,让他论述其中的精要,说不出来,那就是一顿乱打。

    今天晚上柳宗义原本打算在一旁看着自己这徒儿练武,一边读书,他七天有一天晚上是一定要读书的,至于其他晚上,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宁城耳目众多,又有“监视月镜“这般法宝,柳宗义这般大摇大摆地走进宁城,如何能够逃得过这老朋友的法眼?

    到时候恐怕又免不了应酬。

    人只要有一定本事,不再是过日子的平头老百姓,应酬就多得出奇。

    男人中年时期的应酬一定与青年时期的努力成正比,青年时期有多么努力,中年就有多么多的应酬。

    当然,赌博,麻将青年也有应酬,喝喝小酒,吹吹女人,这也是应酬。

    不过柳宗义面临这其中的首要问题,还是如何安慰这一位少女,知女莫过其父,瞧见自己徒儿望见那些同龄的摆摊少女,眼珠子里充满着憧憬,柳宗义拍了拍她肩膀,“你是不是不想为师给你炼制美人丹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