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 绝地反击(10) (第1/2页)
秦骁打完这一仗后,又相继夺取了汝阳县周遭的三个县城,兵结绵延,作为防护汝阳县的坚实壁垒,分筑兵力,以防备吕布的袭击。 荀攸献计道:“为今之计,兵力唯恐不足,进恐难退,退恐难进,实两难之地,不如在虎牢关再抽取一些兵力?” 秦骁疲惫地揉了揉太阳xue,虽然接二连三的打了胜仗,但他底子薄,折损了四千名士卒,虽然刚刚收编了一支六千人的破虏军,但人心未附,不怎么听指挥,不能形成战斗力,靠打仗的还是自己剩下的二万六千名兵马。 “虎牢关也怕被别人占了。”秦骁叹了一口气,说道:“那就再调一万人过来,由马腾带队,星夜来援,不得有误。” “是。” 秦骁又道:“再派人以我的命令,前往幽州,请姜勇、赵斌两大割据势力过来,由他们携带兵马和粮草,进军洛阳。” 荀攸满脸吃惊之色:“姜赵二人,乃幽州军阀,又是去年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咱们跟他们没有来往,他们如何肯听号令?” 秦骁淡淡一笑,道:“这是私人感情。三四年前,我与他二人结拜为兄弟,出则同车,食则同席,都是生死之交,如今二人靠着我的资助,在幽州打下了不小的名气,我有难,他们做兄弟的,怎会不帮?” “难怪,难怪。”荀攸一脸恍然大悟之色,说道:“可是姜赵今非昔比,割据一方,会不会有不臣之心?” 荀攸不认识姜勇、赵斌,心有疑虑也无可厚非。秦骁豪气干云,一拍桌子,笑道:“成大事者,何须如此拘束?我若信不过他,那就不必去请了,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能容纳一二人,又如何容纳天下?公达不必多虑,派人去请就是。” “相国圣明。”荀攸佩服地道,随即派人带上秦骁的亲笔书信,赶赴幽州。 …… 董卓阴沉着脸,说道:“这秦骁的势力水涨船高,让他继续待在洛阳,最终只会酿成大祸,一日不除,某家一日不安。” 吕布、李傕、郭汜三人皆面有愧色。 李儒道:“偏偏这次大败,兵无战心,溃败之势已成,将士闻秦骁之名望风而逃,老少妇孺闻之变色,婴儿童蒙闻之止啼,这一败真的是前功尽弃,助长了竖子成名。” 董卓气得一拍桌子,说:“那该怎么办?文正,你再想些计策,给我把秦骁碎尸万段!” 李儒沉呤未决,李傕身后一名文士昂然上前,长揖一礼,说道:“卑职有一计,可使秦骁麾下的汝阳大乱、祸起萧墙,破其金汤,令其几万兵马尽数消灭!” 这名文士自然是贾诩。 董卓斜眼瞧他,奇道:“你是谁?我怎得没见过?说一说你的办法吧,我倒要听听,有何高论?” 贾诩道:“前些日子兵败,秦骁俘虏了六千降卒,这几千人正是咱们消灭他的中坚力量。”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一摊开,只见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董卓不明所以,贾诩说道:“我已点查了被俘虏的六千降卒,这些人有将近五分之四的都是西凉、羌人,在西凉都有妻儿老小,秦骁虽然降服了它们,也会以大批军饷结纳以收服其心,咱们趁降卒尚犹豫不决、怀念故土妻儿之时,派一个舌辩之士,混入汝阳县,将六千人召集起来,趁势发动兵变,砸开汝阳大门,到时城门大开,董太师里应外合,派兵杀入,两军一夹,秦骁焉有不溃败之理?” 董卓大喜,离席说道:“快赐坐,先生金石之论,定能助我破秦骁。” 贾诩一点受宠若惊的样子也没有,侍从搬来桌子和竹席,他不卑不亢地坐下。董卓满满地倒了一杯酒,向贾诩道:“先生未雨绸缪,暗中计算了降卒的家室,如此用心,想必早有良谋,派入城中的舌辩之士,只怕非先生莫属。” “敢不从命。”贾诩呵呵一笑,举起酒樽喝了一口,说道:“我早打听了,秦骁收服降卒,居然不尽数坑杀,妇人之仁,此为一败;降卒不化整为零的安插在军中,而是整编成一支所谓的破虏军,乃计策错误,方便了我入城撒播谣言,以动其心此为二败。” 董卓欢喜不尽,封贾诩为参军,并赐俸禄一千,奖励美女歌妓十余人。 当贾诩献毒计时,远在青州也发生了震撼的变动。 曹cao驱兵破青州群贼,擒贼作为前驱,纵兵到处无往不利,杀得黄巾军片甲不留,一路溃败。黄巾军都是普通百姓,没经过cao练,统帅不一,偏偏遇上曹cao这个兵法韬略堪比韩信的枭雄,青州黄巾军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主力黄巾无条件投降,自此曹cao收服百万之众。 曹cao收服了百万黄巾,择其精锐三十万,号为“青州兵”。其余七十万人则劝解务农,卸甲归田,开始实行屯田制,这些黄巾军都有铁锄耕牛,战乱时人口流动严重,大片土地无人耕种。曹cao下令,无耕地全部充公,再由官方给百姓耕种,如借官牛耕田,所获粮草官民六-四分,私牛耕田则官民五五分。 曹cao拥兵三十万,名声威扬,诸州震动。 “黄巾军素来指挥不当,兵无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