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大决战(三) (第3/3页)
后,法正在蒯氏和蔡氏的帮助下,迅速控制了局面。所以,襄阳虽然人心惶惶,却没有自乱阵脚。法正在这种情况下,火速命张郃汇合赵云,屯驻编县,防备五溪蛮军。 当阳,长坂坡大营内。 刘闯眉头紧蹙,翻阅从前方送来的战报,脸色看上去非常难看。
“未曾想,五溪蛮竟在此时出兵,倒是大出我意外。” 他把战报放下,抬头向文聘张任曹彰典满四人看去,苦笑道:“看样子,短期之内,怕是襄阳难以派出援兵。” 文聘闻听,露出了担忧之色。 “丞相,末将绝不是想要动摇军心。 不过目前态势已经非常清楚,刘备是想要让庞统在这里拖住丞相,而后偷袭襄阳。当阳之战,实无意义。我方兵力不足,虽则丞相部曲皆悍勇之士,奈何叛军攻势甚猛,将士们死伤颇重。如此下去,恐怕也撑不得太久,何不暂退一步,退守编县,而后再图谋与之决战?” 刘闯闭上眼睛,并未开口。 良久,他轻轻叹息一声,摇头道:“仲业所言,确有道理。 只是目前态势,已不是你我想退就能退走。那庞统绝不会任由我等脱身,这时候退走,只怕会引来一场溃败。今我已命人进驻襄阳,可对荆州百姓而言,尚不足以保证他们的安危。若不是这样,又怎会这般恐慌?这时候若再有一场溃败,势必让荆州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那当如何是好?” 文聘不免露出焦虑之色。 刘闯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张任。 “公义,你怎么看?” 张任沉吟片刻,突然抬头笑道:“单凭丞相吩咐就是。” “哦?” “任虽常在西川,但久闻丞相大名。 丞相每战,谋后而动,身边更不缺少那智谋之士。此次丞相坚持不退,要和叛军在当阳决战,必有深意。我想,丞相之所以至今未作出反击,不是没有谋划,而是这时机尚未到来。” 刘闯闻听,也笑了。 “却不知是何时机?” “此自有丞相掌控,任不敢专擅。” 张任这一番话,引得刘闯哈哈大笑。 他扭过头,向文聘看去,却见文聘满脸通红。 “仲业不必如此,所谓关心则乱……公义身在局外,故而能看得清楚。仲业乃荆州人,对荆州之安危太过关心,所以才乱了方寸。再等等看吧,相信那时机很快就会到来,也就是我等反击的时候。 对了子文,公苗那边,可有消息?” 曹彰上前躬身道:“丞相,公苗至今,仍未传来消息……” “那,就再等等看!” 说罢,刘闯便闭上了眼睛。 九月中,天气逐渐转凉。 刘备在夺取了枝江后,又趁胜追击,攻占临沮。 好在,汉军早有防备,张郃赵云率部屯驻编县,也阻挡了叛军的攻势。刘备见战事进展不利,也不免有些心焦。于是,他一面派人前往当阳,让庞统继续加强攻势,另一面也决定亲自前往临沮。 “子衡先生!” 刘备这段时间,常与葛均交流,对葛均才华,极为称赞。 他拉着葛均的手道:“此次备亲往临沮督战,将领便拜托先生……此战若得成功,则荆州尽归你我所有。我知道先生有大才,待备取胜,定会再听先生教诲,到时候还请先生勿推辞。” 葛均听罢,欣然领命。 然而,就在刘备离开江陵,抵达枝江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坏消息。 西川刘璋,命巴郡太守严颜为先锋官,自鱼复,也就是后世的奉节出兵,攻占巫县,兵指秭归。而刘璋此次出兵打得旗帜,也是为刘表复仇。要知道,刘表和刘璋的关系不错,而且西川和荆州的联系,也极为密切。甚至包括刘璋本人,他的祖籍便是荆州江夏郡竟陵县…… 虽然刘璋的族人大都随刘璋去了西川,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留在竟陵。 刘表入主荆州后,对刘璋的族人极为关照。而今刘表被害,于公于私,刘璋出兵都合情合理。 若在从前,刘备是绝不会把刘璋放在眼中。 可现在……刘备无奈之下,命五溪蛮老王自虎牙山出兵,屯兵夷陵,以阻挡西川兵。 但如此一来,五溪蛮老王便无法在给予刘备支援。刘备在枝江,顿时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之中。 进,还是退? 刘备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他感到为难的时候,忽听大帐外传来脚步声,一个青年慌慌张张跑进来,“父亲,出事了!” 来人,正是刘备义子刘封。 刘备连忙问道:“发生何事?” “刚得到消息,汉军以马超马岱为先锋,自浔阳渡江,攻占下雉。” “什么?” 刘备闻听一惊,“下雉守备森严,汉军如何渡江?” “据说,是江夏黄氏族人与汉军勾结,协助马超渡江,并且攻占下雉……” 刘备一屁股坐在大椅上,呆若木鸡! 江夏黄氏?RS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