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宗门之宝 (第3/3页)
还可以通过增加丹田,扩大体内百xue做到。 于是,我就在洞府推衍完成了这套自创功法。 其实理论知识懂的不算太多,不然我能自创更多的功法……”
宝贝,这是他们乾坤宗捡到了奇珍异宝啊。 这丫头居然能自创功法! 这就是说,只要她愿意,她能让乾坤宗多出更多的功法。 石玉魂忙道:“小师妹,二师兄待你多好,你把丹田升窍诀传授于我如何?” 洪飞雪将手一摊,“拿来!” 石玉魂一时反应不过来,石破天已经笑微微地递过一卷空白玉简。 洪飞雪也不藏私,用手在空白玉简上刻录下自己修炼成功的功法:“丹田升窃诀,分为上卷和下卷,上卷是修炼出两个丹田,下卷则是均衡丹田、巩固丹田,让两个丹田变得一样强大,从而增加一倍的灵力存储量。” 石破天待她写完,接过玉简一瞧,心情难掩激动,往额前一放,整部功法传输脑部。 石玉魂生怕不给他,一把夺过,也印入脑海,思绪澎湃:“师尊,我闭关修炼了。” 洪飞雪道:“二师兄,再有几天就要去试炼地了。” “待我出来,就炼成了!”顿了一下,他笑微微的道:“小师妹要等我出来再一道前往,有我在,我看哪个不长眼的敢欺负你。” 石破天面露深色:宝器峰要一飞冲天,成为乾坤宗第一大峰了! 好! 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扬眉吐气过。 早前他能替宝器峰争取到二十亩的药田,便说明宗主和老祖看重宝器峰。 现在,他再去寻老祖和宗主,替宝器峰争取更多的利益。 这本功法一旦给他们看,怕是所有人都要惊呆双目吧。 * 石破天收好了“丹田升窍诀”的功法,静坐片刻,前往后山寻老祖。 老祖接过一看,听石破天得意的炫耀洪飞雪是真正的天才,能自创功法,又说她对功法理解上见地独到。 若不是洪飞雪曾在天乾殿说过关于时间的领悟与猜测,老祖许有怀疑,可这会子看到这难得一见的奇妙功法,眼前一亮。 “这功法是你的六弟子自创?” “是,我检查过她的身体,她已经修炼出两个丹田。” 如果能修也两个,是不是说可以修炼现四个、八 个…… 但石破天不知道,洪飞雪因为中间还有一个丹田,被左、右丹田挡住他根本没有检查出来。 老祖看了一遍功法,觉得编写得合情合理,同时又立意新颖,见地独到,他是活了千年的老怪,什么功法没看过,是好是坏,一眼就能辩别出来。 他对着外头大喝一声:“快!把轩辕给我请来!” 此女是真正的天才,宗门应该大力扶持,更应该倾全宗门之力来教导。 宗主来后,老祖将这功法递给他一瞧。 宗主的眼睛立时亮若太阳,炽烈的、火热的。 老祖道:“你以为此功法如何?” “这功法真能修出两个丹田?” “嗯!这位创写出此功法的弟子,已经修出两个丹田了。” “创写……谁?是我们宗门的弟子么?是谁?” 老祖又大喝一声:“来人,把宝器峰弟子洪飞雪请来!要快!” 洪飞雪正在积极地拾掇着自己的东西,她在药田东院也有一个自己的房间,东屋住了洪平奇,西屋住着洪安邦夫妇,东厢房住着洪安民,又有一间厨房,西厢房则分别给洪惊雷、洪飞雪各留了一间。 洪平奇心情大好,他现在算是石破天的记名师弟,这石破天可是大乘期修为,自己若在三百多岁能步入大乘期,这也是天才了。 服侍老祖的记名弟子道:“请洪师姐赶紧过去,老祖和宗主有请!” * 洪飞雪想到了后山。 山洞里,老祖打量着洪飞雪:这丫头一瞧就是祥瑞之人,年纪不大,浑身竟有一股子仙气,往往这样的弟子都会有大好前程。 宗主想着:当初自己还是心软,认为自己与石破天感情好,竟没舍得去抢人。他应该硬抢过来给自己当弟子,这可是数万年也不出现的真正天才。 石破天洋洋得意:瞧,这就是我的宝贝徒弟,当年收到石玉魂就以为得意了,没想还有个女娃不在石玉魂之下。 老祖问道:“丹田升窍诀是你自创的?” “是。” 老祖沉吟着从怀里掏出一本秘笈出来,蓝色封皮已经磨损得很是厉害,“你瞧瞧这本《太阳诀》如何?” 洪飞雪心下一沉,早前祖父洪平奇说年轻时得了一本这样的秘笈,可里面的功法全是混乱的,后来她在时间禁制下几乎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把它整理出来,她接过功法,以为和那个差不多,一看之下,竟与那本完全不同,很显然,那本像是上卷,而这本则是下卷,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便是功法口诀全部打乱了,与那上卷一样,同样是一百五十句。 “瞧这功法,应是下卷,所有口诀是乱的,需要重新排序整理,这等功法秘笈,需要反复推衍,如果我能看到更多的功法秘笈,了晓更多的理论,会更快整理出来。” “如果整理出来,你需要多久?” “需要三年。” 老祖的神色有异:这丫头说三年,他可是用了三百年也没有理出头绪。 洪飞雪凝了一下,“我可以根据下卷,那个……上卷……” 上卷已经有了,是洪平奇交给她的,且她已经整理出来,她想说实话,又担心给洪平奇惹来麻烦,这才支吾着。 老祖喜道:“你是说看到半部功法秘笈,你就能推衍出上卷内容?” “弟子可以试试,但时间许要花得久些。” 好吧,她就当成自己真有这推衍本事。 “飞雪,老夫把这修炼洞府让给你,我与你设个一比五万的时间禁制,你在里面仔细推衍。轩辕,告诉你的弟子,替飞雪预备好足够十年需要的食物与水。”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