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跟往事干杯(四)】 (第1/2页)
他们回到朱富酒店,天已将墨。 这里可是热闹,已经有三拨人在等候。其中两拨人是追寻公孙胜未遇返回的神行太保戴宗和活闪婆王定六,另一拨人却是山上下来寻找李逵的鼓上蚤时迁和另一位北地好汉同为军机走报头领的金毛狼犬段景柱。 安道全正与他们聊着些闲话,或许把雷三郎最近的“光辉事迹”也有所叙说吧。最近一段时间,老安说过了几次也就放开了,只要对象合适,他也能白话一阵子什么“华盛天道”什么的,成了社团义务宣传员。 众人见了宋头领均各站起来要禀报,雷三郎略看一下已明白了大概。他伸手拦住了大家,先看了看时迁点点头并没说话,然后示意大家稍等。带着石秀燕青近了里间问询起来,过了一些时候才唤过戴宗只让他与安道全、边强一起进了里间。 方才石碣村边有事情发生后,石秀等人去查看后很快就回来了。有个人晕倒在离他们谈话的地方十几丈远的地方,石秀分析这人只像个打渔归来的渔民,不似有什么恶意。只是头上有伤,被什么人打晕的。说到这里,雷三郎也记起来了,似乎听到了什么声响。他的感觉很敏锐,只不过对这方面没什么概念,一时没有警觉。 这渔民是刚刚倒下的,可周围却没有发现任何痕迹,难道竟有高手在他们周围?石秀燕青等人已经是一流的高手了,能躲过他们觉察的应该是很难吧? 事不宜迟,还是离开这里的最好。晁忠没有发表意见,只是催着众人回去。雷三郎让石秀安顿好那个驾驶柳叶板的梁山水兵回去报信,带众人匆匆赶回。 他们在这里进行了一番分析,叫朱富派人附近严密警戒,这才叫进来戴宗等人问起他们找寻公孙一清的事。 戴宗与王定六各寻两条路追出三个多时辰,开始似能听言有人描述公孙胜的样子,后来走得远了便再无音信,显是不在他们追寻的路上,遂先后回来。戴宗腿快,又循着另一位追寻头领锦豹子杨林的方向去查看,看到有一路标记向前未停,估计他的路线是对的,才急着赶回来。戴宗建议宋头领可缓行,由他和王定六随着锦豹子的路线追下去并来回串报消息,这样比较稳妥。 雷三郎问了一下,锦豹子杨林追去的方向,大略来说是向西、向北而去。目前知道的情况看,已经离开了梁山辖区郓城州府边界、向着北部的东阿、义曲一带过去,或许还可能就此穿州过府,进入河北东路,也就是大宋北京大名府方向。 这时外间已有吵闹声传来,那是为李逵私自离山的事,李逵理亏,这又有宋头领压阵,声音较小;时迁和段景柱那里段景柱也是火爆脾气,声音就大了,而且听时迁的话语似乎还有卢头领、军师有情报传过来等着问询宋头领。 雷三郎觉得心烦,这贼头儿也还不是那么好当的啊,出到外边了还得办公!老子这烦心事咋就没完呢?不行,自己一直没得闲,身体变化还没完全让人接受,那五十四星和一百单八星的问题也没闹明白不知道怎么解决,什么大的决断也不敢做。 不行,还得走,离得远远的,外边转悠转悠再说。梁山也好,外边也好,咱把前边的以往情况抛开,如今咱要从头再来;既然你们来了,也就全别走了。全给咱留下吧,或许咱这雷氏“飞虎队”就要从此诞生了。 思念到此,他对戴宗言道出一番言语来:“这样吧,前边就按你说的做。但要记得,见到公孙先生不必急切请他回转。公孙先生此番出行,不是一日之思,应该有许多想法。人贵有进取之心,不守旧不死板才是男儿立天地之道。宋某此番历天地之机变,有所顿悟,正欲与公孙先生和众兄弟于大自然中交谈感悟。戴宗贤弟,你乃宋某得意之人,关于今后的路该怎样走,希望有暇多与我商量。有道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且于一路体验大宋风土之间,去会一清。一路上需你多费心往来照应了,这件事由你来安排。看来时间还是不很松快呢,我们的准备赶路了。现在我们且去外边,一干事等,宋某自有计较。” 雷三郎前世之事应大都忘怀,只不知何以经常有灵光闪现。这一番话突兀而来,尤其是不定时突然暴出来的“俗话说”、“有道是”、“一般而言”等妙语连珠,听得屋里三人痴痴呆呆。除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