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北地平叛 (第2/2页)
惨痛的教训,开始对边境的风声鹤唳变得麻木…… 而大牛首阿尔混仅仅坚持了三年的“忍耐”,就等来了一个天赐良机! 中州圣历1291年、西蛮土历43年,大夏王朝治下的中州北方十六路大小诸侯共推冀州“镇北君”、势力强大的刚罗云为起事首领,勾结北方寒戎部落,共同举兵六十万发动了叛乱,史称“冀州刚罗寒戎之乱”。 声势浩大的叛军势如破竹,分两路自北向南,一个月就占领了冀州、雍州、兖州,令中州大陆九州之地九去其三。尔后叛军又分两路大军直逼都城上京,意欲绞杀夏景帝彻底颠覆大夏王朝,沿途忠于王室的中州军队勉力阻挡,且战且退,根本无法阻止夏朝大厦将倾! 叛逆刚起之时,深知刚罗云厉害、大惊失色的夏景帝就向尚未变色的天下连发了三道“勤王令”,更是接连派出六道御马金使手持王室调兵虎符和手诏前往河西,最后一道手诏甚至用上了“血诏”,催促小白龙桑木火速率领河西军东进平叛,六道手诏翻来覆去便是一句话:“河西桑家忠义皓烈,必不会弃寡人于不顾。今唯有小白龙,能保上京免遭逆贼刚罗云荼毒耳!”最后那道血诏,让人看了都担心夏景帝以九五至尊之体,为了搬小白龙这个救兵,得忍痛把自己手指咬多大个洞啊?陛下,保重龙体啊……眼看命都要没有了,还保重个鸡毛啊! 其实他后面五道诏都是多余的,血也算是白流了。 忠义凌云的小白龙得了第一道诏,立即就将河西将权交与父亲桑大同,反复叮嘱镇守驰颐的父亲、镇守防堡的家兄桑凉和王昊、镇守驻隆的李自明和各级边境防线的将官提高警惕,卒不卸甲、马不离鞍,谨防西蛮趁自己离开时来犯,然后便领了十万精良轻骑兵日夜兼程进入河东勤王。
河西精骑一人三马、食休几不沾地,轻装快马如飞,九天就飞驰到上京以东二百里的汉河流域,遭遇了为了烧杀抢掠冲得最快的寒戎人。 作为叛军右路前锋的寒戎虽有十六万大军,可他们的战力甚至还比不上八年来孜孜不倦向河西军学习的西蛮人,更像是一帮强盗悍匪组成的乌合之众,被小白龙的龙骑兵们刀切豆腐般地从中剖开,一切两半再合围吃掉一半,另一半全都骇破了胆被逼进了汉河,全军覆没。 寒戎军一灭,冀州叛军锋芒大挫,而之前一直持观望态度犹豫不决不肯发兵的中州各路诸侯这时才幡然醒悟,从各地蜂拥而至赶来争抢勤王的大功。 之后平叛便再无任何悬念:叛军被彻底包围,有了小白龙十万龙骑冲在前面啃硬骨头,其他诸路勤王兵马只需要跟在后面收拾被冲乱杀散的叛军、分抢军功,叛军势如潮退。 短短十三天,勤王义师便收复了三州失土,逼得刚罗云和十六路诸侯领着残兵败将退回冀州首府信都,然后紧追不舍的八十万义师又把信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刚罗云也不愧为中州一代雄杰,既然敢挑头起事就敢承担后果。他在城头亲见义师密密麻麻铺到天边,又开始动手准备攻城器械,自知大势已去,便返回“镇北君府”平静地焚香沐浴更衣,留下手书“逆天起事唯云一人之谋,北地十六路诸侯摄于君威不得不从。逆天遭谴,刚罗家自当一力承担,再与旁人无任何干系”,交于十六路诸侯之手,令他们大开信都四门迎义师入城,保冀州军民免遭战火荼毒。 待小白龙带着各路勤王诸侯进得“镇北君府”时,到硕大的中堂正厅门口一看,全都惊得呆立原地:刚罗家上上下下三百余口,上至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下至七八岁的懂事少年,全都对着中堂高坐的刚罗云,男的剖腹自裁,女的服毒自尽,就连尚不懂事的总角稚童、几个还在襁褓中的奶娃儿,也已被他们的母亲亲手喂下了毒药而口溢黑血! 众人到得门口之时,正好听见跪在刚罗云面前的一名美艳妇人平静地对着刚罗云道:“云君,熏儿便先去了,来世与君还作夫妻……”说完便手持一个小瓶仰头一饮而尽,身子渐渐的瘫软于地。 刚罗云盯着爱妻满眼含泪,听见众人的脚步声猛然仰头大笑三声,那笑声说不出的凄苦和悲凉…… 笑过之后,刚罗云的脸色瞬间恢复平静,沉声发问:“来者,可是‘河西白龙将’、河西郡都统将军桑木大人?” 小白龙点了点头。 “能败于小白龙之手,鄙人无话可说。今日能一睹君之真容,亦死而无憾。唯有一托,此次大逆不道之举唯刚罗家一家之谋,请君务必保得十六路诸侯和冀州上下千万军民的周全!” 刚罗云话音未落,已双手紧握利刃刺入自己腹中向上一拉又一搅,那决绝的死志和动作的快速引得众人一片惊呼,连身手敏捷的小白龙都根本来不及阻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