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在前_第一百二十五章 强力突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强力突破 (第1/4页)

    云杉帝国皇帝,是一女皇,同时,也是创立云杉教,十大太上长老之一。

    据传,女皇的家族,乃天洲大陆女娲一脉。

    鉴于此,女皇在帝国各地,建立女娲宫,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这日。

    希望骑马而行,来到商国的都城朝歌,随行的除了来福等人,还有小尼姑唐尼,以及大和尚唐僧。

    所谓他相遇故旧,没的说,正想着如何返回新大陆的小尼姑和唐僧,与灵石城的寺庙辞别,然后跟着希望,来到朝歌。

    朝歌?

    没错,朝歌,商国的都城所在。

    而商国,南北纵横二十亿里,是云杉帝国统治范围内,最大的附属国之一。所以,本着好不容易来一趟,不走马观花,到处瞧瞧,岂不白来的想法。

    希望离开灵石城后,第一个旅游景点,就选择了距离最近,正在举办女娲娘娘圣诞祭司的朝歌城。

    此时的朝歌,热闹、喧嚣,不论是街头巷尾,还是高阁庙堂,都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在这一天。

    普通人家,按照既定的风俗,表达着自己对于女娲娘娘,无上的敬爱。达官贵人、帝王将相,则在沐浴更衣之后,到女娲宫,进香祭祀。

    这一天,举国欢庆。

    但是,也就在这一天,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预料的事,发生了。

    商王纣,去女娲宫,进香祭祀时,见女娲神像国色天姿,竟然写下yin诗一首。

    风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装。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娉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此诗一出。

    文人雅士,大骂、、、荒唐无状,昏君也。

    普通百姓,视之为、、、亵渎神灵。

    而希望,在听到此消息后,也然不住的骂了声、、、女皇家族,出自女娲一脉,商纣这货,闲着没事写yin诗,找抽啊。

    、、、、、

    商国境内,一座巨大山脉连绵起伏。

    在山脉中,强大的灵狐一族,朝饮霞露,夕食灵草,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这日,在灵狐所在的山峰之上,帝国特使突然到来,宣读女皇圣旨。纣王无道,亵渎神灵,特命令狐一族,派出族内美女,诱惑纣王、、、

    灵狐族长,强烈抗议!

    纣王无道,女皇下诏,直接处罚就是。可为何,要以如此方法惩罚纣王。毕竟,以圣旨所定惩戒之法,除了纣王被诛灭之外,整个商国,以及商国周边几百附属国,都会陷入无边灾祸之中。

    如此,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当今女皇,圣明无比,怎会如此、、、

    面对灵狐族长的抗议,帝国特使眼睛一瞪,仙神境强者的威压一放,大声呵斥、、、灵狐族长,你想抗旨,想给你灵狐一族,带来灭顶之灾吗!

    面对强势的帝国特使,令狐族长无奈屈服。

    、、、、、

    新大陆,西南之国。

    一个盛大的登基大典,正在帝都长安举行。肃宗主动退位,而已经禅位,成为太上皇的李隆基,重新登上皇帝宝座。

    肃宗之举,实属无奈。

    如今西南之国,三个朝廷同时存在。

    眼看着,为了争夺正统地位,一场内战就要爆发。

    鉴于此,经过再三思量、、、肃宗决定退位,而李隆基,重新回归皇帝之位。

    不论是肃宗,还是其他两个******的皇帝,都是李隆基的皇子。虽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李隆基也在长安城。

    但是,其它两个******,却以肃宗挟持父皇,窃取皇帝之位的名义、、、在谴责肃宗的同时,积极备战,准备以武力,杀逆贼,解救父皇与水火之中。

    面对此,肃宗既忧且急。

    安史之乱,已经让帝国受到重创。如若大战再起,不但帝国会再次陷入战火之中。而且,北方之国和秦国,也会乘机瓜分整个西南之国。

    考虑再三、、、

    再三考虑、、、

    肃宗退位,李隆基重新登基。

    如此,其他两个自立为皇的兄弟,只能做出两个选择。要么放弃自立,归顺朝廷。要么,找其他借口,与朝廷对抗。

    而这。

    放弃自立,归顺朝廷,一切问题,自然解决。

    找其他借口,与朝廷对抗、、、不论从民心、礼法,还是整个贵族阶层归属感,重新登基的李隆基,都是“正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如此,就算有北方之国、秦国作为后台,失败,也是一种必然。

    想法,很好。

    行动,也雷厉风行。

    但是,就在李隆基登基大典的过程中,一个普通的太监,从怀中拿出一把普通的短刀。结果,在隆重的登基仪式中,李隆基被刺身亡。

    面对此、、、

    肃宗李亨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晕倒在地。

    半晌,肃宗缓缓醒来,看着周围一团的慌乱,忍不住嚎啕大哭:“天忘我也,天,亡我李氏江山啊!”

    一个宦官,一把短刀,一个刺杀,让形势出现了一百八十度扭转。

    刺杀前。

    帝国可以预测的前景是:李隆基重登皇帝宝座,然后以正统的名义,让帝国重归正常秩序。

    而刺杀后。

    可预测的前景,就变成了:肃宗李亨,为谋帝位,弑君弑父,此等恶行,十恶不赦,天下共讨之。

    百口难辩,百口难辨啊!

    如果西南之国,还是一个完整而强大的帝国,如果帝国的舆论,还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那么即便发生今日刺杀事件,事情,也可被有效控制。

    可如今。

    内部,帝国分裂。

    外部,有强大的北方之国和秦国,虎踞狼视。

    怎么会这样?

    怎么的,会这样?!

    肃宗的内心,惶然、恐惧、愤怒、、、然后,就是一种无尽的绝望。

    、、、、、

    三天后,皇宫议事大殿内。

    大殿内的气氛,凝重之极,虽然朝廷,已经对登基大典上的刺杀事件,做出了足够坏的预估。但是,事情的发展,还是超出了人们想象。

    在刺杀发生的当日,其它两个******就发出了,措辞最为严厉的檄文。

    在第二天,几乎同时的,两个******发兵,近百万大军出动,短短两日之内,就横冲上千里,向长安杀了过来。

    三天,不过短短三天。

    灭亡的危机,已经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中。

    两个******不足虑,但从目前战况,以及汇集的情报来看。百万大军中,至少有九成,是北方之国和秦国的正规军。

    怎么办?

    面对此,肃宗无法,众臣无语。

    商议良久,无果。

    退朝后,几个重臣留下,继续商议。

    而在此时,一个重臣,提出了这样一个计策、、、

    肃宗闻言,先是本能的呵斥。

    接着,思索良久,最后长叹一声,也只有如此了。

    、、、、、

    长安城,在安史之乱后,又一次被大军所围困。但是,与上次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