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怜世人尝尽百草 传医道药石问世 (第2/2页)
系统的概述。特别是神农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等等,救治了无数族人的生命。 神农的功德被万民传颂,他在尽尝百草的过程中,一些行为被人们所记忆,逐渐成为了种种美丽的传说。传闻神农氏上山采药,由于崖高壁陡,珍稀药草不易采到,就伐木搭架而上,在他准备下山回去之时,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为记念他这番造福人族的功绩,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又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说的是神农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就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这种绿叶便被称为“查”,后人们又改“查”成“茶”。传言神农长年累月地爬山涉水,尝试百草,每天都得中毒几次,全都要靠茶来解救。这都是人们对这位圣贤的景仰罢了。比起后世那些只知收刮万民之财,糟蹋百姓血汗的吸血官史,先贤之风范,实让我等敬仰。扯得远了,赶紧收住! 神农乃是应运之人,在神农本草经出世之后,竟让他以药入道,独创出一门特殊之功法:阴阳五行之论。阴阳者: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五行者: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从药物的体悟之中神农竟窥到了阴阳五行这个天地的至理,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无不尽在其中。凭此医法,神农道法大成,上天又降下功德相助,他潜心修行,竟一举突破到了大罗金仙之境。
一通百通。做为人皇,以药为兵,神农兵法也终得大成。“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神农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xue。 神农道法大成,威德日盛,其部落之声势也越加显赫,影响之范围更为广大,部落间汇聚、争战、融合、迁徙,形成了各部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状况,隐约间已然有了“国”的雏形。神农在位二百年后,部族的发展出现了第一道分水岭,在部落联盟的南方和北方分别兴起了两大强势部落,以他们为代表,整个人族逐渐分成了三大势力集团,就是北方的有熊部族,其族长为少典氏;南方的九黎部落,其族长为太苗氏;还有一些庇护在神农风雷部落之下的中立部落。时神农氏功德即将大功告成,他将人皇之位传与谁,那些中立部族必将倒向谁,其选定之人就会成为下一任的新人皇。洪荒风起云涌,引起了天地间无数神通者的关注,就是各位圣人们也都是在暗中互相算计,争取在自己的道统发扬中占得先手,一场龙争虎斗即将到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