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言真录_第136章玉虚宫子牙出山 领师命公豹随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玉虚宫子牙出山 领师命公豹随行 (第1/2页)

    子牙此际落凡尘,白首牢sao类野人。几度策身成老拙;三番涉世反相嗔。

    黄飞虎被困济城,无奈之下,欲与姜侯一决生死。可惜此时的局势已不由他控制,济城之外,被姜氏父子率领大军联手冲杀,大败而归。当夜,黄飞虎与李靖领着众将突围,东伯侯怜其忠义,又不想真得造反,暗留生路,让他们跨海而归。鹏举也悄悄地知会摩和,让水族兵将尽数回宫。

    武成王兵败,纣王又惊又怒,看在众臣保举,黄家七世忠良的份上,没有斩杀黄飞虎,但对他却是更加冷落。后妲已谏言,让纣王征召天下异能之士,辅助大军再行征讨东伯侯。可惜一时之间,并无能人应召,东方之事,暂且放下。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元始天尊算得封神之事临近,乃闭宫止讲,准备让弟子姜子牙出山行封神之事。神仙遇劫,商周兴替,正好让玉皇大帝凑足天庭正神。封神之事乃人教、阐教、截教、玄教、西方教及散修无数,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

    姜子牙上山近五十余年,只习得五行之术,倒海移山而已,与大道绝缘。元始天尊语子牙道:“你生来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

    子牙恋恋难舍,但知天数已定,自难逃躲,只得收拾琴剑衣囊,拜别师尊,准备下山而去。到了麒麟崖,见昆仑光景,子牙不胜眷恋。嗟叹不已。怎见得:千株老柏,带雨满山青染染;万节修篁,含烟一径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生香。岭上蟠桃红锦烂,洞门茸草翠丝长。

    子牙怀纳封神榜,手持打神鞭,往前行至麒麟崖,才欲驾土遁,脑后有人叫道“姜子牙!”回头看时,见一道人。怎生得:头上青巾一字飘,迎风大袖衬轻绡。麻鞋足下生去雾,宝剑光华透九霄。葫芦里面长生术,胸内玄机隐六韬。跨虎登山随地是,三山五岳任逍遥。原来是师弟申公豹。

    那申公豹不知天高地厚,还未出昆仑山便敢公然违抗师命,劝说姜子牙助纣伐周:“我如今下山,保成汤,扶纣王。你同我保纣灭周。一来你我弟兄同心合意;二来你我弟兄又不至参商;此不是两全之道。”

    姜子牙大惊,自然不肯被申公豹所惑,违抗师命,与他同流合污。两人赌斗争胜,自然是申公豹更胜一筹,可惜此山离玉虚宫太近,被大师兄南极仙翁赶来,狠狠教训了申公豹一道,幸得子牙求情,才饶了他的性命。南极仙翁乃阐教大弟子,对付一个普通的门人自然手到擒来。

    处置完申公豹,南极仙翁又语子牙道:“死了这孽障,你才无患。你饶了他;他不饶你。那时三十六路兵来伐你,莫要懊悔!”说罢,乘鹤而去。却说申公豹上了白额虎,指子牙恶狠狠地道:“我叫你西岐顷刻成血海,白骨积如山!”

    封神榜出山,风起云涌,自然引起了各方的关注。道言神识在空中一扫,听道南极仙翁之言,不禁冷笑:“好个元始圣人,真得是好算计,一明一暗,想要将对手尽数数上封神榜。这申公豹果然也是个人才,忽悠起人来成功率奇高,放在后世某一时段,只怕又是一个天皇巨星。”道言心中明了,这申公豹下山,应该是奉了元始天尊之命,此人身上负担的使命只怕比姜子牙更加重要。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及元始对他恶劣的态度,说得无数截教门人引为知已,上了封神榜还念着他的好处。小小的一个反间竟然能瞒过通天圣人,阐教与西方教联合之威果然非同小可。道言心中暗自警惕,但又有些担心通天是否听进去了自己的言语。

    话说子牙驾土遁来到山下,想想文王还未脱困,封神之事尚早,决定往朝歌一行,正好看看少年时的结义兄长宋异人。兄弟分别数十载相遇,自然感慨万分,在宋异人的招呼下,姜子牙娶了马洪之女,洞房花烛,成就夫妻。马氏劝子牙作些营运之道,可惜子牙三十二岁在昆仑学道,不识甚么世务生意,做什么赔什么,最后还是在帮宋异人盖房子时才显出几份神通,收了五路神。宋异人因此给姜子开了一间命馆,让他用以谋生。修行四十多载,对简单的起课看命子牙还是精通的,名声逐渐越来越大。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