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千古绝恋枉死涯(上) (第1/2页)
“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顺着书声,云郎来到房前,从疏落的草缝中看到里面是几个童子跟一个老先生摇头晃脑地朗诵。在读到“上致君,下****。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时,老先生合上书本,捋着胡须道:“今日就读到这里了,明日在读,散学。” 听到散学两字,屋内的童子犹如笼中的鸟儿,看到笼门打开,吵吵闹闹地一哄而散。老先生慢悠悠地出了房间,关好房门,转身时,发现云郎在门口站着。老者上下打量着云郎,看出了他是个书生,拱手道:“公子,有何贵干?” “老先生,此是何处?”云郎问。 “公子不是本地人?”老者问。 “小生嘉兴人。”云郎道。 “公子来此有何贵干?”老者问。 “小生是上京赶考,路过此地。”云郎道。 “公子这话不对。”老者望着云郎,内心里有了戒备,“京城在嘉兴北面,而此地在嘉兴南面,公子怎么会路过这里?” “这个,事情是这样,小生是……”云郎支吾道,“事情说来就长了,一时片刻也说不清楚。” “既然说不清楚老夫也不再问了。”老者道,“不过,老夫还要提醒公子,这里不宜久留,公子还是快快离开为是。” 云郎听老者赶他,以为是自己方才说的话前后不搭,老者怀疑他不是好人,心里不由得生气。“老先生离开便是,小生累了,想在这休憩片刻。” 听了云郎的话,老者连连摆手道:“这可不行,这可不行。公子,你还是尽离开这里,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性命之忧?”云郎不禁暗自冷笑。自己本就是快要死的人了,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他本想把事实告诉老者,可转念想到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即使告诉了他,最多也只得到一声叹息和一句安慰。所以,云郎把要说出的话又咽到肚子里。 老者见云郎不为自己的话所动,非常气愤。“罢了,罢了。”老者摇摇手道,“既然你不相信老夫的话,就算老夫没说,你好自为之吧。” 老者摇摇头走开了。云郎往往天空,已近黄昏,天边一抹晚霞,格外红艳。渐渐地,起风了。重阳过后,已是深秋了,天也凉了。尤其晚上,丝丝的冷气让人战栗。 云郎紧了紧外衣,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蓦然,远方出现点点亮光。起初,云郎以为是星光。可过了半柱香功夫,亮光变大了,并左右摇摆不定,云郎才确定是火把。火把距离云郎越来越近了。 不多久,云郎看到一簇人手举火把快步行走,虽然人数很多,可没有一点说话音。每个人都紧闭着最,面色惨淡,双眉紧锁,似有心事。一行人当中有两个小孩,用破椅子做成的轿子抬着。两个小孩的年纪约莫五六岁,一男一女。男孩目光呆滞,女孩的脸上挂着泪水。两人都一样打扮,穿着大红袍子,脸上摸着红腮,头发竖起。虽然穿的是新衣服,可看上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诡异。 这伙人与云郎迎面走来,云郎站在路旁,让这伙人过去,方要转身之际,看到座椅上小女孩转过头,望了云郎一眼。 火光中,云郎看到女孩眼中流露出的恐惧和无助。云郎的心为之一颤,女孩的目光让他想到多年前他收养过的一只花猫。当灾难降临时,无论是人或是动物,所作出的本能反应都是一样的。 “她那样看着我,莫非是要我帮她?”云郎暗道,“一定是这样的。人在绝望时会抓住最后一丝希望,犹如溺水的人会抓住浮草一样。”“可是我又能为她做什么?”云郎转念又想,“自己手无缚J之力,完全就是一个废人,并且这个废人还将命不久远了。还是算了吧。” 云郎摇摇头,怀里的书本掉到地上,虽然声音不大,可在宁静的足以窒息的气氛中,书本落地声还是让那伙人听到了。 云郎弯腰捡起书本,再次抬头,自己已被众人包围。正对着他的那人脸色黝黑,手持火把,怒冲冲地望着云郎。云郎把书放在怀里,抱拳道:“劳驾,让个道。” 黑脸大汉像是没听到云郎的话,依旧站在那里,一言不发。这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