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内政改革 (第4/4页)
我不动声色的望着他,平静的说道:“叶大人果然没有让本王失望,本王想听听你们对本王改革是如何看的?觉得有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 叶谦神情肃然起来,坚定的说道:“殿下的这次改革,所涉及的部分虽然是官府职能之变迁,可是因为推行的措施,关系地主豪强之身家性命,如果仅凭强行推广,只怕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因此属下觉得,关于土地之变革,可以先取得部分有威望之士绅支持,然后对那些啸聚一方的土豪进行打击,解决他们之后,可再用劝说买卖等手段,让那些士绅也起来支持殿下的改革,这样必然会使得事情进展变的顺利不少,非常有利于殿下的改革。” 我微微沉思了一会儿,觉得他的方法和我预计的在大原则方面都是一致,不过,这是他独立想出来的,也就是说对于如何将改革进行下去,叶谦比现在提拔的那些官员要有经验的多。 对叶谦露出满意的神情,赞赏的说道:“叶大人能看到这层,确实比那些年轻官员看的深远。本王原本还对巡察院掌院人选有所为难,如今听了叶大人的话,本王总算放下心头的石头。敢问叶大人,你可愿意负责专管巡察一职的巡察院,负责监督新政的实施?本王十分看好叶大人,相信叶大人不会让本王失望。” 叶谦露出出乎意料的神情,愣了一下才高声说道:“多谢殿下信任,属下一定竭尽全力,推进殿下主持的变法。”语气中流露出一种喜悦和欣慰。 我点点头,望着仍然面色平静的上官天南,暗自赞服他的修养心性确实有过人之处。不怪上官剑对他寄予厚望,上官家放到他手中确实比放到那个纨绔手中让人放心。 过了一会儿,我才缓缓的开口道:“上官大人掌管刑部多年,经办的大小案子无数,而且从来不讲人情,甚至被人称为‘铁面’,大有将你同本朝仁宗年间的包拯包大人并论,更为难得的是,你经办的案子,竟然没一件让别人查出差错,论罪定刑都是依律而行,想及此处,不能不让本王佩服!” 上官天南淡然的说道:“殿下过奖,属下当时只是做好应为之事,何敢受人夸赞?属下办案,首重证据,不以严刑做为定罪之手段,因此才能侥幸无所错失。” 我不以为然的说道:“此事那有侥幸可言?上官大人不用再谦虚了,本王有心让你担任专管起诉案件的御使院掌院,不知大人可愿意担此重任?” 上官天南思考了一会儿,才说道:“属下对殿下的信任十分感激,只是属下还不知殿下所说之御使院和原朝廷御使院有何区别,可否让属下先了解之后再回复殿下?” 我爽快的说道:“当然,上官大人尽可以多了解,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梅。” 梅也接话道:“殿下这么说,肯定是相信上官大人,大人断可以放手而为。” 上官天南这才说道:“如此,属下多谢殿下和梅大人了。” 我一摆手道:“不用谢来谢去,等会儿陪本王一起用膳,梅你也来吧!” 在我的强力要求下,叶谦和上官天南和我一起享用了念雪精心烹制的午餐,当然也是赞不绝口。 午饭后,我和他们又商谈了一些关于下午改革计划的补充之后,就让他们回去准备,然后我将梅叫到书房,直接问道:“你是不是知道司马风将临安来的官员搁置起来的原因?” 梅微微一笑,露出佩服的神情的说道:“这事说起来,属下还真佩服司马总理。他和属下说及临安的官员安置上,曾经告诉属下,这些人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作风很保守,肯定不能满足殿下对改革进度的要求,如果让他们担任主持改革的官员,一定会使得事情进展出现变故,所以司马总理就将他们搁置起来,并让属下和他们多接触,让他们对殿下多些期望。如今看效果,似乎十分理想,殿下轻易就将他们拉拢到身边了。” “哦,司马风竟然会这么做?果然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何多获得上位者的放心。叶谦这些人虽然要他们改革不行,但是让他们监督改革,不让改革脱出控制却是十分有作用的。而且让他们监督改革,也可以顺利的将他们思想进行必要的改造,这样对整个大局更有利。司马风果然厉害,看来今天他反对本王只是做个叶谦他们看的!” “殿下说的不错,此事暂且不说,还有一件事情属下需要得到殿下的意见!” “什么事情?” “殿下的改革虽然可以制止地主豪强动摇国家根基的行为,可是却还有最大一个隐患,殿下知道吗?” “本王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要告诉我,如果皇权不限制,那么此次改革的成果不久的将来还是会付之东流的,对吗?” “殿下高明,看来殿下已经想到解决之道了!” “你也给本王来这套,告诉你好了,这事还要靠你,你可以在教育上下些功夫,让那些孩子从小就接受不能让权利不受监督的观念,如此一来,不用三十年,你我最后的心愿就可以达成。还要你多多费心。” “此事不难,只要殿下有心就成。对了,不知殿下对于外交院有什么人选没有?” “还没有,你有什么好提议?” “属下这里到有一个人,此人名叫文贵,他原是朝廷礼部的一个官员,前些年陪同方信孺出使金国的时候,为了维持朝廷的体面和金国发生了冲突,后来朝廷在金国的要求下将他革职。一个月前,属下打听到他赋闲在家,殿下觉得如何?” “和方信孺一起的?就是那个被金人投入监狱中被吓的半死的那个家伙?说起来,当时此事确实是金人欺人,竟然将我方使节投入监狱中,实在可恨。你说的这个人是不是,当时随行官员中大骂金人的那个官员?” “就是此人,此人对大宋周边各国都有深刻的研究,在礼部任职时,也和海外商国见过不少,而且对于外族语言也有独到的研究,殿下用他,绝不会错到那里去。” “既然你这么推荐他,就让他来见本王好了,只要真的不错,本王不会委屈他的。本王现在要睡会儿,等会儿才有精神应付他们,你也休息一下去吧!” 和梅说完,我就回到卧房小歇了一会儿,等菊叫醒我之后,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赶到议事大厅,简单的打个招呼,就又开始上午未完的议程。期间得到我支持的叶谦也开始对改革的步骤提出意见,并和那些年轻的官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彼此都将理由说了出来,到了最后,两方终于达成了一定的妥协,使得计划能够以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方式展开。 会议进行到后来,基本的框架都已经确定下来,再就是各部主政官员的任命,归总理大臣管辖的部门除了一些特殊的部门外,基本上都是司马风推荐任命的,这也是他的职责。 等将这些事情处理完,夜幕早就落下来,让梅将翻的有些杂乱的计划书整理出来之后,就让她翻印出来,给今天所有参与讨论的官员一份,让他们仔细的了解这次改革的目的,以及要达到的目的。 因为和司马风,梅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人事上的安排,所以我是最后一批离开大厅的人,等我刚回到自己的小楼,梅后脚就跟了上来,匆匆的说道:“李碧如已经等殿下一天了,是不是让她进来?” 我同意之后,她才匆忙的离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