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郭靖只能娶黄蓉(中) (第1/2页)
通过苏元春的引荐,周扶九很快便见到了刘摩。 周扶九虽然知道东南军政府的一些招商引资政策,但面对刘摩之前仍旧有些惴惴不安,刘摩虽然没有在世人面前刻意表现出野蛮、霸道的一面,周扶九心知肚明,能控制东南六省(两广、海南、云贵及越北红河省)和三十多万大军的人岂是善茬? 刘摩给周扶九的第一印象亦是同苏元春一般热情,但这热情不似苏元春那般矫揉做作,周扶九也知道,刘摩没必要对自己这样一个普通的商人做做样子,因为刘摩是世界第一富豪的名声早已传扬四海,自己那点财富对比他来说,如同一个是奔流不息的赣江,一个是江边口的小船罢了。 这个形容一点不假,刘摩正是要把周扶九这条船引到自己的江面上来。 当刘摩听说“江右商帮”的领袖人物周扶九准备前来拜访时,立即让侍卫长罗青龙准备自己专用的马车前往苏府接人,并在大帅府内设下晚宴,为周扶九洗尘,作陪的只有苏元春和夏欧生,对于这位东南商界的翘楚人物,摆足了诚意。因为在刘摩眼里,周扶九代表的不仅仅是“江右商帮”。 大帅府的马车一共有六辆,全部使用清一色的阿拉伯马,这也是刘摩与英国人达成的商业协议中的一部分,东南军政府从英国商人手中订购七千匹阿拉伯马,除去军政府高级领导层使用,其余全部编入了军队供骑兵使用,在后续中刘摩还要从美国订购四千匹军马。 夏欧生和罗青龙亲自到苏府请人,经苏元春介绍后周扶九有些不敢置信,再看到做工考究的马车时,心底顿时有一股无法抑制的澎湃。刘摩给他的面子和诚意太足了,“足”到周扶九无法接受的地步。 在周扶九看来,乘坐刘摩的马车属于“僭越”,苏元春却不以为然,大咧咧地登上马车后召唤他时,周扶九这才定住神游的心思。 “周老兄,快上车!” 苏元春自然看得出刘摩对周扶九的重视,热情更近了三分,周扶九苦笑一声,此刻若是再做推辞,显然不符情谊。 车厢的窗帘全部拉起,周扶九发现车厢四壁特别薄,应该不是用木头制成,双眼盯住镂花的四壁看去,苏元春笑道:“老兄,不用细瞧,这个车厢不是用木头也不是用铁做成的。” “那是?” 苏元春神神秘秘地道:“老哥不是外人,我就实话告诉你,你可不能对别人说!”周扶九看向苏元春那张如同老树皮的脸上一副“交心”的表情连连点头,侧耳倾听,“这是用一种叫做锰钢的材料,别小瞧这薄薄的一层,刀劈不烂、箭射不穿……” 待马车行至大帅府,刘摩亲迎出门,更是令周扶九受宠若惊,纵观中原大地,何处有上位者如此对待商贾?纵然自己身价万贯,想当初江苏巡抚办孙儿满月酒席时,自己不过捞了个天井里拐角的位置,到了这里也只能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刘摩的热情随意而亲切,令周扶九挑不出任何毛病,两个人很快成了忘年交。周扶九也不见外,在酒宴上说了两个要求:其一,周名下的鹏程钱庄在广州设立分店;其二,要到琼州去看一看,希望军政府提供便利。 周扶九的生意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钱庄和地皮。在胡氏家族将资产逐步转移至东南之后,也因为清俄法三国联军被刘摩打得满地找牙,上海滩的地价一落千丈。胆大心细的周扶九悄悄吃进了一批地皮,他综合各方面消息,揣摩出东南军政府在三到五年内不会考虑北上,不说别的,单单一个北洋水师便足以保证自强军近几年内跨不过长江,而上海又是一个错综复杂、实力交错的区域,刘摩自然不会也不敢轻易下狠手,除非他想和全世界作对。 作为一名商人能看到这一点已然难能可贵,这也注定周扶九的财富越滚越大,而此时,他更应该庆幸的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找到一个合适的推荐人前来拜见刘摩。 刘摩很仔细地听完周扶九的要求,一边把玩着手中的酒杯一边笑道:“我建议周老先生暂时不要在东南设立钱庄,因为我正在考虑发行新式货币,也就是和美元英镑一样的纸币,最多一年时间,市面上的银两和铜板都要禁止流通。呵呵,老先生切莫心急,且听我把话说完。” 刘摩止住正待开口的周扶九,继续道:“先生到东南来,牧平甚是欣慰,而现在东南正处于全面大开发阶段,其实生财的门路很多很多。不说别的,浩初的阜康公司每个月从江西购进的纸张和药材便不计其数,南洋归来的商人们也在积极办厂,比如面粉厂、玻璃厂、纺织厂、制药厂、家具厂、五金厂,大多的利润都非常丰厚,老先生不妨从实业方面入手,如何?” 周扶九轻轻咂嘴道:“这——周某未曾办过工厂,实不知该如何下手啊!” “这好办!”刘摩笑道,“老先生可以到琼州工业园的孵化工厂看一看,我想老先生到了那里自然一切知晓。” “孵化工厂?”周扶九一头雾水。 夏欧生道:“周老板有所不知,那是我家大帅专为你们这些没办过工厂的大老板设立,采用标准化管理,由专门的洋人教你们如何办厂、如何管理,先学习再扩大,先起步后做强,就是这么个理。以老先生的智慧,这点事情自然不在话下。” 周扶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底仍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