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再起_两百五十六.文化和武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百五十六.文化和武力 (第4/4页)

的物资配给制度也被取消了,牛羊粮食放开供应,至于那些留下来的乌孙奴隶则被他们往死里使唤,这时候董卓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死就死吧,反正奴隶死了,还可以再抓。至于物资的消耗,过了冬要是不够,那就去大宛抢,既然天子让三位皇子出镇乌孙,收拾大宛,那么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要努力帮三位皇子削弱那些大宛人。

    吕布和董卓几乎是一样的心思,在知道董卓那里的动作以后,他就已经盘算着开春以后去大宛一趟,替董卓多弄些牛羊马匹回来,好让他们安心的给三位皇子修建城市。

    要说西进军团里,虽然原先各族的首领和贵族被杀了一批,然后又给打乱了原有的社会秩序,按照军事编制重新编了一遍,可是依然有高下贵贱之分,那些贵族的脑子总比普通的牧民要好使得多,三位皇子要来,他们自然也高兴,因为这可给了他们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要是自己的女儿能够被三位皇子中的哪位看上,他们可不就不用再继续西进,而是去雒阳享福了,说不定还能亲自看到天子。

    于是整个冬天里,那些被重编的贵族一方面督促手下的牧民好好干活,一方面都是变着法儿的想要把自己的女儿给打扮得漂亮,同时不断地教导女儿说汉话,学习各种汉家礼仪,总之他们把宝都押在了女儿身上,却浑然没想过三位皇子中最大的那位也不过才十二岁而已,当然在他们看来,十二岁已然可以娶妻生子了。

    对于这股风潮,董卓他们却是十分之不屑,虽然说眼下他们和这些人已经捆绑在了一起,可是他们也不觉得这些人的女儿配得上三位皇子身份,至于某些人想的女儿成为三位皇子的妃子,自己好去雒阳享福更是嗤之以鼻,三位皇子肯睡你们的女儿已经是天大的面子,还想当王妃,那是在做梦,能给三位皇子去当使唤丫头就是天大的福气了。

    不过这样的话,董卓他们也不好明着说,索性就当不知道,反正这种事自有人会去处理,想来天子自有安排。

    当一座大城在乌孙草原上拔地而起的时候,羽林第一军团终于赶在开春前赶到了敦煌,原本他们可以提前十天到达,不过三位皇子在长安城多待了十天,接见了不少关西各地的头面人物。

    说起来,帝国东西之间的对立情况虽然随着利益的共同化而有所减弱,可是关西人还是无时无刻不惦念着天子重新迁都长安,当初刘宏便是利用这一点,争取到了关西豪族世家的全力支持,才得以削弱原本强盛的关东豪族世家,使得在两派中间的新兴士族得以壮大。

    黄河工程完工,便回迁长安,这是刘宏的承诺,整个山西地区的豪族世家和士族地主可都是翘首以盼,他们在黄河工程上可是贴了不少的人力财物,这一次刘宏派三个儿子出镇乌孙,便安排他们在长安小住十天,至于消息早在他们出发前就放了出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宏是让三个儿子替他在长安做一场政治秀。

    整个山西地区有头有脸的豪族,世家,士族都是连在家过年都不过,全都紧巴巴地赶到了长安,打算参见三位皇子,毕竟天子这暗示可是太明显了,这说明天子是一心一意要迁都长安的。自从光武皇帝中兴以后,他们关西人可是给关东人压了近两百年,终于等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

    于是刘武在长安皇宫,收礼收得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收了多少东西。当时跟着他的荀彧不由感叹关西地区的底子雄厚和丝绸之路的利益之大,要知道当初光武皇帝迁都雒阳,之后羌人叛乱,荼毒关中,关东士人可是没少干落井下石的混帐事情,愣是把整个关西的沃野之地都给败了,而现在天子登基不过二十年,关西地区不但尽复旧貌,而且因为丝绸之路的关系,隐隐有追赶司隶一带的趋势,要不是天子的经济改革,让第一批兴建的工商业全都集中在司隶河东一带,说不准关西早已超过关东,成为帝国最富庶的地区。

    由于是扼守东西方贸易的要冲,敦煌的繁华自然不必言说,而且这里居住着大批有着汉人户籍的外族商人,在这座城市里,罗马人,埃及人,波斯人,印度人,几乎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人都有,而且全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穿着汉服,若不是长相面貌,你绝不会把他们联想到外族身上。

    在敦煌,刘武三兄弟再次收礼收得手软,那些财大气粗的商人可比关西的豪族世家们更加大方,虽然他们在敦煌住得很舒服,可是他们也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比如得到更大的重视,能和帝国本土的名门世家联姻的机会,而这就需要天子对他们的支持,很显然交好帝国未来的天子是他们的一条捷径。

    夜晚,刘武看着手里厚厚的那叠礼单,想起了在雒阳时,父亲对他说过的那些话,只要帝国强大,那些外族人便会挖空心思的想要当汉人,对此帝国要巧妙地利用他们的心态,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汉人,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广大,有着数不胜数的民族,单靠杀戮是无法统治这个世界的,只有文化才是真正的利器,但是没有武力支撑的文化也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刘武忽然明白,父亲让自己去乌孙,便是想让自己明白武力和文化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他若是要统治这个帝国,不能一味地靠其中某一样来统治,而是两者结合,而这便是父亲给他出的考题。

    放下手里的礼单,刘武看向了身边的荀彧,他知道在自己身边,这个被父皇称为今之萧何的人是他出镇乌孙最需要倚重的人。

    “文若先生,这些礼物,你看我该如何处置?”刘武将礼单递给了荀彧。

    “殿下,陛下让您出镇乌孙,很显然是要殿下您把乌孙治理好,而这需要大量的金钱,这一路上收到的东西,其实就是陛下为您准备的。”荀彧笑着答道,天子对大皇子的关爱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要治理好乌孙这个地方,不外是如何安抚已经被帝国军杀得破了胆的乌孙人,让他们甘心接受汉化,当个顺民,如今武力压迫这一方面,想必吕布和董卓他们已经做得不错,这接下来就看大皇子如何让那些乌孙人感恩戴德了。

    “先生的意思是把这些礼物都换成钱财,然后购买粮食这些生活物资去乌孙。”刘武很快便明白了荀彧的意思,“那么这事情就要麻烦先生了。”

    “殿下哪里话,这是臣应该做的。”荀彧躬身一礼后,带着礼单离开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