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九十三 决断 (第3/5页)
,送都督上路!” 几个粗壮的陵卫兵走过来,象抓小鸡般将长孙寿一把夹起。就在这空地上,他们挟着长孙寿跪倒,握着大刀的恰子手慢慢地走到长孙,寿身有 这时的长孙寿已是濒临崩溃,他双眼发直,眼神涣散,手插进了身前的土地里,抓着一把泥尖。嘴里语无伦次地喊着什么,拼命地挣扎,却是被士兵们轻而易举地按住了。 监斩官和恰子手都望向了孟聚,等他的最舟命令。 这时,刘真小心翼翼的靠近孟聚,凑近他耳边低声说:“孟哥,玩到这就差不多了?再闹下去就过火了,你不是真的要宰了这厮?一 我帮您跟这厮谈谈。看他怕成这副样子,起码能敲出三十万两银 孟聚笑笑,笑容里凝结着凄厉。火把烈烈燃烧着,年青镇督清晰地喊道:“动手!” 恰子手又望向监斩官。后者凝重地点头确认命令无误。他响亮地喊道:“镇督有令,斩立决!” 于是,恰子手厉喝一声。鬼头刀如水银般倾泻而下,只听得“咯嚓”一声令人牙酸的骨头脆,响。只见鲜血喷涌飞溅,长孙寿的头颅一下飞出了好几米。 长孙寿人头落地,官员们纷纷惊呼出声:“啊!”一刚才孟聚又是留遗言又是跟长孙寿对话。磨蹭了那么久,他们还以为孟聚在唬人的呢。待看到长孙寿真的人头落地了,大家才知道孟镇督的厉害。 看到长孙寿人头落地,刘真同样被吓得脸色煞白。 “孟哥您,真的杀他 “胖子,你怕了?” “笑笑话!我真爷怎么会怕呢武我我一点都都都不怕!杀个把人罢了,有什么好害怕的!” 孟聚笑笑,说:“可我害怕。” “啊?”刘胖子顿时脸色大变。看着孟聚这么镇定、果断地处决了长孙寿,他还以为孟聚已经准备好了后手呢。 “孟哥,你不是在吓唬我?那你干嘛还要杀了长孙贼?”。 孟聚叹口气,他唤来了王北星:“北星,你过来一下。” 王北星快步跑过来:“镇督?” “我有点累了,先回去休息了。接下来的事,你和六楼、江海他们处理了。 弟兄们闹了一阵就让他们收队了,不要让闹得太凶可以杀人,不许**。 都督府的武库和钱库,派人去清点接手。都督府内文武官僚,凡是有人敢阻挠的。你们可先斩后奏,事后报我就行。” 说话的时候。孟聚有意无意地扫了众人一眼,在他平淡的目光注视下,官员们没一个敢正视的:这孟镇督真是个。疯子,连一省都督他都敢擅杀,还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的? 那吴长史更是不堪,当孟聚目光落到他身上时候,他腿一软,站都站不稳了,一下就跪倒了,匍匐在地上呜呜哀鸣着,心中又是惊惧又是庆幸:刚才自己若不是见机快赶紧服软的话,估计自己也早人头落地了? 王北星很认真地点头:“是,镇督。请示大人,都督府里的这些人。要如何处理呢?” “区别对待。士兵们只要放下了武器投降,那就不用管他们了,勒令他们回营房里呆着就好;官员们都关起来,交给刑案处和内情处来审查和甄别,看看他们与今晚的行刺事件有没有牵连;至于杂役,可以放他们回家。” “请问镇督。若是抓到长孙寿的家人,怎么处置?” 孟聚反问道:“你的意思呢?” “我听镇督您的。” 孟聚心下感叹。这时候才知道王柱的可贵了。有些话,自己作为上位者,是不好出口的,只能让部下主动提出。若是王柱还活着的话,他准会说:“长孙家的孽种,留下来也是祸害,斩草除根,一块打发了去!” 王北星和吕六楼。他们虽然是自己心腹,但他们更象纯粹的军人,心肠不够黑,手段也不够狠。 “碰到长孙家的人,先抓起来,待我改天来处理。另外,叫人收敛了长孙寿一还有其他事吗?” “没了。镇督大人,您放心。我们会处理好的。” 看着王北星眉宇间隐隐有忧色,孟聚突然问他:“北星,我们杀了长孙寿,你怕不怕?” 王北星毫不犹豫:“镇督,长孙寿既然敢派人来行刺您,您杀他,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我们现在既然做下了,那就要做些准备,看着如何跟朝廷交代了。” 王北星的反应没让孟聚失望,他点头:“放心,我有安排的。” 杀了长孙寿。并非孟聚的一时怒气发作。长孙寿派人谋害自己,还害死了王柱,他本身就有取死之道。 面对敌人咄咄逼人的进攻,孟聚知道绝不可退让。一旦自己表现软弱,自己在东平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就要毁于一旦了。那时,墙头草旅帅们说不定就要重新投向长孙寿的怀抱了,那时自己才叫死无葬身之地。 至于说杀了长孙寿会跟拓跋雄结下死仇,会召来他的报复一孟聚嗤之以鼻,难道现在拓跋雄就不想杀自己吗?大家早就是死仇了,只是他奈何不了自己罢了。 孟聚唯一顾忌的,是洛京朝廷对此的反应。 按照白无沙的说法,只要能在北疆削弱拓跋雄力量和威望的事,朝廷都会很高兴。孟聚的动作虽然大点,但归根到底,也不过是铲除了拓跋雄的一个党羽罢了。这事虽然违反了朝廷律令,但朝廷会乐见其成的就像当年申屠绝杀叶迦南一样。 孟聚已经看透了。鲜卑人的朝廷就跟个婊子一样,嘴上嚷着不要不要,心里却是在暗爽不已。当然,一省镇督杀了都督,这在北魂朝政上还没有过先例。孟聚也不知道,朝廷到底会怎么处置自己。不过他也早做好了打算。倘若朝廷打算严惩自己的话,自己就立即跑路去南唐好了。奏章一共两份,一份是用红封皮的奏折写的一当上镇督这么久,孟聚还是第一次行使镇督的直奏权,写奏折的规矩还是师爷教他的。 按照大魏朝的惯例,红封皮的奏折是报捷用的。在这封奏折里,孟聚报告皇帝陛下。说是东平陵卫经过周密侦查,终于发现了南唐大间谍“破军星”的下落,原来此人竟就是东平的新任都督长孙寿! 内jianian长孙寿不但为南唐窃取大魏朝的军政机密,他还勾结南唐与黑山军匪帮,派遣杀手行刺东陵卫镇督孟聚,准备在东平发动一场大兵变。一旦被他成功。他将率领北疆的叛军与南唐军里应外合,将从南北两面夹击洛京城。如此则大魏朝危矣! 好在,大魏朝乃中原正统,上应天命,祖宗庇佑,福泽深厚,自有诸天神佛保结。在这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候,忠于陛下、忠于大魏朝的北疆将士纷纷挺身而出,与长孙寿做出了坚决的斗争。这些忠勇将士是 写到这里,孟聚都觉得自己写的不是奏折来着,是神话来着。他脸上露出狡黠,继续写:勇敢捍卫大魏朝社稷的忠勇将士有以下人等:东平横刀旅旅帅易小刀、关山旅旅帅关山河、御边旅旅帅白御边。他们发现了长孙寿的阴谋,并与其作出了坚决的斗争一孟聚到没奢望这样江几个油滑的两面派拖下水,不讨借众个机会恶心他们心儿…沁爽 。 总而言之,得陛下圣恩的庇结,在上述“忠勇将士”的大力协助下,得知长孙寿密谋起兵谋反的消息,东陵卫于六月十九日凌晨采取了紧急措施,将叛党一举擒获。长孙寿本人负隅顽抗,抗拒王师,已经自寻死路,其余人等皆一举被擒,东平局势现已恢复稳定,所以,陛下和朝廷诸公可以就此安心了。 在奏折的末尼孟聚恳请朝廷,尽快明确东平新任都督的人选并催促其上任,以安定东平军民之心。另外,对于长孙寿谋逆一事,也请朝廷尽快派遣大员前来调查,将其定罪。。 附着这封奏折的,还有一批所谓的长孙寿罪证,比如捕获南唐鹰侯韩启峰的供述笔录啊、都督府里查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