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坐而论道 (第2/3页)
从长沙起身的?” “回皇上话,臣于今年二月初六接获皇上恩命谕旨,与官秀峰做过jiā接,于二月二十七日,启程北上,路上走了二十二天,方始到京。” “朕虽然身在京中,却也知道,湖南一省民情吏治两相恰然,这其中,你身为一省之长,出力匪浅啊。” “臣不过是上体皇上爱民仁心,行事之间,总以百姓福祉,为第一关注。至于肃清吏治,乃是皇上登基以来察其非,所行章法,俱是有的放矢,臣所做的,也只是秉承朝廷的至意而已。” “朕知道你这个人,”皇帝笑着望向他,“你的能力,或者算不得顶尖,不过,旁人不能比拟于你的,首在气度、iōng怀。湘省百姓都说,外朴内明,既能推毂贤才,使其乐为之用,又能清介自守,尤其为一时封疆所不能及。此为建树之本啊!”他说,“朕便是取中了你这份德行,方以直督之重相付,望你能够在直督任上,好生的管理、整肃一番,不要辜负了朕提拔之恩。” “是。臣幼承庭训,为国报效,仅在赤诚做人,jīng白君。原不敢纠结一己得失。皇上谆谆教诲,臣谨记不悖。” 皇帝又问道,“左宗棠,可还是在你府中?” “是。左宗棠自皇上登基求选贤能以来,经由曾国藩大人引荐,入臣幕府,往来文牍公事,总由其人料理,臣能够在任上iǎ有微才,左宗棠从中出力甚伟。” “朕曾经问过曾国藩,于左宗棠从来不讳言心中钦羡之情,不过他久试不第,心中难免有自怨自怜之气,为人也很有些骄横,可是的?” 左宗棠在骆秉章的府中,一贯倚仗自己的势力,独断专行,是湖南官场上无人不知的秘密,不过他确实是智大如海,骆秉章也离不开他,只好眼睁眼闭,装作没有看见,这一次皇上问起来,不能不说话了,“左宗棠情中人,天生嫉恶如仇的脾气,省内种种吏治、民生往来弊政,入其人眼底,分外不能忍受,故而才有为之攻讦的胥吏,从旁进言,意在诋毁。” 他说,“若是在臣看来,攻讦其人的口实,不过三分为真,剩余七分,都是虚妄之词。” 皇帝不以为然的笑了一下,“让他好自为之吧。”他说,“一省总督,上马管军,下马安民。原本的职衔所在,总是民政多于军政,不过自从朕命曾国藩在天津练兵时起,三载而下,经由列强寇边,新军战力初见成效,并推广全国。天津这边的新军练事宜,也全数移jiā总督府负责管理。你到任之后,这件事万万不能敷衍了事,更加不可存人亡政息之念,你明白吗?” “是。皇上圣心所念,一在民心、二为吏治,三在兵事,臣皇上捡拔,奉职京畿,又焉敢不尽心竭力,为皇上处置妥当,上慰圣主,下安黎庶?” “你有这份心思,可见朕没有选错了人——直隶密迩京畿,更有电报网络便通中枢,有什么紧要的事情,可以用电报通传,不急的事情,奏折往来,也是大大的迅捷于你在湘省之时,有什么事情,你随时禀报,只要是于国于民有利的,都有朕为你做主。” “是,皇上一番顾念之心,臣都记下了。行事之间,当多存国、民之念,不敢懈怠以对。” “你下去吧,等过几天,你再递牌子进来,朕还有话和你说。” 骆秉章又再跪倒,恭恭敬敬的碰了三个响头,仍自由端华领着,躬身退了出去。 随同骆秉章进京述职,却并无公务羁绊,左宗棠一身轻松,出了厝居的管驿,也不乘车、雇轿,径直往南城曾府而来。 曾国藩入值朝堂,左宗棠也是知道的,命人奉上礼物,又将拜帖留下,转身回去,等到骆秉章回到管驿,两个人还说不到三句话下听差来报:曾国藩曾大人前来拜访。 曾左二人都是多年老友了,虽然早年有过一段不睦,但那不过是文士之间的君子相争,不会有什么积怨;而骆秉章知道,曾国藩是皇上面前第一信重的大臣,更胜过肃顺,行事之间不敢怠慢,和左宗棠一起迎了出来。 曾国藩退值回府,听下人说左宗棠来拜访,赶忙换上一袭便装,到管驿回拜,三个人虽然是知jiā、同僚,但睽违多年,相见之下,更有一份欣喜,骆秉章告诉戈什哈,所有等候接见的客人,统统‘道乏’挡驾。 “涤生兄,在湘省的时候,听闻涤生兄为国建功,痛歼来犯,不但是曾兄一身荣光,更可见我辈中人,并非是纸上谈兵者流,可谓是为天下士子,又找到一条报国之呢!”骆秉章毫不掩饰自己心中的钦羡和敬重之意,大声说道。 “说来惭愧,”曾国藩答道,“临敌之前,本已经失却先手,若不是将士用命,只怕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就在其时!要是那样一来的话,联军全身而退还是枝节,皇上多年来屈己从人,于中外朝局,苦心布置,付之东流,国藩就百死莫尝了。” 骆秉章有心想问一声:苦心布置是何意?又觉得这样的问题大碍关系,也便闭口不言了。 左宗棠点点头,“总之是天从人愿,一战功成。只是,功劳平白给赛鹤汀、奕竹修抢去,让人心中不忿——这两个人一个古亲贵,一个是待罪之身,战事之后,居然拿了头功?想来真是为涤生兄不值。” 曾国藩和骆秉章相视苦笑,多年以降,左宗棠这份眼里丝毫不沙子的脾倒是姜桂之老而弥辣了?这样的话传到赛尚阿几个人的耳朵中,不是凭空生出事端来了吗? 曾国藩说道,“倒也不能如季高兄所言,咸丰五年之后,汀公、竹修两位在军营之中,练兵有法,出力极大,也是营中将士逐一看在眼里的,公侯之赏,非为滥邀。” 他想了想,左宗棠文士轻狂,心中极是瞧不起那些军务弁员,这一次随骆秉章到天津,练兵之事,也是直督所辖,公务往来,要是他仍旧抱着这样的想法的话,大是不利,借此机会,真的要认真劝诫他几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