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节 孤注一掷 (第2/3页)
之后,这样的军事动作一眼可知,都是为了保证皇帝在城中的安全而增设的。 最后穆沙维耶夫和利涅维奇决定,从雅克萨城向东行军断不可行,只能转一个大大的圈子,走外兴安岭一线,然后南下,走乌尔勘屯、苏楚那、博和哩屯、布拉戈维申斯克,最后到达明斯克特列克要塞。粗略的计算一番,这一条选定的道路,足有一千余俄里之多!如此天气,进行这样的远征,对于士兵的体力和耐力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不过胜在隐秘,而且,这一线完全避开了两国正在交锋的正面战场,可以收到兵出奇峰的战略效果。 至于带兵的人选,由利涅维奇推荐了自己当年在第二高加索骑步军指挥的山地营的营长,现在是驻防在雅克萨城中的高加索**军团第一山地旅的旅长,准将军衔的葛伦格罗斯担任特遣队的队长,麾下部队的组成主要从第一山地旅抽调,另外汇集了上乌丁斯克第一步兵团的部分精干力量,这些人中,官衔最低的,也是准尉军阶。 穆沙维耶夫给罗斯准将下达了严格的命令,最迟十五天之内,一定要赶到目的地!虽然他并未说明逾期会有什么结果,但罗斯准将知道,过了这样的期限,只怕清军就已经将雅克萨城拿下来了!到那时,即便能够制造恐慌,也于大局无补了。就这样,罗斯准将接受命令,带领一千余名战士,从雅克萨城出发,兼程北上,顺外兴安岭的山脊,一路开拔而去。 清军方面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俄军居然会有这样一步棋,路上根本没有遭遇任何清军的巡逻部队,十天之后,顺利的越过茫茫雪原的无人区,抵达了乌尔勘屯。屯子里有二十余户人家,多为达斡尔人,另外有少量的满族和鄂伦春族百姓,常年以渔猎为生。 面对如同从天而降的俄罗斯士兵,百姓全都傻住了,他们当然也知道在远方的东面,有中国人和俄国人在打仗,但到自己所居住的屯子来,又是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罗斯准将也觉得很为难,这一路行来,他始终在犹豫,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中国的百姓,而如何处置这些人,就成了困扰他多时的难题,从一个军人的荣誉感出发,他不愿意伤害这些无辜人,但军令高于一切,自己动身离开,给这些人随后报告给中国人,则自己所行一路的辛苦,就要尽数化作了泡影。因此,在面对部下的请求时,准将阁下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做了一个断然处置的手势。 听着屯子中胡乱响起的枪声,孩子、女人尖锐的哭喊,老人、男子的斥骂声响做一团,罗斯准将黯然叹息! 清理了乌尔勘屯,俄军特遣队休整一夜,补充了饮水,从各家各户翻找出积存过冬的食物,第二天继续上路。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到达了苏楚那,这一次,准将的心变得硬气起来,毫不留情的下达了全部消灭的命令,然后不做休整,连夜进军。 路上无话,在博和哩屯如法炮制一番,向着此行最重要的城镇海兰泡前进——罗斯还没有狂妄到认为能够凭借一千人的部队就可以尽数杀光海兰泡中所有中国人的地步,故而准备绕城而过,不做停留的驰往明斯克特列克要塞,但在经过海兰泡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很微小、很微小的意外——俄军的部队行踪,给一个中国东北的土著发现了。这个人的名字叫墨勒根,也就是那个带领胡大毛度过明斯克特列克要塞的后山,绕行萨哈连乌拉霍通城的后山,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土人。 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战役结束之后,墨勒根因为向导有功,肃顺亲自发给他白银一百两,以为奖励,墨勒根开心得不得了,了不得——东北一地,物阜民丰,百姓却多年贫寒,当年雍正皇帝和俄罗斯国签订的中还有‘往来交易,以物易物’的文字,就可见一斑,这一次自己带领中***人爬一座山,居然就能够获得一百两银子?这可是意外之喜了! 拿着银子,就在瑷珲城中,墨勒根给妻子、孩子,父母买了几样衣服,回到海兰泡的家中,一家人高兴坏了,而他这一次南下瑷珲,居然能够带回来这么多银子,也成为城中街谈巷议的新闻。东北百姓淳朴,不会妒忌,只感到无比羡慕,甚至有人以为墨勒根是可以和中国大官说得上话的,意图托请墨勒根,也将自家子弟,送往军前效力的。 墨勒根回家呆了几天,越想越觉得从军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和家人商议一番,也认为若是能够从军,在保全性命之外,能够得到一些国家拨给的军饷,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于是,墨勒根在城中呆不多时,再度启程,准备到瑷珲城投军。 这里通往瑷珲城的道路他非常熟悉,比之俄***人无端又胜上数筹,不料出城不久,就给他发现,有一大队的俄罗斯士兵,乘马拉雪橇,呼啸而来。他虽然不知道这些人意欲何往,但中俄两国交战他是知道的,在这样一个远离战场的地方见到俄罗斯军人,终究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找一个地方隐蔽起来,等俄***队穿行而过,墨勒根觉得事情多有不妥,脚下不停,抄近路直奔铎陈卡伦——这里是战线的最东端,属于当初张运兰所管的松阿甲乌拉卡伦下辖范围,驻守这里的是张运兰从山西带来的一个都司,姓马,是个回回,手下尽是回回兵。 墨勒根奔行到铎陈卡伦,彼此语言不通,马回回根本听不懂,看他急得满头是汗,心中只觉好笑,“你是不是有事?有事慢慢说。不要急。” 墨勒根呜哩哇啦说了一大堆,马回回也有点烦了,“这样不行。他可能是有事,来人,带他到松阿甲乌拉卡伦去,看看那里有没有人听得懂他说的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