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实惠(1) (第10/14页)
食此物? 抬头看看皇帝,眼圈深陷,面色青白,连说一句话都要中间停顿数次,可见是难过到了极致,这样一想,又觉得非常疼惜,便把要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 说过这件事,皇帝勉强端坐了一下姿势,又重新问起旧事,“奕,朕昨天和你说的事,想得怎么样了?” 脸一红。 昨天早上,皇帝在昏迷数日之后苏醒过来,谈及日本人对于琉球的企图一事,奕无从作答,让皇帝大感恼怒,将其打发了出去,经由许乃钊指导,当日约见美国公使田贝,想着向对方请教一二。 但一国公使,不是叱嗟可见,对方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公务要料理,据回事的总署章京说,田贝大使只有明天才有时间,若是王爷同意的话,明天一早田贝先生会到总署衙门来,会见大人。奕很伤神,明天就要在御前拿出一个完全的办法来,如何拖得过去? 当年总署成立之后,以国分股,日本国往来之事,归入美国股——这也是总署之中,最大的一股,不过日本和中国之间的联系,还仅仅是存在于江浙一带,相互为数很少的海上贸易及民间纷争之事,并未上升到国家层面。所以,对于日本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英法美西等国。因而,在奕无法可想,只得在总署之内问计的时候,众多总署章京,面面相觑,竟久久无言 “怎么,你们都不知道?”奕圆润的脸蛋逐步拉长,“朝廷养着你们这些人,难道就是要你们‘平日袖手谈心性’的吗?临到关键时辰,竟不能置一词?”他的腔调逐步升高,大声说道,“今儿个晚上谁也不许回府,把总署上下,这二十年来所有往来和日本有关的文牍全数找出来,不拿出一个成议来,谁也不许回家” 第34节讲解 美国股章京领班名叫裕禄,是咸丰初年湖北巡抚崇纶的儿子。崇纶有两个儿子,老大叫裕德,德胜于才,有名的不通的翰林,读,茫所说的那个吉林巡抚。但是老2裕禄,却是旗人中的能员,以工部笔帖式入选同文馆第九期进修,毕业之后,到总署衙门当一名章京,因为才智过人,被提拔为章京领班,俗称达拉密。 看王爷气得脸色通红,烦躁的挥手让众人各去办差,裕禄找了个由头,呆在堂上,不断到奕冷静下来,抬头向自己看来,才笑着起身行了个礼,“王爷?” “你怎么还没有走。” “王爷,卑职在想,王爷为僚属不能进言以匡扶政事恼怒,这其中虽然有其道理,但卑职想,倒不如趁此机会,向皇上进言。”
“进什么言?” “王爷,自从咸丰二年,总署初创,运营与西洋各国国事往来之务以来,我大清与英、法、俄等国虽偶有不谐,致相互兵戎相见,但那仅只是不碍大局的小节处。十余载以下,当年杀得血流成河的两国,如今相互恰然,经贸往来无日无之,不提江南之地,就是新开的三口、黑龙江、蒙古等省与俄国接壤之地,江海之上,帆影蔽日,往来极其繁忙。朝廷虽然是日进斗金,百姓也无不获利。” “你到底想说什么?” “卑职想,有如此前例,不妨援引。我大清既然能够和西洋各国交往,难道就不能和日本交往了吗?倒不如就此进言,多方展开与日本交往,想来往来增加,则了解日深,也就不用担心面临日本之事,朝中竟然无一人可献策以国用的困境了。” “那,”奕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关于日本之事,自己不是没有在皇帝面前进言,就在今年,日本派遣的外务大丞柳园前光、少臣花房义质携团来华,到天津之后,请见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本来想通过总署衙门,和中国订立与英法等国同样的商贸条约。 不料事与愿违,皇帝对于日本人的态度冷淡到了极点,第一二天还好,到后面几天,日本人在中国北京的管驿中居住,连食宿都无人料理至于通商约之事,更是不理不问。柳园前光和花房义质没有办法,只好灰溜溜的返回日本。回国之后,两个人在中国遭到的冷遇并未成为办差不利的借口,以至以为柳园前光有辱国体,竟致丢官。 皇帝身为后来人,对于日本的憎恨是与生俱来的,但奕等人不明究竟,以为咄咄怪事,不过事涉天子,不敢语出问询而已。 这一次听裕禄之说,奕倒动了心思,或者,他的话并非无礼?和日本人交好,乃至了解相互,不也不失为两国交往的常态吗? 因而,在今天的御前奏对时,他把这番话提了出来。“臣弟想,日本外务大丞来华,商讨经贸之事,是连英美各国都心存观望的。而在柳园氏、花房氏回转本国之后,美国公使田贝等,也曾向臣弟及总署上下,表示了隐晦的可惜之意——故此,臣弟想,于日本互通有无之事,还请皇上早定决断。” 皇帝深深地叹了口气,从军机处几个人的表情来看,奕的话很能够代表众人的意见,而且他也猜得出来,这番话是在和自己奏陈之前,在军机处中就交换过意见的。他虽然能够乾纲独断的拒绝奕的建议,但军机处的重要性,使其不能不拿出愈加合理的注释,来和众人分解清楚了。 想到这里,他勉强打起精神,“日本人的事情,因为往来商量不多,所以你们大多不明究竟,便好像今年日本人派使者来华,朕将其所提出的要求一概回绝,在你们看来,难免有粗暴之嫌,与往年怀仁以待远的旧制不符。这里,朕给你们注释几句。” “德川幕府奉还大政,始于庆应年间,但倒幕派主力萨摩、长洲两处强藩,却有变成德川第二的趋势。这样一来,王政复古将城空话,于是文治派便决定以西方所行多年,政事经验丰富的议会以牵制强藩。当时推动王政复古的力量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岩仓具视为中心的急进派公卿;另外一派是为共同倒幕的萨、长、土三藩以及很少部分的尊王派的肥、尾、艺、越各落志士。在国是会议中,这些人分为急进和保守两大派系,一主文治,一主武治。且以各藩为背景的藩阀,互相对立,争权夺势,情况相当复杂。” 奕等人一开始并未很上心,但逐步听来,越觉目瞪口呆这样的事情,皇帝是怎么知道的? 皇帝看出来了,苦笑了一下,“你们这些人啊,让朕说你们什么好呢?没事的时候,不要总是在家中抱着那些四书五经翻过来调过去的看,朕不是说这些东西没有用。但身为朝廷的大臣,要学会总览时局。于各国内外政策,总要学会兼容并蓄。你们以为这些学问是朕凭空得来的吗?咸丰十七年之后,朕经常到同文馆中去,易容听课呢” 奕迷惑的眨眨眼,从来没有听说过他到同文馆去啊?不会是骗人的吧? 只听他继续说道,“当时日本国内已经全部平定,中央政府的组织也初具规模,但各藩仍拥有版籍和武力,各自为政,对中央的政令法制,阳奉阴违,分封制度色彩仍旧很严峻,朝廷未举统一之实,王政维新的大业自然也未能贯彻一直。” “……当时文治派的领袖名叫木户孝允,目睹如此情况,认为要巩固中央政府基础,非削弱诸藩的势力不可。于是联络大久保利通,劝说萨、长、土、肥四强藩,向朝廷建议,奉还版籍,发表废藩置县的敕诏。于是使三千余万日本国民置于均等的支配统治下,地方制度统一,朝廷收全国土地兵马之权于中央,巩固政府基础,至此,数百年的封建制度,遂告废绝。” 说道这里,他又开始沉重的喘息起来,惊羽赶忙上前,为他摩挲后背、胸膛,“皇上,您要是难过的话,等一会儿再说吧。” “朕没事的。有些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