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第5/7页)
到欣慰,因为他的事业在时隔五百年之后终于有人重新捡起来了。 商纣上台之后,发挥出了巨大的破坏能量,这是个绝顶聪明又精力充沛的家伙。他的智力和体力用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做出一番成就。可惜的是,商纣全部用在了寻欢作乐上。 有雄厚的智力和体力做保证,商纣在享乐方面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先前的一切君主,为后世君主树立了一个难以超越的标杆,极大地丰富了享乐的内涵和外延,一系列经典事例至今仍流传于世,比如:宠信妲己;修建豪华游乐场所;创作伤风败俗的歌舞;收集狗马奇物和飞鸟野兽;聚酒成池,悬rou为林,让男女光着身子在其中游荡。 极端的享乐必然伴随着极端的残酷,商纣王不惮以极端的残酷为他无边的享乐保驾护航。面对百姓的不满,诸侯的不服,商纣一点也不着急,稍微开动脑筋便发明炮烙之刑。 炮烙之刑堪称我国最早的趣味性酷刑,具体做法是在铜柱上涂抹膏油,下面燃烧炭火,让犯人赤足在铜柱上走过。犯人站立不住,必然会滑下去,掉到火炭上活活烧死。摔到的过程很有趣,烧死的过程很刺激,没用几次就没人敢吱声了。商纣感觉不错,寻欢作乐涛声依旧。 九侯有个漂亮女儿,商纣听说后,迫不及待地弄到了手,一试之下却毫无快感。这也怪不得九侯的女儿,人家本来就是名门闺秀,怎么能和资深人士妲己比专业呢?商纣却不管那些,将责任归于九侯教女无方,一气之下将他剁为rou酱,这种刑罚在古代是有讲究的,叫醢刑。九侯有个好哥们叫鄂侯,出来刚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被送去享受醢刑。 大臣微子数次进谏,商纣只是不听。微子很失望,联合一帮人跑了,商纣也不管。王子比干再次对商纣进行规劝,由于责任心过强,导致用词比较尖锐,语气比较激烈,商纣怀恨在心,下令将比干的心给挖了出来,美其名曰要验下比干的圣人成色,因为在传说中,圣人级别的贤臣长有九颗心。 大臣箕子很害怕,化装成下人准备开溜,结果没跑利索,被商纣抓住扔进了大牢。 商纣这么恐怖地搞来搞去,商朝内部没有人再敢提反对意见,过得滋润的都是那些能够想商纣之所想,急商纣之所急的jianian佞大臣。小有名气的费仲算其中的一个,据说他还是大费的后代。秦人的头领,蜚廉和恶来父子二人,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商纣一边,助纣为虐的事情也干了不少,实在是有辱族风。 蜚廉和恶来父子二人都有特殊技能,蜚廉善于奔跑,速度耐力俱佳;恶来力气大,挺举抓举无敌。两人一身本事,到哪里都是人才,却为了守住现有的既得利益,不惜与先进力量为敌。 按照共主更新换代的剧本,周文王广施恩德,拢络四方诸侯,周武王子承父业拉起大旗,召集诸侯向商朝发难。双方在牧野大战一场,结果先进的周武王击败了腐朽的商纣王。商纣王失败后,在鹿台玩起了**。一个彻底的享乐主义者连死都要死得其所,令人好生敬佩。 蜚廉在战斗中到底还是没有逃脱噩运,临阵被杀。恶来当时不在场,正在为守卫北方边界,回来后见不到主人商纣王,好生悲伤,在做了一些聊以自慰的善后工作后,郁郁而终。 这下可苦了大批的秦人,由于站错了队,他们全部被打成奴隶,做了被统治阶级,沦落为新王朝最底层的一群。暗无天日的生活再次降临到秦人头上,然而这还不算最坏,更坏的情况不久就要来临。 在共主更新换代剧本的最后一部分中,新的共主要对旧的共主的后代进行妥善安置。周武王照本宣科,将商朝遗老遗少安置在了朝歌附近地区,又派自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三人进行监视。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此时的周成王还是个孩子,无力处理政务,其叔周公旦摄政当国。 主少国疑,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以为有机可乘,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反攻倒算。原本监视武庚的管叔、蔡叔对周公旦独揽大权的做法心有不满,三人一合计,觉得造反有理,于是加入到了武庚的队伍当中。秦人吃了败仗,社会地位急转直下,心理极度不平衡,见老主人准备起事,积极地响应。除此之外,一些东夷部落也加入了进来。 几支势力一经联合便颇具规模,公元前1043年,反周联军离开朝歌向西进击,直奔周朝的国都镐京。武庚以为凭借人多势众,准备充分,可以一举击败周朝,可事实证明他低估了新兴势力的先进性。 周公旦马上做出回应,亲自率领大军来会斗反周军队。交手过程中,周公表现出了极高水平的组织天赋和指挥艺术,三下五除二就将反周军队打得如鸟兽散,最后管叔被杀,蔡叔被放、霍叔被贬为平头百姓,武庚被处死。 周公旦马不停蹄,继续向东推进,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将散落在东部的各支部落全部剪灭。秦人部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再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反抗力量。 作为一个深谋远虑、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周公旦绝不是盖的。他打败了敌人之后,还能想到将其肢解。分而治之自古就是控制敌人的有效方法。于是秦人被拆分成难以数计的小块,然后被分散到四面八方。 从此,秦人彼此亲密,又相互隔离。
一个强大的、一体的秦人部落至此在历史上完全消亡。故事可以告一段落,但却不会停得太久,因为玄鸟后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生存发展的机会,哪怕是在遥远荒凉的黄土之上,哪怕是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之下。 被分散后的赢姓子孙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生存状态,从此他们将天南海北,自谋出路,在各自的环境下演绎着各自的生存斗争,有的消失在历史的尘沙之中,湮没不闻,也有的发展成小国,一直坚持到了春秋时期。 其中有两支秦人值得一提,一支是随中潏防守商朝西部边界的秦人,后来他们的居住地被周人占据,只好向更西部寻找生存空间。另一支是来自东方的秦人部落,他们被周赶出东方的居住地后,也奔向了西方。 电光火石的一刹那,两支秦人在西进的道路上相遇了。当时的感人场景,我们无法想象。最后的结果是两支玄鸟合二为一,成为了当时最大的秦人部落。谁也不会想到,这批秦人将发展成最后的虎狼之秦,铁血之秦。 但他们现在的角色是边缘之秦,受气之秦。秦人在文化上属于华夏圈,却又被周朝视作****对象,日子过得那叫个憋屈。 秦人不想与戎狄为伍,周人不想在自家地盘内看到秦人。这种情况决定了秦人只能在周朝的西部边界生活。可问题是,周朝的西部边界并不是静止不动的,由于周朝在前期的强大,其疆域总是时不时地向外扩张,所以秦人也得时不时地向西搬家。 漫漫西行路,不知留下了秦人多少的辛酸和血泪,这个过程少不了牺牲和减员,当然也会伴随着融合与生育,持续的时间有数百年之久。 终于有一天,周朝的扩张能量达到了极限,秦人的生活区随之稳定下来,可这已经远在今天的甘肃天水附近了。 5.赢秦出世 提要:蜚廉另外两个儿子的谱系——周穆王西巡——造父因功封赵——非子养马有功——申候的进言——赢秦出世。 ************************************************************** 命运的角落里,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