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重开经筵 (第2/2页)
在明朝当官若是没在翰林院呆上几年,入内阁,那是想也不要想的,从最初的潜规则到如今,这已经是铁律了。 在谢宏看来,翰林院就跟后世的党校差不多,不管在里面能学到什么,有没有用,但是没有这个经历,就别想进高层。何况,由翰林学士直入文渊阁,一步登天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谁敢轻视这么一个地方 可清贵归清贵,想青云直上,还是得有机遇的,比如说:给太子当shi读是条路,慢慢挨资历也是条路,直达天听或者借着劝谏皇帝成名则是最便捷的一条路。 如今正德刚登基,原本的shi读还没见发达的迹象,新的太子也没出生,想当shi读赌未来的前程是很遥远了:挨资历么,大家都是从未懈怠:而对翰林院的学士们来说直接面对皇帝的机会只有一个,那就是经筵。 所以,尽管没有什么同盟,可对重开经筵的事,翰林院一直都保持着积极的态度,而且不懈的推动着。一直以来,这项行动之所以没什么声势,主要是因为没有得力的人主持。 而如今,似乎终于有人重视起来了,今日的朝议上,当翰林学士张元祯奏请重开经筵的时候,阁臣和鸟卿尽是附议,这些重臣既然做出了引导,其余朝臣也自然不会看不出风sè,所以,正德就为难了。 不然,二弟你就忍忍呗,不就是半天么,忍忍就过去了。谢宏的提议很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味,至少在正德看来是如此。 ,大哥你说的轻巧,整整半天诶而且不光是大经筵,1卜经筵也要重开,只不过这次不光是大学士们了,翰林们也要来,大的十天一次,小的天天开要是答应了他们,我还哪有空玩呃,不,是练兵 正德ji动了,以前他都受不了,何况是自〗由了这么久之后呢落差这玩意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了的,尤其是这么大的落差。
那这倒是麻烦了,正德要是被缠住,练兵的事情当然就搁浅了,翰林院出来的果然都差不多,这个跟谢迁的套路很接近嘛谢宏眉毛一挑,问道:,1卜黑屋也阻止不了他们了 小黑屋的威慑力还是不错的,从吓倒一个大学士,捎带上一个左都御史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朝堂上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安静,为谢宏顺利推行棒球大联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谢宏才有这么一问。 ,他们不怕了。正德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显然也很夹望,他们如今都学精明了,一来就是一群人,至少也有五六个,而且贼滑得很,说什么也不上当,除了乾清宫的正殿,哪儿都不去 唉 这样啊谢宏mo着下巴,一时也想不到应对之策,只好提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你干脆就在朝议上硬tg着好了,反正朝议就是一个早上,忍忍也就过去了。 这招正德原来倒是经常用,不过自从si调兵马那事儿之后,他在朝堂上就没那么被动了,近来也很少用这种装傻充愣的办法了。 ,唉,要是大哥你也没有办法,就只好这样了。正德又是一声长叹,显然用这招对于他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压力,毕竟朝会的时候众寡悬殊,对方人数优势是难以消弭的。 谢宏倒不是完全没办法,眼不见心不烦,罢朝就是办法之一。可这个办法一旦用出来,那朝政就完全被朝臣所把持了。 明末的时候,颇有几个皇帝因为搞不过文臣,所以用了这个办法,结果当然很悲催,国事糜烂的速度远超从前,东林党异军突起,很快就把华夏文明推入了深渊。有皇帝的时候,好歹对士大夫还有个牵制:没有皇帝,那这些人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至于用强硬手段,现在显然时机没到,对方的实力依然是压倒xg的,谢宏虽然把希望寄托在了近卫军身上,可他不会天真到以为现在就可以动手。不过是一群少年而已,底子再好,也没法跟整个京营对抗啊。 要知道,按名册来计算,京营可是有十几万兵马的,就算吃空饷砍去一半,那也有七八万人呢,与朝堂上正德面对的形势一样,数量上的劣势十分巨大。 忍忍吧,再过一年,不,也许半年就足够了谢宏低声宽慰着正德。三千余近卫军已经都在京城了,每日cao练的效果也是很好,在平野之地列阵而战不好说,可若是狭路相逢的话,以这些少年的勇气和力量,未必就输于边军多少。 在热情的驱动下,这些少年爆发出来的力量也超出了他的预期,谢宏认为,只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凭着这三干人和一千番子,应该就可以自保了。 到时候,只要一边严阵以待,一边调动宣府边军入京,等边军入京之后,那形势立刻逆转,文臣也就翻不出什么大浪了。所以,这半年的时间最好还是不要搞出来什么大事,以免打草惊蛇。 ,嗯正德情绪有些低落,低低的应了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