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节 汉王的意 (第1/2页)
第一百九十四节汉王的意图 “我看未必,或许是和这次蝗灾有关,眼下整个山西遍地蝗灾,百姓受灾严重,据说汉军在山西要迁移救灾的流民有数百万之多,除了迁移流民,汉军还要组织人手灭蝗,这都需要钱粮,或许汉军会把这笔钱粮落到我们头上。5阅读本书”一人突然提出反对意见。 “那还不是要我们报效吗?” “这不一样,若是真为了流民和灭蝗,那怕捐献再多,我们也只能认了。” “数百万流民迁移,还要灭蝗,天,这需要多少钱粮?”有人惊叫道。 “完了,完了,这次非倾家dàng产不可。” “若说汉军救灾,那是好事,只是救灾要量力而行,怎么能全部落到我们头上。” “可是汉军真要强迫,谁又敢拒绝?” …… 众人认定了这次非大出血,一时之间气愤不已,只是后面那句却是一个死xue,汉军若是不讲理,真要压下来谁又有胆子拒绝,更别说许多人还有把柄在汉军手中,只要一查就能知道他们曾经向满清朝廷捐献过多少银子。 “李东家,你说说,这次该如何处理?”一名晋商突然向李箴视道,眼巴巴的望着李箴视。 “对,李东家,升昌可是我们晋商的榜样,这次你可要带领大家共渡难关。” “是啊,李东家,我平常可没少用升昌的汇票,若是我们损失太重,升昌的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我……我……”李箴视一时没有想到各人的注意力会一下子转到自己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诸位,诸位,汉王宴请我等究竟何意,大家只是猜测,谁也不能确定什么,等到真正清楚汉王之意再作商量也不迟。”彭清泮连忙给自己东家解围,采取了一个拖字决。 “彭掌柜说的有理,大家的猜测作不得准,万一汉王不是此意,我等还在此商议,岂不是枉作小人。本书更新来自”彭清泮一发话,马上就有与升昌jio好的商人附和起来。 “对个,事明显的很,升昌若是不愿意出头,那还作什么龙头,干脆作缩头乌龟好了。” …… 两方顿时争吵起来,何开桂突然向乔致庸问道:“乔当家,你认为汉王究竟是何用意?” 乔致庸一直静静的坐着,没有参与众人的讨论,众人讨论的越闹,他心中越平静,他早有打算,若汉军真是只要钱粮,哪怕舍掉一半家财也得出,自然不会在意什么大出血,只是不知为何,他却有种感觉,汉王宴请晋商,绝不会仅仅是为了让他们捐一些钱粮。 听到何开桂询问,他只是摇了摇头,道:“何东家,汉王以白手起家,短短数年已掩有大半个天下,区区愚见,又怎能猜测到其深意。” “哦,这么说,你不同意他们刚才所说的捐钱捐粮?”何开桂饶有兴致的道。 “嘿,起码不全为了钱粮。” 何开桂陷入沉思,半响才点了点头:“有理,以汉王的心xiong,绝不会只为了区区钱粮,眼下这些人如此争吵,不过是只盯着芝麻而已,还是乔东家厉害,老巧佩服。” “不敢当,说实话,乔某已有舍弃一半家业之心,否则也不会如此看得开。”乔致庸连忙摆手。 “一半?”何开桂脸上顿时一片惊容,半响才道“原来如此,乔东家好魄力。” 接下来,两人继续听着各人说话,一直议论到深夜,他们说的越多,越是忧心仲仲,仿佛汉军已经对他们割rou一般,不过升昌死活不愿起头,最终还是什么事也没有议成。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重新赶路时,大多数东家和总掌柜都无jg打彩,一幅睡眠不足的模样,乔致庸同样如此,靠在马车上闭眼休息。本书实时更新du58 太原城,林启容也有一点不解的问王韶:“王爷,商人都是一些欺软怕硬之徒,有什么事王爷只需吩咐一声,微臣定可以为王爷办妥,又何必对那些商人宴请,凭白给这些商人脸面,没准这些商人还以为大汉有求于他们,说不定让他们蹬鼻子上脸。” 王韶笑道:“林卿稍安务燥,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有些事总是要心甘愿才好,这几天商人来的多,你务必要保持好城中秩序,防止有人捣àn。” “是,王爷放心,这些天,俘虏和满人已经迁出城,纵还有一些鞑子余孽,也掀不起什么风àng。” “不要光顾查鞑子余孽,更要注意军纪,防止有人趁机上下其手,借查余孽之名对百姓敲诈勒索,败坏我军声誉。” 林启容听得心中一凛,早期太平军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只是后来圣库难予维持,拨下来的钱粮往往不足军士饱食,为了填饱肚子,太平军的军纪渐渐松驰,祸害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