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飞的梦幻人生_第九十五节再赴深圳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节再赴深圳二 (第2/2页)

,这点困难还难不住他。刚才荣飞说的影响政局的话最令他震动,李粤明幼年离国,习惯的是香港的法律制度,但对大陆的情况一直关注,始终认为大陆是典型的极权国度,近年来虽然风气渐开,商业兴旺,特别是对外资的欢迎前所未有,但仍未消除他骨子里的恐惧,闻说企业影响政局,心里扑腾一下,忍不住说道,“你先前说的都极好。但有一条我是不赞同的,商人就是商人,万不可试图影响政局。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家。”荣飞好像早就预料到李粤明的顾虑,“李总久在香江,对欧美的社会制度一定不陌生,你觉得就香港而言,力量最强的是谁?港督吗?”这个却让李粤明难以回答,按照权力的表象,港督是香港这块殖民地的最高行政长官,但李粤明感觉到现实生活里并非绝对,香港的那些财团们实际上拥有极大的权力,甚至可以左右香港的政局。但这是中国大陆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香港可不是中国啊,大陆会允许财团的出现?”荣飞笑笑,现在确实没有名义上或事实上的财团,但不等于以后没有,事实上关于雇用劳动算不算剥削的论战尚未结束,之前有雇工超过八人就算剥削的论调,据说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来的,但在八五年后的北阳已经没有官员关注此事了,崔氏和荣诚火锅的雇员早已突破这个荒谬的限制了,也没有任何一个官方的机构来干涉。“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变,私人资本的崛起就无法阻挡。任何一个社会,真正可以左右政局的只有也只能是经济力量,李总一定读过历史的,表象之上的那些政治军事决策无一不是经济因素的缘故。”

    想到这儿,荣飞认为明华贸易在北阳设立分公司的事情不能再等了,隆月已经正式决定离开京城到北阳与丈夫团聚,女儿王迪新留在北京。隆月的工作单位都确定了,她原是经济导报的记者,为了专业对口,她联系了北阳日报,已经基本谈通了。之前荣飞在拜年时曾提到要隆月打理明华贸易北阳分公司,隆月虽未答应也并未拒绝。荣飞决意将隆、王两人绑上自己的战车,北阳分公司不过是一个并不高明的诱饵。隆月之父在京城虽不是最高决策权的人物,但据****透露此公一直做政策研究,一些研究成果是可以直达天听的!必定能对以后的进出口贸易定有极大的帮助。按照荣飞的记忆,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官商互用之风并未减弱。如果搞个明华服装还马马虎虎,如果侧身房地产,非有官场的大力支持不可。荣飞对贿赂之为深为鄙视,真正有前途的官员不会看中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反之也没有多少利用价值,还不如做长期的投资。目前国家尚未对官员配偶经商做硬性的规定,政策其实比较宽松,等相关政策完善起来后隆月这种官宦之弟便会心存顾虑。荣飞的具体想法是利用正在建设中的明华服装北阳分公司,将明华贸易北阳公司设在一起,减少行政成本,具体经营什么听听隆月的意见,预感到隆月对经商有着强烈的兴趣,给她的10%的股份就是钓饵。

    设想跟李粤明说出来,李粤明沉吟片刻,问荣飞,北阳目前还是比较封闭的内陆城市,做对外贸易,具体经营什么呢?难道就盯住尚未投产的明华服装?

    “隆月这个女人不仅是王副市长的妻子,而且在京城有着深厚的人脉。一般生意是现有目标再选人,特殊情况是先定人选再说生意。明华北阳公司就是这种情况。”

    截至至现在,荣飞对于北阳的产业布局李粤明尚看不清楚。只是感到投入产出不甚合理,“明华贸易这个分公司建起来,究竟做什么呢?他们持有的日元倒是升值了不少,于子苏那个眼高于顶的女人对你佩服的紧呢。”李粤明有句话没有说出来,即使明华服装北阳工厂投产,目标市场也是大陆北方,成立明华服装北阳公司是很有必要的,位于深圳的总厂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大陆来说过于偏南了,运输成本将会越来越高。而且,自八四年邓公第一次南巡以来,深圳增加了几十条进口的西装生产线,对明华的压力越来越大。增加服装公司向内地的投资李粤明是同意的,但这个贸易分公司似乎是个鸡肋。如果搞资本运作,北阳显然不合适。

    “这件事要开个会,和林先生他们谈一谈。一些设想也要你们来把把关。”

    “也好,林业可也有很多问题,那就等他来吧。”李粤明深吸口气,“荣总,你对我的批评我基本接受。确实有些拘泥了,感到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实在是机会难得。不过我还是那句话,你尽快离开那个军工厂吧,明华需要你来支持大局。”

    “这个,”荣飞沉吟道,“我会在适当时候离开北重。之前我们谈过几次了,现在明华服装的发展没什么大的隐忧,而李总你完全胜任这一岗位,不需要我。我可能在大的方向上有些敏锐感,具体管理企业哪里能与您相比?倒是明华贸易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等林业可他们赶过来,我说说的想法吧。”荣飞回想在北重近乎闲置的状态,不自觉地在心里叹了口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