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第154节走或者留 (第1/2页)
第三卷第154节走或者留 卢续辞职离开的消息在北重引起比较大的动‘荡’。有二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有人替卢续叫屈,认为厂里将一个正直廉洁又有能力的好干部生生给挤走了。另一个影响则是卢续的现在,据说到联投过的很好,新单位给配了专车,薪酬也高的吓人。这又引来争议,或者说卢续的不是,好像卢续即使被免职也不应该背叛北重。或者羡慕,没想到一家‘私’企竟然有这样好的待遇。 杨兆军是少数知道真相的人。胡敢给他讲过卢续的现况。当然也讲到了荣飞。一些消息是井永清或赵晓‘波’传给他的。井永清和胡敢已经比较熟了,重汽开放发动机市场竟然被联投拒绝!消息一般越传越走调,即使消息来自恒运,吃瘪了的王志雄当然不会披‘露’全部真相。 胡敢比较难受。最近重汽逐渐上量了,四月份装车单月突破60台。但对于投入巨大的北重来说这点产量肯定不足以回笼资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北重的产品都属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小产品,价格低,边利小,没有批量加上质量问题,单算绝对在亏损。 北重供应的零部件开始暴‘露’问题,装配的干涉问题,表面锈蚀问题,总之很不顺利。 成批的退货开始发生。 某种意义上民品真的比军品更难做。 杨兆军递‘交’的关于重汽产品的成本分析报告让胡敢感到恼怒。按照财务处的分析,重汽项目的十几个配件综合计算盈亏平衡点要达到年产6.4万套! 要知道重汽起先的目标为年产10万台,后来调整为5万台。业内人士都清楚,这个目标是重汽三年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重汽三年内达到这个目标就相当不错了。1991年的装车计划只有5000部! 胡敢就此大发雷霆。召集专‘门’会议研究成本及质量问题。莫说是三年,今年的日子已经很难过了!如果不解决亏损和退货,重汽一个市场就将北重拖死了! 杨兆军也挨了批评。胡敢生气是很怕人的,胡敢训斥财务处,你们不仅仅是给我提供一份糟糕透顶的成本分析报告。而且要帮助基层解决成本过高的问题。市场是无情的,重汽不会因为我们亏损就提高采购价格,按照重汽主管采购的宋总透‘露’的消息,重汽的整车价格每年下调5%!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市场也不理会我们的困难。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成功或者灭亡。 有过企业管理经验的人会知道,盈亏是账面的问题。最困扰的是现金流,如果现金流不断,即使亏损,企业也会运转良好,至少在表面上运转正常。工资到点就发,电费、社保、差旅费、医‘药’费及一切开支都没有问题。但现金流一旦出现问题就麻烦了,老板会很难受的。 北重的现金流真的出现问题了。 89、90两年是依靠部里的巨额技改资金度过难关的,这些资金大部分属于军品项目,包括“小橡树”系统的二期改造资金。但其中的大部分被挪到民品,而且,一部分变成了流动资金的补充。 今年将面临项目验收的严峻形势,缺口形成了,必须补上。眼下也只有银行一途了。 从三月起财务系统就在争取新的流贷。额度是二千万。郭总,杨兆军都在跑工行。令人气闷的是银行就是嫌贫爱富的典型,吴厚川在巴结联投争取放贷,北重求上‘门’却待理不理。 这个消息不是传言,是杨兆军亲眼目睹。吴厚川很少能在办公室抓住他,据信贷部的人说主任在跑联投,他们在南郊有大项目,工行在与建行死磕。尽管吴主任跟联投荣总是朋友,但大行长下了死命令,拿不下联投他老人家的位子都没了。吴主任追着人家荣总北新北阳的来回跑,哪里还顾得上你们这点‘毛’‘毛’雨?那是三个亿的大项目! 这他**的是什么世道?堂堂大型国企为二千万的流贷发愁的要死,银行却在巴结一家‘私’企求人家贷款! 联投的大老板竟是荣飞!这个消息也绝对让杨兆军震惊! 之前曾有这个感觉,当联投浮出水面,杨兆军预感到荣飞在这家横跨数个产业的‘私’企不一般的地位,但没敢想他竟是联投的董事长! 跟胡敢汇报,胡敢说,我已经知道了,卢续如今是荣飞手下的重要干部了,他们要上汽车了,就在南郊。工行追着的大概就是这个大项目。胡敢说,小杨你原来跟荣飞不是好朋友吗?记得住单身时你们走得很近的。 那个时候真的关系很铁。杨兆军当然记得荣飞借了五辆轿车去帮他接新娘子,也记得荣飞在车上跟他说要珍惜小孙。 那些快乐单纯的日子就像梦境一般啊。 但现在疏远了。当自己感到与昔日的朋友疏远了后,关系就真的疏远了。 “你能不能找找荣飞,让他跟吴厚川做做工作?” 竟然到这步天地了吗?胡敢当时‘逼’走荣飞肯定想不到吧? “怕是难。”杨兆军不想接这个差事。 “不找也行。反正任务‘交’给你和郭总了,拿到贷款是目的。” 真是郁闷啊。 孙兰馨下午下班时鬼使神差地拐到杨兆军的办公室,‘门’虚掩着,她推开一看,见穿着纯白夹克留着顺直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