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晋阳沦陷 (第3/3页)
阳取皇后穿的制服,准备攻克平阳之后,宣布是冯小怜的功劳,然后册封冯小怜为皇后,谁知世事难料,平阳不但没攻下,自己也落荒而逃。
但衣服既已取来,高纬便让冯小怜穿上,然后继续逃亡,终于安全抵达邺城。 12月11日,宇文邕进入平阳,梁士彦拉着宇文邕的胡须哭诉:“我几乎看不到陛下!”宇文邕也落下了泪。 经过简单休整,宇文邕打算班师,梁士彦拦住马头说:“如今齐军四散逃走,民心已经动摇,趁他们正在恐惧,乘胜进攻,一定可以把他们摧毁。” 宇文邕握住他的手说:“我得到晋州,作为铲平齐国的根据地,如果不能固守,大事就不可能成功,我对面前的事没有忧虑,唯一的忧虑是后方发生变化,你用心为我镇守,大事可成矣!” 其他将领却多数都想班师,宇文邕说:“放纵敌人,会招来后患,你们如果怀疑不能消灭齐国,我就单独一个人前往。” 将领们当然不会让他只身讨贼,只得乖乖听命,追击北齐的残兵败将。 另一方面,高纬也与百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减收田赋捐税,免除民间苦差劳役,用以安慰民心,然后集结残兵败将,就在城下死战,也许能拯救国家。 高纬不认同,打算让高延宗和广宁王高孝珩镇守晋阳,他自己逃奔朔州,如果晋阳也不能守,就投奔突厥。 百官一致反对,但高纬却打定主意这么干,于是高层官员纷纷离心,开府仪同三司贺拔伏恩和担任皇宫警卫的亲信官员三十余人,先后投奔北周。 高延宗得知高纬准备投奔突厥,两三劝阻,高纬拒不理会,秘密派亲信先把胡太后和太子高恒送到北朔州。 12月13日,北周大军兵临晋阳,高纬下诏大赦,任命高延宗当相国、并州州长,统率山西各军,告诉高延宗说:“并州交给老哥经营,孩儿今天要远走高飞。” 高延宗哭诉:“为国家着想,陛下一动都不要动,我愿为陛下出力死战,一定可以破敌。” 穆提婆说:“皇上心意心决,大王岂可阻挠。” 高延宗怒目而视,心里直想把穆提婆千刀万剐。 高纬没再多说,当晚砍开五龙门出城,打算立即投奔突厥,但根本没有人跟随,没办法只得转而向东逃命。 此时跟随高纬的将士不过几十人,穆提婆担心发生意外,悄悄向北周投降。 陆令萱得知儿子叛变,羞愧自杀。 宇文邕通过穆提婆得知北齐彻底没戏了,向北齐军民下诏:“如果你们已经竭尽全力,仍无法挽救大局,而又深刻了解上天的旨意,前来归附,无论官职或是爵位,都会擢升,至于原来是帝国的将领士卒,逃亡到齐国,无论贵贱,一律赦免。” 于是北齐投降的人越来越多,只有并州的军队还算齐整,但将士们都不肯再为高纬效忠,一致向高延宗请求说:“王不当天子,我们实在不能为大王死战。” 高延宗没办法,只好在晋阳登极称帝,下诏说:“皇上软弱,政令由太监弄臣把持,砍开城门,连夜逃走,不知道逃往何方,王公及高官对我逼迫推举,我只好接受皇帝宝座。” 各地听到消息,没接到征召也都前往投奔,高延宗把库藏的金银财宝及行宫美女,全都赏赐给他们,并没收十几家太监的财产。 高纬本来已经东下,接到报告之后,对亲信说:“我宁可使并州落到周国之手,也不要高延宗得到。”于是重回邺城。 这时北周开始攻打晋阳,因北周军旗和军服都是黑色,晋阳城好像笼罩在一大片乌云之中,气氛十分紧张。 高延宗是个大胖子,肚子尤其骄傲,平时大家都暗暗笑话他,但现在大战在即,高延宗舞动铁矟督战,来往如飞,颇有英雄气概,大家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然而齐军人心丧尽,每天都有大量士卒出城投降,高延宗到底不能扭转乾坤,但他还是决心拼一拼。 12月14日傍晚,高延宗特别留下东门不加防御,然后在城中埋伏人马,静候敌人入瓮。 齐军怎么也没想到,宇文邕居然亲自闯进东门,得知报告时,高延宗兴奋得几乎跳起来。 宇文邕进城不久便后悔了,后悔自己实在太冲动,被高延宗和莫多娄敬显前后夹击,损失惨重,而逃跑却又找不着出口,眼看要死在城中。 值此千钧一发之际,刚投降不久的贺拔仁恩,用马鞭使劲抽打御马的屁股,带着宇文邕穿街过巷,历经艰险,总算逃了出去。 高延宗本以为宇文邕一定被杀,可是派人在尸堆中寻找,却没能找到,这才意识到大势真的丢了。 宇文邕死里逃生,一度不敢再出击,宇文宪再三劝说,宇文邕也深知功亏一匮的道理,于是强打精神,下令吹起号角,集结军队重新进攻。 12月17日凌晨,周军完全占领晋阳。 高延宗在逃跑途中被捕获,宇文邕亲自接见他,并主动与他握手,高延宗推辞说:“死人的手,怎么可以碰至尊。” 宇文邕说:“两大帝国的皇帝,并没有私人恩怨,只不过为了人民幸福,不得不大动干戈,无论如何,我不会害你,请不要担心。”让他改穿文官的衣服,对他十分尊重。 12月18日,北周下诏大赦,废除北齐的一切法令制度,物色贤能的文武人才优厚录用。 搜索书旗吧,看的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