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云飞扬_第十节 燕饮四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节 燕饮四令 (第3/3页)

那么丑的老婆也是为此目的,是为事业着想的。)取人观念的否定。

    看着大家还在期待的等我继续下令,沉声道:

    “军功之所重,秦汉之所由兴也;军功之所忽,齐楚之所以败也。今特立《首功赏罚令》,重二十等爵制(东汉后期虽然没有明文废除二十等爵制,但已经名存实亡,爵位和军功没有任何必然联系,能得到爵位的只有世族贵人外戚,如果不是李傕等把持朝政,杨飞是不可能当上将军和封侯的。),非军功不得爵,妻妾数上同军功爵(也就是说你有几级军功,你就最多能娶几个妻妾,象杨飞这样最高的列候可以娶二十个妻妾,这是为了用性来吸引和逼迫人们建功立业。)。军功凡四:一曰归义功(也就是自己率众归顺或者劝别人归顺),二曰建策功,三曰统领功,四曰斩首功。凡民间十八以上男子,非残疾必执役,执役两载以下者不得承祖业,军功重者所得多。擒、杀敌一人,加爵一级,赏钱一万、田二十亩,擒杀敌将一名加爵三级,赏田二百亩、金十斤,宅邸一间,奴仆十人。奴隶人等斩首两级得复为民,斩首四级父母妻子复为民。阵亡者子女官养,爵位赏赐子女继。凡投敌逃跑者,妻子没为官奴,家产抄没。”(汉代以孝道治天下所以不及父母,以顺人情。)

    听了我的这道命令,老马哑巴等老兵都留下了眼泪,庄灿等将士也是激动得很,个个用热烈的眼神盯着我,我自己的眼睛都有点湿润了,这道命令是为所有和我一样的出身行伍的军人们拟定的,是为了象老马、伊重那些为国效命一生却依然贫困、身份低下的老兵们下的,这个国家欠他们的太多了,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热血、自己的幸福、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最后即使侥幸没有身死沙场,也不过落得一身病痛、一身贫困,官爵等都是为世家大族子弟准备得,那怕他们什么都没有作,那怕他们是纨绔子弟,也一样可以平步青云,高高在上,怒马高车,衣紫怀金。

    以前看到历史书上说谁是孝廉、茂才,还感觉他们肯定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到了这个时代才知道,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比如孝廉,一般除了边郡,各郡只有一个名额,而茂才一个州才有一个名额,所以只有那些身世最显赫,最有钱财的人才可能通过送礼和乱拉关系取得这个珍贵的指标,并因此直接走上仕途,普通人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外,是根本就没有机会的,那怕你再有才能,再孝顺父母也是一样。这个时代的民歌唱的好:举孝廉,父别居,举茂才,不知书。那是一点都没有说错的,所谓的清名都是吹出来。

    而史书上记载的清官,到这里一看也都是腐败分子,看来他们能被后世当作官员的典范记录下来,一则是政治宣传需要,二则是个人善于宣传和伪装,所以我自己估计后世历史上记录的清官恐怕一大半都是没有被发现和揭批的聪明贪官而已。

    从心底说,这样一个不公平的朝廷早都该灭亡了,继续下去真是没有天理。

    我忍着内心的激动,看看部下们热烈的眼神,笑笑说:

    “自灵帝末天下变乱以来,元元(百姓的意思)失所,家人分散,夫妻离别,壮者为寇,弱者为食,人口二去其一。仆闻阴阳乃天地之所出,而夫妻乃人之所出也,《诗》三百,《关雎》为之首,《易》六十四,而《乾》《坤》为之先也。故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夫妻和乐,人口生殖,则天下可兴,而人心可安,今特下《婚育令》,免除丁赋,奖励婚姻生殖。凡男女年过二十不婚者,父母家主俱有罪,以往不问。婚、礼从简,军功二级以上,婚娶无资者官给。女子孕则免役,其生男官赐酒一瓶、羔一只,生女赐酒一瓶、猪一只,生子女五,加赏犊一头。敢于杀婴弃婴者,腰斩,郡县设善生堂抚养孤儿,乡里长者理之。”

    听了我的这项命令,下面的很多人都笑了,觉得命令下的莫名其妙,别人娶妻生子你也管啊?特别是我以前很少管部下的私事,所以大家更想不通。不过钟繇和贾衢倒是深深地点点头,家庭乃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家庭的组成和稳定关乎整个社会的安宁,饮食男女之事说小就小,说大可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兴亡,社会的稳定。就是从军队来说根据我的经验,一个将领如果能把将士的饮食解决好,带兵就成功了一半。而一个国君如果能把这四个字解决好,我看就足以称得上明君了。看看武将们不理解的样子,我解释道:

    “将士们随我四处征战,绝大多数人都是孑然一身,如果说以前漂泊不定,那么现在我们就算是安定下来了。所以全军上下要把给适龄将士婚配当作一件大事来办,我看这件事由宋司马、钟郡丞具体负责联系督办。诸君切记,此事关系将士一生幸福,关乎我军发展,关乎河东安定,非同小可,且莫当作儿戏,一定要利用冬天这段时间给大多数将士把这件终身大事办了。”

    “是,属下遵令。”

    “此四项命令请诸君务必广而告之。同时请原长史将卫固等反贼的土地宅院奴仆以及安邑内外无主田宅进行统计,按照军功赏赐给将吏,钱粮收一半归府库,其余也赏赐给立功将士们。今日宴席就到此结束吧。”

    “是!”

    众人躬身退出,我眯缝着眼睛看着他们激烈议论的背影,把玩着手里的节麾心里十分不平静,今天终于遂了多少年来的心愿了。

    这几个命令可不是我心血来潮,突然想出来的,当我在董军时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当然今天也是因为酒劲的促发,才会仓促之间在酒宴上就宣布。只是不知道会带来什么后果,是否会导致裴徽、卫觊、令狐楚这些大族,钟繇这样的名士的反对,因而顿生异心那也难说的很,但至少我完成了自己的一项心愿,为子颜、春荣这些平民百姓,为我家狗蛋这样的贫苦孩子,为杨干这样的奴隶,为陶成这样的社会群氓,为伊重、哑巴、老马这些老兵圆了一个梦,一个平民百姓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梦。这虽然是大族所不愿意看到的,不过我相信肯定有好的效果,因为我知道黄巾之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世家大族把持朝廷的选人用人,使得民间的才俊没有出头之路,所以很多读书人都自愿的投奔了黄巾。

    什么是公平,就是付出和所得相一致?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天理和公平的话,那么我想这四个命令应该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吧。如果没有,那就让我使得稍微变得公平一点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