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屯田汾浍 (第3/3页)
国渠后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一亩地可收六石四斗,秦时一石等于30360克,比东汉要多,大概一亩地可以收四百多斤,所以估计汉代一般的水浇地一亩能收四石的样子。而以上五县都在涑水和汾水谷地,灌溉比较便利,收个两三石应该没问题。),不仅百姓有饭吃,您也至少可以收获大概六十万石的粮食,再加上屯田,我想可以有七十万石的粮食储备了。如果再加上用盐池的盐铁交易所换取的粮食,那应该更多了。”
“七十万那?那我们至少可以用两年了,如果真有这个数,那才真正在河东,在河北站稳了脚跟啊!” “府君明见,足食足兵乃是称霸图强的根本,可惜现在各地诸侯只知道攻城略地,而不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囤积粮草,所以都倏起倏亡。您能认识到这个问题,那可是十分高明了。” “呵呵!”听了贾衢的马屁,我也得意的笑了两声,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那。 “只要我们有了粮食,就可以兵不血刃解决掉李乐这些白波贼寇。”我转过身子对着贾衢、卫觊冷笑道,他们也轻轻点点头。 自从封李乐、胡才、韩暹三人为县长后,双方倒还相安无事,甚至没事互相送送礼物。不过除了韩暹,李乐、胡才俩依然贼性不改,还是那种天天过年的生活方式,春天都快过去了,也不认真组织麾下所有将士种地,都是一些将士、老百姓自发的种些庄稼,他们身为县长仍然在到处抢劫过活,弄得百姓经常跑到绛邑来告状。 而徐晃、陶成、卫会派出细作假扮作商人,去他们那里招诱,许多河东百姓利用各种途径从平阳附近往南逃跑,徐晃和贾衢在临汾和绛邑,贾洪(字叔业,京兆新丰人,右扶风掾属,好学有才,特精於春秋左传,负责镇守翼城。)在翼城都专门安排了人接纳这些百姓,到现在为止,已经逃跑过来了三千多百姓,这个数目是很可观的,比打仗更利害,更有效,尤其现在种地正需要人手。 李乐、胡才、韩暹这些家伙的部下有时候都抢到匈奴人那里了,匈奴人的马牛没有少让他们偷去抢去吃掉的,当然这里面很多是我派人假扮白波去干的,有时也会派人扮作匈奴去报复白波。有一次还是我亲自出马,带着庄灿、李奇、杨干一起去的,当然不是为了起什么表率作用,主要是好玩。对于这件事,庄灿等武将倒没说什么,卫觊和贾衢简直哭笑不得,事后给我谏言了许多次,说我这样实在有失风度,堂堂两千石的将军、河东太守,竟然去作马贼偷马,而且是在自己的治下偷马,传出去还不让人笑死。说得我都烦死了,当个河东太守确实没有以前当将军舒服,除了打仗,平常没多少事情,就是喝喝酒,四处转转,大家都是粗人,也每人说什么注意形象,就我这样,在李傕、郭汜、樊稠各部将领里面还算是比较好的呢。不过时移事宜,以后是得注意一下形象了。 我亲自驻扎在前敌所在的绛邑,虽然没有在安邑那样方便处理政务,但十分有利于了解把握匈奴、白波的动态,也方便对他们设谋用计。 根据他们现在这种态势,加上我故意挑唆,如果不发生冲突那简直见鬼了。就是他们不发生冲突,依白波的现在这种样子,我估计最多到七八月份就会发生粮荒。 我只要能顺利秋收,光用粮食就可以把几万白波召纳过来。当然前提是必须在春麦和黍顺利收割前,保证不能受到他们的干扰,否则全年心血付诸流水。粮食现在是****发展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河东军民的命根子。 “哎,伯儒、梁道啊,我在河东这么长时间了,一直弄不明白现在河东到底又多少人啊?” “呵呵,河东自古人口繁盛,他地莫比,根据官府以前的统计,河东有五十七万人口,超过其他几个郡人口的总和,凉州全部汉人加起来都没有我们河东一郡多呢。不过大乱开始后,少了许多,我估计现在能有三十万的样子吧。”贾衢想想回道,他在郡府做过很长时间书吏,对于这个比较清楚。 “嗯,不过根据钟郡丞前几天报过来的数字,府君现在真正管辖的安邑、盐邑、闻喜、绛邑、蒲坂、解县等各地人口是十七万五千六百人。” “十七万人口,一万军队,如果不屯田,百姓如何供养的起啊?” 我长叹一声。 “府君英明,屯田乃是自古良策,大汉能够平定西域,屯田是一个重要的政策,您如果要辅佐天子,讨平群丑也必须把屯田推广才行啊。” “嗯!”听了贾衢的话我暗自点头,一时大家都在沉思,反而无语。 “哎,河东之地虽然肥沃险固,但四周群雄环伺,如果不向外发展,等于坐以待毙啊。上次子颜就给我提过这个问题,不过说得不详细。伯儒、梁道,你们是我主要的两个智囊,你们怎么看啊?”半晌,我回头问卫觊和贾衢,两人对视一眼,卫觊沉吟一会,沉声道: “属下以为,攘外必先安内,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枚平白波、匈奴和河东土豪,彻底控制河东。至于向外发展,等消灭了河东群豪再说。” 听了卫觊的话,我暗自皱皱眉头,把目光转向了贾衢。 “下吏以为伯儒说得有理,凡事要按部就班的来,不能cao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不过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也该着手准备了。前段时间府君派人去联络关东诸侯以及凉州韦使君,尤其是和公孙瓒结盟,其实已经是在为以后发展张目了。” “嗯,赵衰有言:用将之道,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我军下一步发展主要要靠你们规划了,你们下去多考虑考虑。”虽然他们两个的回答不能令我满意,不过我还是鼓励抚慰,听了我的话,两人脸色一红,一起躬身道: “属下无能,有负府君信任。” 听了他们的话,我摆摆手,拍拍他们的肩膀,回过身子,这也不怪他们啊,前一段时间都是在为站住脚跟而殚精竭虑,那里还会想到下一步的发展,包括现在我们在河东的地位都是不稳固的,他们没有认真考虑也没什么大错。我看着滔滔的汾水,心念一动,是否该建立一支舟师了? “伯儒,梁道,你们认识精通造船的工匠嘛?” “您是要建立舟师吧?”梁道这个机灵鬼,一猜就中。 “是啊,我们不论是运粮运人,还是与白波、匈奴争雄于河东,或者以后与河南诸侯争雄于大河,都必须有一支自己的舟师不可。” “行,我回去派人好生寻找一下,应该有。泛舟之役名闻古今,汾水的河运自古闻名,北抵太原,西达大河,只是天下变乱才废弃的。” “嗯!” “将军,您不再喝几杯嘛?梁道,伯儒,你们俩怎么把将军骗到这里啊?太不够意思了!”听了蒲俨的醉话,我也不加责怪。 “好,走吧。”拉着梁道和伯儒的手一起向大帐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