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分家(一) (第2/2页)
心里那个气啊,恨不得能把个不中用的陆长民撕成两半,嫂子都已经答应的事了,他又半路上杀出来不干。于是顾不得有晚辈在场,索性把手中的杯子,往桌子上一摔,就跑到房门口,一张大屁股坐在一把木椅子上,用双手捂着眼睛,开始哭闹起来。 陆长民一见自己的老婆发飙,赶紧跟过去,又是拉又是劝,不知所措。 “太不像话了,要分就分吧!我是你们老娘,今天我做主,给你们分家!张嬷嬷,你去前面去,把陆荣、还有他母亲贾氏都喊来,让她来做个见证!”郑夫人目睹这纷争的过程,也是气得自己在那里掉眼泪,没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了,还要摊上这种大事,偏偏一家人还不能团结起来,看来陆家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分家。 一旁立着的张嬷嬷便去叫人去了。 不一会儿,陆荣、贾氏过来了。贾氏一过来就跟老太太打了个招呼:“大嫂啊,你们要分家啊。” 郑夫人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我人老了,儿孙们的事,我管不了了。你们都是我们陆家的族亲,今天就请你们过来,替他们做一个见证吧。” “这树大分枝,人大分家。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们兄弟商量好怎么分吧,我在一旁听着呢,商量好了,荣儿,你就给他们都记下来,写个东西给你们做个见证。”贾氏道。 家丁们便递上笔墨。陆荣在桌子上把纸张摊开了,拿起毛笔,道:“你们说吧,这家要怎么一个分法?” “这家要怎么分,我先说一条原则吧。老爷当年任右丞相,收入是不菲,但是,他买了那一屋子的,花了不少的钱,剩下的置了一些田产、房子之后,也就没什么剩余的了。当年我们在躲兵灾的时候,把田产把卖掉了,用于躲兵灾的开支了。库房中的这些余钱,也主要是陆宰、陆淞他们积留下来的。而且,现在他们人口也多,应该多分一些的。”郑夫人道。
“母亲的意思,我赞同。库房中的钱,大哥家挣得比我多,他应该多分一成的。”陆长民说。陆长民是个老实人,他知道陆宰任职的年数比自己长,待遇也比自己要高得多。后来,陆淞也参加工作了。对这个家庭的贡献是远远大过自己的。 “你若不说话,就没人把你当哑巴。大哥家挣得比我们多,这话不假,但大哥家人也多,花得也多。自古分家按兄弟平分,还没有听说过要按人口分的道理。”沈冬青不满意了,偏偏这陆长民还胳膊往外拐。 “是啊,我也见证过几次分家的,一向以来都是按兄弟平分,还没有听说过按家庭人口分的道理。”这贾氏是个马屁精,知道现在陆长民家强势,陆过又与濮王府结了亲,最近又中了榜,于是开始偏向沈冬青。 “平分就平分吧,兄弟之间,不能因这个伤了和气。藏楼等公用的东西还是照旧,不分。还有几十亩田产,我们也不要。我们住的这些新房子,是盼姑娘用自己的嫁妆建的,这个得归我们。爹爹以前分给我们住的老房子我们也不要了。库房中的钱及其它东西,我们得分一半。”陆宰不想再纠缠下去,省得让外人笑话,他是个老大,老大就得有老大的样子。 陆长民一听,脸上都挂不住了。这大哥不仅同意平分,还主动少分,把田产、老房子都让给他,你让他如何挂得住?沈冬青倒是挺意外的,她没想到大哥会说出这些话来。不用去争什么,大哥居然把利益主动送上门来了。但随即转念一想,他今天这么大方,无非是想以后万一抄了家,儿孙们还要我们照应吧。也不知道是亏还是赚的,再想多要些反倒不好意思开口了。 郑夫人很是惊讶地盯着陆宰,“陆宰,你这是怎么啦?哪有这样分的道理?” “母亲,您就不用cao心我们了。就这么定了。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我要分一半的钱,因为王姑娘还没有出嫁,到时候要给她置办嫁妆的。她是忠臣之后,我不能亏待了她。儿子们都大了,也都成家立业了。我呢,也还每月有一份养老钱,够我们夫妇生活和养活您老的了。子孙若如我,他们以后赚得比我还多,我留钱做甚么?子孙若不如我,我留给他们再多钱的钱也挽救不了颓败的命运,我又留钱做甚么?一代管一代,自古圣人都说的是孝敬父母,没有听说过要孝敬儿子的。” 本来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