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家都很忙 (第2/2页)
得让这位小公主很自觉地主动放弃了此念。 不过刘清这段时间过得虽然很快活很爽,但是他这段时间的学业,当然是直线下滑。 翁老师这段时间,很忙!忙到都经常请事假不来上课。 因为他要很隐蔽很谨慎地去那个啥,帮刘清物色二三位有把握能考上进士功名的代考者。 物色二三名,而不是一名,这当然是刘清这位最善于作弊者的高谋,以防万一。 现在已经是1878年下半年了,晃眼间就要到1879年,后面紧接着就是1880年。 而1880年,也就是刘清这位光绪帝实满九岁虚龄十岁的这一年。是故刘清跟翁老师一起策划的亲政大计,在这一年也就是后年就要正式上演。 考进士,是你先得考取那什么秀才功名以及举人功名以后,然后才能进京参加进士功名考试。 所以要想在后年春闱中参加进士功名的京试,当然得在今年就开始物色人选,让人家从今年开始一级级往上考。 这可是天大的事! 翁老师身为此事的秘密执行者,他现在能不忙吗? 所以翁老师现在当然会对刘清的学业,疏于管教与考核。 至于慈禧?这位老人家这段时间也很忙!同样顾不上刘清这位傀儡小皇上。 因为一来慈安太后现在基本上完全不管事了,即便身体痊愈上班了,那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象征性去坐坐班,而已。
等于大清现在所有属于君王的国事,全都由慈禧一个人一肩挑。 二来这段时间大清虽说没打仗,但事情却异常繁多。 首先是吴可读尸谏这事,就让慈禧好好忙活了一段时间。 但却是白忙活一场,没纳谏成功。 因为慈禧把吴可读尸谏折子明发内阁议处的结果,是被大家伙给集体否决了。 慈禧见状,只好作罢,追赠吴可读一个爵位另加一个忠臣烈士的名头后,就把这事给匆匆收场了结了。 好在这不是君王不纳忠谏,而是大臣们集体不同意纳谏,倒也无损慈禧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 等于吴可读尸谏这事,仅仅只是成全了这位吴可读大人他老人家一个人名垂青史的好事,以及他老人家直系亲属的富贵荣华,而已。 别无它用。 可见这位吴可读大人的功夫之深,简直是功参造化令人高山仰止! 居然只为他老人家自己一个人捞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却连慈禧这厉害婆娘都没能跟着沾上点光。 而吴可读这事刚完,老毛子的事,就接踵而至。 崇厚在俄国跟老毛子谈判和平收回伊犁一事,在1878年底,突然风云大变,进行得很不顺利。 原因是老毛子条件突然变得实在是太苛刻了! 虽说还是表态同意愿意归还伊犁,但却又提出要划去大清西北边疆不老少地盘。 因为这时候老毛子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所以老毛子现在对大清的态度,当然会变得越来越强硬。 面对老毛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慈禧当然不能答应,也不敢答应,但却当然也不敢轻易向老毛子开战,武力收回伊犁。 所以这场谈判终于越来越陷入僵局,战争阴云也随之悄然而至,越来越浓厚地笼罩在大清西北边疆重镇伊犁城的上空。 甚至可以说局势极其紧张,一触即发,随时都有可能打起来。 因为这时候,无论是老毛子驻扎在伊犁的俄军高级将领,还是大清新疆地区最高军事长官左宗棠刘锦棠包括八旗名将金顺,全都有着很强烈很强烈之跟对方动武的冲动。 可以说双方高级军事将领们全都各自在暗地里摩拳擦掌,整军备战,都很想那个啥,大打出手,大干一场。 是呀!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将功成万骨枯! 打仗虽然很容易死人,但那不是死的高级军事将领,而是普通士兵以及中低层小军官。 但是这些高级军事将领们要想进一步加官进爵谱写他们人生的辉煌篇章,不打仗?又怎么可能实现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