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五四 震慑敌胆 (第2/2页)
主可是富得流油。墀德祖赞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大奴隶主家里地rou干一年存一年。就是三十年前的rou干都有好几万斤。 说不穷。国库里的钱不多。得省着花才勉强够用。并非吐蕃没钱。是因为吐蕃地钱落入了奴隶主地腰包里。若是把奴隶废除。奴隶主们没有特权。吐蕃会是另一番模样。陡然之间增强许多。 一是墀德祖赞可以直接向百姓收税。这税源一广。国库里的钱自然就多了。二是奴隶可以入军。兵员就更多了。可以建立更加强大地军队。三是。若给奴隶自由、财产。他们必然忠心耿耿。唐军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最好地明证。 废奴这件事。墀德祖赞以前没有想到过。现在看到唐军做得风风火火。真的是心动了。这好处实在是太大了。由不得他不动心。 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此战的结果如何。这些获得自由的奴隶已非吐蕃所有了。即使唐军战败。这些奴隶也会追随唐军去中原。去唐人的土地上生活。一辈子做唐人。 这可是几十万人人口。一旦没了这几十万人口。吐蕃会是什么样?活儿没人做。牛羊没人牧放。吐蕃的实力会下降很多。若是现在推行废奴策略的话。说不定还能挽救一些东西。只是现在时机不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奴隶投入唐军的怀抱。 为了不让墀德祖赞重提这事。大论马上转移话题:“赞普。臣以为不管唐人的意图何在。他们迟迟不进攻。这对我们大吐蕃有百利而无一害!这给大吐蕃以足够的时间调集军队。我们分散在山高密林里的军队。在西域的军队不都赶来了唐军过了怒江就没有作为。就是在执行张说“宜缓”的策略。怒江是吐蕃的最后一道天险。现今落在唐军手里。对吐蕃造成的心理压力非笔墨所能形容。为了保证逻些城。墀德祖赞下达了一道又一道调兵命令。 不仅在西域的军队赶了来。就是那些奴隶主的私家军队也赶了来。到现在为止。集结在怒江以南平原地带的吐蕃军队已经超过二十万了。 这二十万军队。说起来数目庞大。是唐军的两倍。其真正地实力很弱。有五万唐军就可以把他们碾成碎片。真正有资格作唐军对手的。只有几万禁军。因为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身着铁甲。敢打敢拼。 至于一般的吐蕃军队。身着皮甲。防护力差。遇到铁甲护身地唐军。他们只有给屠杀地份。更别说。这些军队有很大一部分还在使用青铜兵器。 青铜兵器。中国早在战国时候就在废除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青铜兵器就给终结了。当然。秦始皇那支无敌的军队就是靠着青铜兵器扫灭了六国。铸就了中华文明。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就开始废除青铜兵器。到了西汉。铁兵器时代全面确立。
这历史整整差了一千年。吐蕃军队遇到唐军。能有多大的战斗力呢? 那些私家军队就更别提了。只能吓唬老百姓。没有组织、没有训练。根本就济不得事。只不过是赶来壮声威罢了。 墀德祖赞也知道私家军队没有多少用处。毕竟他们是人。总会有些益处吧?是以墀德祖赞仍是下令他们上战场。 这道命令。奴隶主们非常赞同。因为一旦打胜了。他们出兵了。立了大功。又可以伸手要好处。接到命令后。无不是带着人赶到军营。向墀德祖赞表示忠心。墀德祖赞一天不接见百八十个这样地奴隶主天不会黑。 当得到这消息时。郭虔很是兴奋。陈晚荣也是高兴。笑着引用了费俊行的一句话“这一仗打下来。吐蕃真的连下崽的种子都没有了”。 现在。唐军等待地不是时机。而是吐蕃在西域的军队。吐蕃和唐朝进行争夺主要在两个方向。一个是陇西之地。吐蕃想抢占河西走廊。另一个就是西域。曾经一度。吐蕃夺取了安西四镇。武则天调集军队夺回来。使得吐蕃的锋芒稍挫。 唐朝在西域地争夺中很吃力。原因主要两个。一是吐蕃和大食帝国勾结。二是唐军在西域地兵力有限。全盛时期。也就是高仙芝主理西域事务时。在西域的唐军不到三万。怛罗斯一战。唐军只有两万多参战。其余地都是附属国的军队。这是怛罗斯之战。唐朝折戟西域地重要原因。 若是把吐蕃在西域的军队吸引到逻些城附近。那好处就不用说了。此战一结束。西域都护府立即下手。唐朝在西域的声威将会大涨。 吐蕃在西域的军队战力不错。只是他们急赶千多两千里路。人困马乏。能有多少战力呢?郭虔早就准备好了。只要这支吐蕃军队一到。立即开战。 墀德祖赞不遗余力的搜兵简卒。正中唐军下怀。墀德祖赞却懵然不知。 “说的也有道理!”墀德祖赞一想到大军陆续赶到。不由得心头一松。轻松的坐回宝座。 大论接着道:“赞普。臣以为。此次唐军集结之多。超过了任何一次。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们必以破灭大吐蕃为目的。是以。臣有一言。却不敢讲。” “说吧!”墀德祖赞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大论。 大论摇头道:“若要臣说话。必得赞普赦臣无罪。臣方敢言。” 墀德祖赞更加奇怪了。眼睛一翻。紧盯着大论。浓眉一挑:“好!不论你说出什么样的话来。我都赦你无罪!” “谢赞普!”大论谢一声。这才道:“赞普。请恕臣直言。臣以为。唐军人数众多。不可撄其锋芒。我大吐蕃应该避其锋锐。待其士气低落、粮草难以为继之时。再与之决战。方为上上之策!” 墀德祖赞不动声色:“这也是一种说法!” 大论接着道:“赞普。臣以为大吐蕃军队的装备不如唐军精良。训练不如唐军有素。正面交锋。实非其对手。现下最紧要的就是保存实力。应该撤军。撤到山高水远的地方去驻扎。” 他并非无能之辈。他之所言正是唐军最怕的事情。一旦吐蕃军队不与唐军正面交锋。而是采取保存实力的办法。借助险要的地形掩护。与唐军周旋。唐军真的是无能为力。不得不早早撤 大论的想法很好。只是墀德祖赞的性格雄毅不屈。哪会轻易言输。冷笑道:“大论。你是不是害怕了?大军未合。先言败者。于军不利!若不是我赦你无罪。必拿你祭旗!” 大论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暗自庆幸要墀德祖赞赦他无罪:“赞普。臣句句实言。还请赞普三思!” “照你这么说。我们撤走。逻些城怎么办?弃宗弄赞的坟墓怎么办?任由唐人肆虐?”墀德祖赞越说越气愤。在案上拍得山响:“我们是弃宗弄赞的子孙。绝不做缩头乌龟!凡有敢言撤军者。斩!” 张说才高八斗。把墀德祖赞的反应算得很准! 怒火上腾。极是威猛。吓得一干大臣。一众将军大气也不敢出。唯有干瞪眼的份。 过了老一阵。还是大论率先说话:“赞普既然不纳臣之策。臣也无话可说。不过。臣以为还有一件事应该做。那就是请唐人派一介之使前来与赞普商议罢兵之事。不认此战的结局如何。大吐蕃与大唐罢兵是势在必行。既可以为将来罢兵做些准备。还可以趁机窥探一下唐军的虚实。” 墀德祖赞想了想。道:“这话倒是有理。应该做做!不过。不能这么做。得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做!”一抹冷笑出现在墀德祖的嘴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