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未来路_第080 现实世界的人民币玩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80 现实世界的人民币玩家 (第1/2页)

    第080现实世界的人民币玩家

    超级计算机系统建设,也会出现许多类似问题。魏东生能在计算机智能生命辅助下搞定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却无法规避那些经验积累的细节问题。譬如冷却系统出现的布置小错误,都有可能导致完美架构成为一堆废铜烂铁。

    核心技术再高,也得招人帮衬。

    华国的超级计算机事业目前相对落后,2003年11月最新发布的超级计算机_500显示,前一百名里仅有三席标注为华国。这三席之中,还有一台是由ib建造。真正意义属于华国的两台超级计算机,其中一台,坐落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是由联想研制的深腾1,排名第82;另一台,坐落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是由联想研制的深腾6,排名第14。

    虽然仿佛举起了华国超级计算机旗帜,其实联想超级计算机事业的底蕴并不久远。

    事实上,联想服务器事业部,才刚刚成立两年时间。联想进军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领域之前,曙光一直稳居首位。为了快速占有市场,联想不但用高薪和股权挖走了曙光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和部分技术人员,还顺手挖走了曙光公司的用户资源。

    而后,联想和曙光的关系急速转差。

    联想今年刚推出4万亿次深腾6,曙光旋即宣布研制更快的10万亿次曙光4000a。

    联想跳出来质疑,说,峰值速度不是评价超级计算机的唯一指标,最重要的是实际运算速度,曙光的机器还没造出来,哪来的实际速度?曙光则不屑嘲讽联想,说,你懂什么,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之后,剩下的就只是采购和组装了,10万亿次并不成问题。曙光根本瞧不起联想研制的深腾1和深腾6,去年新闻发布会直言不讳说深腾1就是曙光tc1700的翻版;今年辛辣讽刺联想的深腾6:“我们国内有一些公司,把别人的机器拿来组装……”

    曙光的确有底气在超级计算机领域蔑视联想,事实上由于技术实力不足和时间仓促,联想已经在某用户产品遇到严重挫折,并不敢真与曙光纠缠技术问题。

    2003年的华国超级计算机市场,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参与者屈指可数。魏东生杀入超级计算机领域,想雇佣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只能效仿昔日的联想,利用高薪和股权挖角曙光和联想。

    就像竞争代理运营权,魏东生闯入超级计算机市场也得靠金钱开路。

    做不到技术积累,那便用金钱弥补,这样思路类同于免费增值游戏里的人民币玩家。

    魏东生现在要做现实世界的真人民币玩家。

    万幸,魏东生有钱。

    春秋系列公司,目前最大一笔开支是83亿元人民币签约,经过雷家飞谈判,300万签约金已于2003年11月支付;前期开发投资的680万美元得以分期支付,第一笔280万美元约定在2004年1月支付。

    更重要的是,这笔资金走春秋网络的账,无须魏东生私人掏钱为它买单。

    前面说过,魏东生注册春秋网络公司时,鉴于这款网络游戏当时无法准确估值,魏东生索性将它的所有权和运营权拆分。魏东生另外注册了春秋软件公司,全面拥有的所有版权,然后以500万人民币签约金和30比例的销售分成的合同条约,把的运营权转让给春秋网络。截至2003年11月30日,总销售已累积到3351亿元,转让给春秋软件的30比例销售分成,总数约为一亿元。

    春秋软件的税前收入是一亿元。

    而春秋软件,由魏东生独资控股。

    这一亿元,专属于魏东生。

    如果未来胜败无法预知,一亿元投资超级计算机领域,纯属于打水漂。然而,魏东生有计算机智能生命辅助,计算机智能生命甚至已经模拟好超级计算机的设计方案,只要解决好现实世界里的组装问题,就是必然成功的项目。既然是必然成功的项目,不必考虑失败交学费,一亿元人民币已经足够魏东生攒一台超级计算机啦。

    当然,魏东生不会蠢的自己承担所有资金开支和风险。

    魏东生又以“玩家数量日日增多,服务器濒临负载上限”为由,催促把服务端更新成高性能计算集群。为了省钱,为了减少风险,为了积累技术底蕴,春秋网络应该与春秋软件合作,投资研制超级计算机和高性能计算集群。超级计算机在前,高性能计算集群在后,魏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