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灌药尿 (第1/2页)
二半仙看完了二娘们的症状,想找张纸写一写药方子,准备打发人去抓药。过去二半仙家里本是有常用药材的,什么当归,黄岑,金银花之类的,只因这场洪水冲的家里什么也没有了。只好去县城没受灾的大药铺去问问了。 找了半天也没寻着张纸,最后看到房顶吊的吊挂有张黑纸,老村长用棍子把它划拉下来。老村长又供献出半截铅笔头,二半仙铺开在炕写下了下面的药方子: 苍术麻黄黄芩石膏滑石甘草豆豉 水二盏,姜七片,葱头二个,煎服。 另外因二娘们有发烧症状,二半仙强调说要用药引子这药服下才起作用。大伙一听药引子药引子吧,只要家里有尽管说。二半仙点点头说:“这药引子吧,不是什么缺物件,只是希望患者克服一下才行。” 二娘们爹有些着急说道:“不用担心什么!他克服不了硬灌,为的是他好,要不知好歹了只有动粗了。你说,是什么药引子吧,我去弄。” “哎,其实吧,这药引子相当平常,是三岁以九岁一下的孩子的童子尿,掐去两头,只用间的那点纯净的尿液。”二半仙道。 列位读者哥哥jiejie,以为我在胡说吧?其实还真的没有。这童子尿在记载;人尿气味咸,寒,无毒。主治寒热头痛,温气。童男者尤良。的确,古代医生有许多采用童子尿作为药引或直接作为药给人们治疗疾病。元代名医朱震亨医案有这样的记载:“小便降火甚速。常见一位老妇人,年逾八十,貌似四十。询其故,..人教服人尿。四十余年矣,且老健无他病...凡阴虚火动,热蒸如燎,服药无益者,非小便不能除。”在古代医案还有不少类似记载,如用童子尿治疗头痛、咽痛、腹痛、发热、肺痿咳嗽、痔疮等证。 用法有直接饮用、煎煮后饮用、与药同煎服、作酒服、送药饮等,也还有古人遇急腹症和暑昏厥时让童子坐腹溺其脐的做法。 对于童子尿治病的原理李时珍在曰:“尿,从尸从水,会意也。方家谓之轮回酒、还元汤,隐语也。”意思是小儿为纯阳之体,代表著无限生命力的阳气、元气充满全身,尿液是肾阳气温煦产生的,虽然已属代谢物,但仍然保留著真元之气。不过古人并不是任意使用童尿,还是很有讲究的,如童尿用12岁以下的童子;童子要忌食五辛热物;男用童女便;女用童男便,童尿斩头去尾等。 也有童子尿有:滋阴降火;止血散瘀。主虚劳咳血;骨蒸发热;吐血;衄血;产后血晕;跌打损伤;血瘀作痛的说法。、、、、等医书都对这童子尿有解释和利用的方子。 此时尽管说二半仙对二娘们有芥蒂,但是治病救人也不敢枉自胡来,对于用童尿做引也是他揣摩慎重良久才下决心用的。用药方确实与二娘们为人没什么关系,他知道二娘们心胸狭隘,但救人要紧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那时节村里自行车也并不是很多,只有敬贤家里有一辆自行车,从天冿让人家捎回来的永久牌,于是打发人借。那些年敬贤刚从下放回来,自行车还是稀物,敬贤拿着这车子当宝贝。若不是老村长发了话,一般人还真从他手里借不出来。 方子的药没什么特的稀有的药材,所以很好抓齐。二半仙老村长说着话的功夫,抓药的人回来了,童子尿药引子自然少不得,别看那年头生活条件艰难,生孩却都相当容易,跟闹着玩似的。每家毎户都不低于三四个孩子。 孩子街光着屁股跑的满大街都是,一般最小的孩子都没衣服穿,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大的穿新二的穿旧,三的穿着烂狗rou”。到老三这儿已经没衣服穿了,只有拾烂了的衣物,实在不能穿了只有光着了。 那年头一家人盖一床被子,一条没补丁的裤子轮着穿皆是。据说开国大将皮定钧路过我们这一带,有当地官员陪同。皮将军要去农户走访,进了农家院落明知有人应却无人接迎。皮将军推门进来,见炕有三二个妇人用破被子盖着腿不肯下炕。只是在炕与来人说话,皮将军走出屋问怎么回事。 当时有地方官回,将军不用在意,那只不过是村里的一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