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无惧天下 (第1/2页)
第四十一章无惧天下 在得到曹cao与袁绍合兵驾临洛阳时,郭嘉心中有过不详的预感。 这是一种危机感。 但是他的内心却十分平静。 或许换了他是曹cao,也会抓住这个春天的最佳战机来打压敌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巍然不惧。 军事家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郭嘉如今是被动,对手要趁着他毫无准备来攻打他。 计划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就是用残酷的进程摧毁着人的美梦。 郭嘉得关中,三五年后,将一跃冲天,与如今的袁绍匹敌相抗。 所以雄踞中原的曹cao要来遏制郭嘉,是郭嘉早有心理准备的情况。 诚如庞统所分析的那样,袁绍与曹cao在洛阳有兵马二十余万,势如泰山,压人欲摧。 这都是表面,实际上郭嘉并不惧怕这二十万兵马,他有八万人在关中,足以拒当二十万,甚至三十万兵马在关外。 只要拖延不战,外敌想要打入关中,难比登天。 河北再富饶,袁绍粮草再多,若是战事拖个一年半载,他也要粮尽食绝。 猜测归猜测,预判归预判,该做的准备,该防范的意外,还是要一一着手安排和准备。 无可否认,洛阳如今有二十余万的人马,可是会不会再多? 曹cao会不会增兵,袁绍又会不会增兵? 分析起来或许不会,可很多聪明人都栽在了自以为是的分析上。 军事部署安排妥当后,郭嘉面色如故,依旧平静地返回后院中。 穿庭过院,他心中在懊恼。 这个时代终究是一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 河北的形势究竟发展到什么地步,他所知所得少得可怜。 曹cao来打他,郭嘉理解,但是会心中嘲笑他不自量力。 袁绍来打他,郭嘉佩服,总有人得意忘形时自以为天下无敌,只要袁绍来,郭嘉也不介意给他当头一棒。 可是曹cao和袁绍一起来,郭嘉还真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稍稍用点脑子推断,就知道肯定是曹cao怂恿袁绍。 郭嘉所思,是袁绍难道解决了后顾之忧吗? 公孙瓒难道已经在幽州败亡了吗? 河北的情报,郭嘉所知甚少,派去的细作反馈情报所需时日甚长,这是时代技术所限制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郭嘉希望袁术,吕布,公孙瓒,都能多活些年,这些与他属地不接壤的诸侯,能多蹦跶几天,就能给他的近敌制造麻烦。 书房的门是大开着的,日照射入,屋内透亮,郭嘉迈步入内,见到蔡琰正考较郭烨写字功夫。 郭嘉到来,母子二人停下动作,朝郭嘉望去,郭烨从郭嘉平静的神色中瞧不出什么。 可与郭嘉同床共枕数年的蔡琰却心细如发,发觉了郭嘉平静之下的沉重。 “这月功课就将诗经抄写三遍,若有一字写得不好,就加罚一遍。” 蔡琰先给郭烨安排了些功课,而后朝郭嘉走去。 默不作声的郭嘉又转身与蔡琰一同来到屋外。 冷静归冷静,却并不轻松。 “夫君,莫不是有大事发生?” 蔡琰知道郭嘉在思考,可是忍不住心中好奇,就询问起来。 郭嘉轻轻点点头,而后望向无垠蓝天,道:“袁绍,曹cao,集结二十余万兵马已经入驻洛阳,我料最快十日,最慢一个月,他二人准备充分后便会发兵攻打关中。” 就算袁绍和曹cao的兵马到了洛阳,总要休息一阵并且保证后续粮草的充分才会进攻,从冀州到洛阳,本来就不是一段短途。 蔡琰脸色微微一惊。 曾经,郭嘉说过占据关中很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八方强敌。 却不料郭嘉谨小慎微,低调务实地发展,还是遭到了袁绍与曹cao的忌惮。 略微露出一丝自嘲的苦笑,蔡琰笑自已似乎太感情用事了。 处处往乐观的方向去想,说到底还是因为郭嘉是她的夫君。 秦汉两代王朝的建立,关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军事地位。 郭嘉只要在关中,不论他如何低调,都会处于风口浪尖。 袁绍曹cao挥军来袭,也就应该是意料中事,又有什么可惊讶的。 “夫君打算如何应对?” 郭嘉没有回答蔡琰的问题,反而淡淡道:“你去收拾行装,带着烨儿连夜赶路返回成都吧。” 既然曹cao和袁绍的兵马已经来了,仗,是不打不行的。 先安顿好家眷,郭嘉也不用分心他顾,免得有了后顾之忧。 蔡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默默转身朝居室走去。 比起长安,显然成都更安全。 而袁绍与曹cao兵临洛阳的消息一旦在关中扩散出去,关中各地必然会有一段混乱的时间。 百姓是分不清孰强孰弱,他们也不会多想正义是非。 袁绍强,天下公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