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吴王殒命 (第2/2页)
本理会他的问题,淡漠地下令。 张翼按着刀柄后退,如若有变故发生,就立即拔刀冲进去。 吱呀 郭烨双手推开大堂的房门,光线从外射入,照亮了堂内的地板,而光线所及深处,正是大堂正中,那里,摆放着一口庄严灰黑的棺材。 大堂内空荡荡的,郭烨迈步而入,昂首望去,主位上坐着一人,衣着光鲜,整齐有致,头戴王冠的孙权面色十分平静,跪坐着的他挺直腰杆,手边放着一柄宝剑。 “不敏郭烨,拜见吴王。” 郭烨恭敬有加地给孙权行了一礼,尽管他下拜之后,孙权的视线会被那口棺材所阻挡。 “哼呵,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到了这一刻,你见到孤的第一个动作,居然不是拔剑。可是郭烨,你面见孤王,却带着兵器,这份诚意实在有限。” 身边无一兵一卒,孙权却仍旧不怒自威,散发的气势非同寻常。 郭烨站起身,解开腰间佩剑转身一丢,恰好将剑扔到了外面。 再转过身,郭烨凝视面无表情的孙权,淡淡道:“家父让我带句话转告吴王。一山难容二虎,郭孙两家必然有一家退出争霸江山的舞台,如今家父侥幸获胜,但请吴王将成败放下,我军不会对孙家赶尽杀绝,吴王的爵位降为侯爵,传至子嗣,永享富贵。” 说罢,郭烨又恭敬地行了一礼,倒退出去,站在门外,闭目静待。 孙权跪坐主位之上,他已然明白郭嘉的意思。 他必须死,但孙氏一脉可以保全。 这是谈条件吗? 绝不是。 这是命令。
无可抗拒。 郭烨站在门外是留给孙权这个吴王的最后尊严。 如若让太平军来动手,孙权恐怕自己都无法接受。 缓缓抽出宝剑,寒芒乍现,孙权伸手拂过宝剑一面,闭目长叹。 “父兄,孤愧对孙家。” 剑锋掠过咽喉,孙权俯身倒在桌上,鲜血滴下,猩红刺目。 郭烨睁开双眼,转身离去,与此同时,江东文臣们奔跑而来,哭声震天,悲呼吴王涌入大堂。 太平军已经统占了建业城,城内秩序正在逐步恢复,只不过看上去更像是戒严一般,百姓闭户,道路无人。 郭烨站在王府门外,闭目聆听着王府内传出的哭声。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后,老泪浑浊的张昭与同样泪流满面的顾雍走了出来。 “孙吴两族,罢免所有官职,迁回吴郡,享有侯爵食禄。” 郭烨面对这两人,开门见山地将对孙家的安排说了出来。 孙权是孙家的旗帜,他死了,当下很难找出一个能够有作为的接班人,而对孙家有着功勋卓著贡献的吴家,也必然要进行打压限制。 张昭尽管心情十分沉痛,但郭烨的话还是让他感恩地朝他行了一礼,郭嘉没有赶尽杀绝,已经是仁至义尽,将孙吴两家中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都束之高阁,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只要不兴风作浪图谋不轨,这两族的人能够靠着不菲的食禄过上富贵的日子,枭雄争霸天下失败,这样的结局,还能苛求什么? 如此一来,张昭便消除了所有的后顾之忧,当年孙策为了防止孙家逐鹿天下失败,就叮嘱过张昭为了保全孙家可以投诚,而现在,张昭算是完成了孙策的遗命。 要迅速把江东六郡安定下来,能有张昭的帮忙,必然会事半功倍,不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张昭对这些情况都了如指掌。 在一旁的顾雍心中暗叹:郭嘉,又走了一步妙棋。 张昭主内,江东全境从官场到钱粮赋税,张昭都是了然于心,有了张昭,郭嘉可以从容对付孙权死后江东的动荡局势。 就在郭烨与张昭商量如何平稳过渡这个局面时,王府右侧的大道上,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上一人身着青衣,神情焦急,正是陆逊。 郭烨很诧异陆逊会出现在此地,而陆逊在王府前下马,看也不看郭烨一眼,直冲王府内,半个时辰后,陆逊失魂落魄满面泪痕地走了出来。 “伯言,家父时常将你挂在嘴边,江东自古出豪杰,而你,便是这年轻一辈中的翘楚。江东孙氏已退出天下争霸,如今天下倾覆,只剩曹魏苟延残喘,不如,你来辅佐家父,共同开创一个新的盛世!” 郭烨走到陆逊面前,开门见山地道出这样一番话。 可是陆逊并不领情,他抬头冷笑,道:“我去曹丕面前,以家中背景,一官半职不在话下,何必非要去向你郭家摇尾乞怜?” 郭烨满目沉重,反问道:“一官半职?你的家族背景?曹丕治下,多少人祖上是三公九卿?你能排在几位?你的后代又能排在几位?以你之才,应是辅弼重臣,可你若去了曹魏,永世被局限,你的后代也一样。你甘心吗?” 陆逊冷笑之色更重,道:“那又如何?” 郭烨伸出一手,诚挚道:“伯言,与我一道,亲手改变这歪曲的世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