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大洋_第五章 历史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历史选择 (第2/2页)

再一次陷入战争阴影,这到底是欧罗巴的不幸,还是人类世界的幸运?在欧洲战场上,英军登陆法国协助法军作战,但德军的攻势非常凌厉,英法联军只是在苦苦支撑,至于发起反攻,丘吉尔和法国总理贝当则想都没有想过

    细数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制造旅顺惨案到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闪击波兰,虽然小事件不断改变,但大事件依然固我地沿着历史早就设定好的轨道前进,不曾有丝毫偏差非要说偏差的话,那就是在钟成和朱清严两只蝴蝶掀起的蝴蝶效应下,中国成功进行了领土扩张,国力开始爆发式增长,相信就算在取得战争胜利后,一点战争红利也见不到,凭借庞大的国土以及世界第一的人口,和美国分庭抗礼也毫无问题

    这或许就是历史的选择,它愿意退让一些小事,但在“原则性问题”上,它站得非常稳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中旬,日军攻克南库页岛桦太市,迫使守军退往苦叶市桦太一战让中日军队都损失惨重,守军用数百门火炮打得日军晕头转向,若不是联合舰队启用海空支援,日军别说攻克桦太,能不能在中国军队的炮火下全身而退都是问题

    也正是桦太战役让中国军队首次意识到火炮集中使用的甜头,那毁灭一切的气势不仅让炮兵部队记忆犹新,更让进攻的日军肝胆俱裂中国火炮年产量十万余门,随着战争爆发,兵工厂也在很多城市相继建立,最有名的当属成都第一兵工厂和重庆第一兵工厂,日产量非常可观,只要能将小鬼子挡在关外一年,中国军队就会拥有异常庞大的坦克部队和炮兵部队,空军建制和海军建制会一点一点的恢复,反攻将不是痴人说梦

    在苦叶市的战斗,中国炮兵部队再次大发神威,日军也调集了一部分火炮,但由于要跨海运送,所以数量稀少,连八十门都不到,大规模炮战开始后,日本炮兵被压制得抬不起头,迫使日军不得不撤退战后清点损失,日本炮兵损失了四十三门火炮,是彻底损毁,不可修复,还有的能修复,但就剩三十来门火炮,就是最有信心的日军指挥官,也不会认为能战争中国炮兵

    中国军队简直就是烧钱,轻武器弹药充足也就罢了,竟然连火炮的炮弹也没有缺少的,半天的炮战打下来,日本炮兵精疲力尽,中国炮兵则是越战越勇这基本是沈阳兵工厂和哈尔滨兵工厂的功劳,因为靠近前线战场,沈哈兵工厂生产最多的就是弹药了

    以至于朱清严在战后,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感叹:“我一直都认为中国人民是勤俭朴实的,没想到一有了点儿‘小钱’,打起仗来竟然跟暴发户一样,光是在弹药上的花费就足以平地建起二十座大城市!”

    这就是国力的差距,如果日本也有这样的国力,那中国就无话可说,只能在战场上拼硬实力,现在软实力对比,日本完败裕仁和麾下的东条内阁错误地估计了敌我形势,认为中国仍和明日战争时一样不耐打,可他们就没有想过,那时候日本拥有东三省和朝鲜半岛,经济水平还能位居世界前列,明日战争后,石原内阁奉行韬光养晦政策,将东三省还给中国,结果造成宇垣一成据台湾和朝鲜独立,甚至还让日本列岛分裂了一段时间,虽然时间短暂,影响却非常大,为以后谷寿夫割裂与日本帝国政府而走向独立埋下隐患

    日本重新统一后,石原内阁通过一系列努力,获得了堪察加半岛,意欲与中国合作共赢,二战爆发前,石原内阁亦主张加入同盟国集团,不得不说,石原莞尔的眼光非常毒辣,日本只要跟着同盟国集团取得胜利,就可以维持往日的荣光,并名正言顺地占领堪察加半岛,拓展生存空间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裕仁没有选择妥协,东条内阁上台,一改石原内阁的温和亲华政策,悍然向同盟国集团宣战,导致现在的尴尬境地

    日本毕竟不是明日战争前的日本了,国力大幅度衰退,经济凋敝,本该作为配角跟随同盟国集团打赢二战,却因为又一次“下克上”政变导致石原莞尔的努力付之东流,让人不得不感叹时也命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