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停职 (第2/2页)
一大早,长安县令李齐运就把裴度找了过去。 “裴少府啊,知道本官这么一早找你是为何事吗?” “下官不知,还请明府大人吩咐。” 李齐运看着裴度脸上一副一无所知的表情,不禁严厉地说道:“吩咐?本官前几日就曾吩咐过,没有任何证据不要再继续调查了,可是裴少府却依然瞒着本官私下调查。本官求你了,你裴少府如果不想当这个小官可以向上递辞呈,但是还请不要拖累本官好不好。” 裴度听了,没有辩驳,也没有解释,任由李齐运发泄。因为他知道,李齐运就是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官,做事的原则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跟他说什么都是徒然。 李齐运连斥责带埋怨,最后近乎于哀求地说道:“裴少府啊,本官只是希望平安无事而已,希望你不要再给本官添找麻烦了,无论是礼部还是神策军,咱们长安县都惹不起。这样吧,本官先准你几天假好好休息一下,前几天也确实辛苦了,出去散散心吧,如果有事本官自会派人去找裴少府。” ...... 崔佐时取得圣旨以后,和中使杨良瑶一路上快马加鞭回到了西川。 中使宣读完圣旨以后,韦皋让人把杨良瑶安顿好,马上拿着圣旨来见李泌。 李泌看了圣旨,高兴地说道:“恭喜韦大人,有了这个‘统押近界诸蛮安抚使’的头衔,韦大人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派人去东女国进行招抚了,可喜可贺!。” 韦皋也高兴地说道:“不瞒先生,薛涛刚刚传来另一个好消息,她在松州刚刚发现了一个化装成南诏商人的尹仇宽,而这个尹仇宽正是南诏异牟寻的亲信之一,位列六位清平官(宰相)之末。”
李泌听了,抚掌说道:“真是太好了,正好陛下的圣旨到了,那就让这个尹仇宽看看大唐对待诚心归附的蛮夷与吐蕃有何不同,这比大人派人到南诏用嘴去说更有说服力。” 韦皋派崔佐时和中使杨良瑶带着庞大的使团到东女国去宣旨。 汤立悉率领各部酋长在王宫用最高规格隆重接待了唐朝使团,宣诏仪式开始,杨良瑶当场宣读诏书:东女国乃我大唐故地,今重归大唐,当永为藩属。赐汤立悉为东女国国王,加受银青光禄大夫、归化州刺史;逋租部落酋长邓吉知、试太府少卿兼丹州长史;南水部落酋长薛尚悉曩试少府少监兼霸州长史;哥邻部落酋长董卧庭武德州刺史;清远部落酋长苏唐磨银青光禄大夫、悉董部落酋长汤息赞,试卫尉卿;白狗部落酋长罗陀忽、咄霸部落酋长董藐蓬并授银青光禄大夫、试太仆卿;汤立悉的meimei乞悉漫封合义郡夫人;授‘宾就’(女王)为东女国王后,授其兄汤厥银青光禄大夫、试太府卿。所授各官员按官职品级由朝廷发放俸禄。东女国无需向朝廷缴纳贡赋,并由朝廷划拨保州(今四川省理县北)、霸州(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两地,为内附部众分配耕种土地...... 诏书宣读完毕,汤立悉带领各受封官员跪拜谢恩。每个受封的首领都满心欢喜,因为不仅从今以后不用再纳贡于吐蕃,而且大唐还给他们一份额外的俸禄,怎么能不高兴呢?整个东女国只有王后一人心有戚戚,然而形势逼人,她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在东女国高高在上的权利,也只能接受这种结果。 汤立悉赶紧让meimei乞悉漫随王后到内宫去取来软筋散的解药交给了崔佐时,并说道:“前次未能将解药奉上,还请上使恕罪。” 崔佐时赶忙笑着说道:“哎,国王可说错话了。下官可不是上使,这位杨公公才是上使。” 汤立悉赶紧向杨良瑶谢罪,杨良瑶一笑而过。 ...... 松州。 薛涛正在请南诏人尹仇宽品茶。 “大人身为南诏的清平官,这次却化妆成一个商人来到松州,不知道人是否遇到了什么难办的事情,小女子倒是愿意为大人排忧解难。” “情非得已,毕竟两国关系不睦,此次乔装来松州只是想亲眼看看大唐如何治国理政,毕竟南诏是偏隅一方的小国,各种法度还要多向大唐效仿。不过,在下心中不明白的是,在下初次离开南诏,刚到松州就被姑娘识破了身份,请问姑娘是如何认出在下的?” 薛涛一边品茶一边说道:“哦,这很简单,因为松州有个大人的故人段忠义,他认出了大人。如果大人此次到松州只为了寻些律法书籍,小女子倒是可以帮大人找找。” “如此,在下就先谢过姑娘了。”尹仇宽显然对这些不感兴趣,继续说道:“姑娘说的故人段忠义,莫非就是我南诏前些年派出的入唐使段忠义。” “正是此人,他本是你们南诏派往大唐的使者,因不满南诏委身于吐蕃,感觉自己即便回去也是报国无门,干脆就留了下来,目前是我松州守军副将。” “大唐果真这么信任一个南诏投靠来的外人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