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李希烈之乱 (第1/2页)
汝州。 汝州刺史李元平先接到宰相卢杞的公文,公文内声称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正密谋叛乱,汝州是拱卫东都洛阳的屏障,要求他务必提高警惕,做好城防准备。接着,李元平又接到洛阳留守郑书则转抄的诏书,告诉他汝州位置重要,牵动整个中原形势,要求他务必加紧城防,不容有失。 郑书则一看这么紧急,知道事态严重,马上下令在汝州征发民夫数千人,紧急加高加固汝州城墙,并将护城河加宽加深。 …… 撤到许州的李希烈本来刚选了五日后这个黄道吉日来起兵攻打汝州,没想到突然接到淮西进奏院从长安发回的消息,朝廷已经秘密下诏中原各镇加紧防备淮西。李希烈心中很纳闷,起兵的消息自己刚和亲信商定,仅仅两日之内,连淮西进奏院的人员都不知道自己准备起兵的秘密,朝廷怎么能事先预判到自己将要反叛呢?正在纳闷之时,从汝州回来的密探又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汝州刺史李元平紧急征发民夫,开始加固汝州城防了。这下李希烈可傻了,这阴谋都已经计划好了,还没等实施怎么弄得天下皆知了呢?自己的计划本来就是先拿下汝州和襄城,进而兵锋直指东都洛阳,如果汝州变为坚城而不能顺利攻占,整个作战计划就要作废了,他赶忙找来陈仙奇和吴少阳等将领商议如何应对,众人也感到不可思议,还是吴少阳机灵,他眼睛一转献上一计,说道:“大王可以让一部分淮西兵乔装混入民夫之中,待大军到达汝州之时作为内应,则汝州可兵不血刃的唾手可得。” 李希烈一听大喜,马上让手下大将安排三千人化整为零,乔装混入汝州民夫队之中作为内援,待黄道吉日自己兵临汝州之时,开西城门迎接大军。 …… 汝州。 刺史李元平站在城头看着忙碌的民夫,心中不禁有些得意,当年为了进入官场曾经苦读诗书兵法,可惜在官场混迹多年,屡屡受到自己的相貌拖累,一直郁郁不得志,最终只好花钱买来了这个官职。本想在汝州刺史任上能混到致仕还乡就满足了,没想到天赐良机,居然在这个时候碰上李希烈谋反,正好给了自己展示的机会,他准备用铜墙铁壁外加坚壁清野让李希烈此行无功而返,如果有机会再杀掉一部分叛军,自己的官职还有可能再上一个台阶,到那时再致仕,不仅俸禄比从三品要高许多,关键是正三品以上致仕者还享受朔望听朝参,连站的位置都比同品级的现任官还考前,以表尊崇的特殊待遇。最近几天汝州百姓热情很高,以往征民夫每次都不能按时征齐所需人数,这次百姓为了防备叛军来袭,不仅积极主动应征,而且还特别听话。那些孔武有力的壮汉一看就知道是平日不服管教的泼皮,如今不仅老老实实听从安排,还源源不断的介绍自己的朋友们主动加入城防建设大军里来。这令李元平十分满意,凭这些民夫们热火朝天的干劲,最多再有三天,汝州城就会变的坚不可摧…… 李希烈选择的黄道吉日终于到了,他亲率大军高举建兴王大纛(dao)旗直奔汝州东门,而另派大将张克诚秘密迂回到汝州西门。 汝州城派出的斥候全部集中在东面,此时发现了淮西大军,急忙赶回汝州通报。李元平得知以后,立即下令关闭城门,自己则站在城楼亲自指挥。 李希烈大军停在汝州东门外并未急于攻城,而是派人到城下喊话劝降。 李元平在城头听到劝降的声音,大声说道:“叛贼不要空费口舌,我李元平出身李唐宗室,对朝廷忠贞不二,岂肯委身事贼,辱没先祖。” 李希烈听了后纵马往前走了两步,说道:“李元平,只要你乖乖的开城投降,本王可饶你不死,官职不变。否则,一会破了城,本王定斩不饶。” 李元平在城头“哈哈”的狂笑道:“逆贼休要猖狂,有本事就攻进城来,城破之日,我李元平大不了一死以谢陛下,愿留清名于后世…..” 李元平正在城头慷慨激昂的说着,突然听到身后一阵混乱,忍不住回身想看看城内发生了什么事,就见手下亲兵一边跑一边大叫:“大人,西门被攻破了,淮西叛军已经进城了。” 李元平怒骂道:“一派胡言,如果叛军攻打西城,本官怎么没有听到半点喊杀之声?再敢胡言乱语扰动军心,杀无赦!” “大人,那些民夫里早就混入了几千淮西叛军,大人把重兵都放在东边,西边本来守军就少,守卫西门的兵士就更少,那些叛军jianian细伺机将守城的士兵杀了,打开了西城门,此刻正引领入城的叛军向东门杀来。” 李元平一听顿时吓得瘫倒在地,昏死过去。 当李元平被一桶冷水浇醒的时候,他发现已经回到了十分熟悉的汝州府衙,自己被五花大绑的按倒在李希烈身前。 李希烈看着李元平,恶狠狠地说道:“本王刚才曾经给了你机会,可惜你不愿意抓住它,既然你愿意为天子守节,本王就成全你,来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