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世子妾 (第1/2页)
原来,韩游瑰只顾得凝神看着唐朝臣和徐廷光罗对话,却忽视了身边的骆元光。骆元光此时悄悄传令手下的神射手,用军中最强的硬弩射杀叛军主将徐廷光,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擒贼先擒王’,只要射死了叛军主将,那群乌合之众必定大乱,随后联军就可趁乱拿下长春宫。可他却忽视了一个事实,就算他手中最强的硬弩,其射程也比不过伏远弩的三百步射程,可眼下弩手所处位置距离长春宫城头还不止三百步,而且还需要向上仰射,即使弩箭能射到城头,也是“强弩之末不可穿缟素”了。 韩游瑰听到弓弦声响,大惊失色,回身瞪着眼喝道:“是谁擅自突施冷箭?你们这是想害死唐将军吗?” 果不其然,弩箭勉强飞上长春宫城头已达到了射程的极限,“啪”的一下落在徐廷光脚下,守军看到官军竟然使出偷袭的下作手段,一时间群情激奋,不约而同的举起手中的弓弩,一齐瞄准了长春宫城下的唐朝臣。 徐廷光此时却大声对士卒们说道:“都把弓弩给我放下!”然后,他对着城下的唐朝臣说道:“唐将军,本将知道放冷箭肯定不是你意思,也不会把这笔帐算到你的头上,估计肯定是那个胡人骆元光(骆元光的父亲是安西国人,即今日的伊朗)的主意。胡人历来不讲信义,不懂得礼义廉耻,本将军一向对他们没有好感。唐将军今日来此意欲何为,本将军已了然于胸,但是鉴于你我之间缺乏信任,唐将军又与另外两位将军官职相同,并不能有效制约他们,所以本将军不能再与唐将军继续谈下去了。如果唐将军真有诚意,不妨让朝廷派一个讲信义、能让我手下这六千士卒信服的将军来继续商谈。今日就到此为止,还请唐将军回去警告一下骆元光那个卑鄙小人,我手下的射手可不是那么无能,他如果不信,大可自己来尝尝我军弩箭的滋味。告辞!”说完,徐廷光扭头走了。 唐朝臣听了徐廷光的话,心中不免对骆元光咒骂不绝:这个混账东西,如果不是他突施冷箭暗算徐廷光,自己今日很可能就会说服徐廷光归顺朝廷,即便李怀光控制着徐廷光的家眷,至少也可以和徐廷光达成默契,让他龟缩在长春宫内,不再助纣为虐。可惜啊,这一切希望,都被骆元光莫名其妙的一箭给射飞了。 唐朝臣驱马回到本镇,怒视着骆元光和韩游瑰说道:“二位将军的箭射的很好啊!如果本将军不是出身于朔方,恐怕今日就要死在你们俩的手里了。” 骆元光还想替自己辩解,韩游瑰赶忙用眼睛制止了他,然后对唐朝臣说道:“唐将军不要误会,确实是镇国军的一名弓箭手擅自放箭,不关骆将军的事。骆将军已经将那名弓箭手绑了,任由唐将军处置。” 唐朝臣说道:“罢了,把那个弓箭手放了吧,这一箭将劝降徐廷光的大门给关闭了,徐廷光认为我们三人不讲信义,让朝廷派一个讲信义,令他和守军都信服的人来商谈,看来,本将也只能请示朝廷了。” 骆元光听了,说道:“好狂妄的徐廷光!” 韩游瑰瞪了他一眼,说道:“唐将军,我看先别直接给朝廷上奏折,我等毕竟隶属于马燧元帅,不如将此情况先向元帅奏明,请他定夺可好?” 唐朝臣一听韩游瑰所言有道理,二话没说,带着自己的手下回营去了。 …… 舒王终于带着沈太后从洛阳回到了长安。 礼部官员本来准备了盛大的仪式来迎接太后,但是在太后车驾到达长安前的一天,却被德宗紧急叫停了,弄得礼部官员和准备迎接太后车驾的官员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其实原因很简单,德宗之所以将此次迎驾规格低调处理,都是因为李泌入宫与德宗密谈了一次。 李泌入宫以后,首先祝贺德宗历尽漫长的等待,终于找到了太后;接着又回忆了过去这四十多年,代宗和德宗为寻找沈太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经历的波折,让德宗回想起这些几乎落泪。但是接下来,李泌话锋一转,说出了问题的关键:代宗和德宗以天子之权势,倾天下之力寻找太后四十年而未果,舒王虽然仁孝,仅凭一己之力短短数年就找到了太后,陛下还要慎重啊!德宗听了李泌的话确实犹豫了,联想到前几次都是有人贪图富贵、冒名顶替太后欺骗自己的事,不由得担心如果这次大张旗鼓的让礼部用盛大的仪式迎接太后,无形当中就等于自己已经确认了这次是找到真太后了,但万一被证明又是假冒之人,自己岂不是要让全天下人耻笑吗?想到这里,他让李泌给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李泌提出太后入宫这件事最好先不要大张旗鼓,如果入宫以后确认无误,为太后举办一个盛大的太后册封仪式,最后再昭告天下。德宗考虑再三,觉得李泌的办法确实稳妥,于是紧急通知礼部降低迎驾规格,只派出羽林军作为依仗,由内侍总管俱文珍代替自己到城外迎接,然后送太后入住兴庆宫(《资治通鉴》上记载的是洛阳上阳宫,颟夫篡改为长安兴庆宫,完全是为了后面的故事情节需要。)。 舒王早就探听到父皇安排礼部官员准备了盛大的迎驾仪式,以为肯定是文武百官夹道相迎,谁想到在长安城外,只有内侍总管俱文珍带着羽林军迎接,兴中不免大失所望,忍不住问道:“俱总管,本王听说父皇责成礼部举行一个盛大的迎驾仪式,为何只有俱总管一人呢?” “殿下,昨天李泌先生入宫和陛下畅谈,然后就降旨取消迎驾仪式,让老奴代为迎接,然后就送太后车驾入驻兴庆宫。” 舒王忿忿地说道:“哼!表面上是李泌,背后一定是太子那边见到本王立了大功心中嫉妒,故此才让李泌出面到父皇面前去坏本王的好事。” “殿下大功已成,陛下心中十分高兴,东宫的小伎俩再怎么也湮灭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