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道士手记_第22章 师父的往事(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师父的往事(四) (第1/2页)

    女子瞬间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白色狐狸,红色的狭长眼睛,尖嘴獠牙,样子十分骇人。

    方烈师叔被吓得栽倒在地上,三尾妖狐一条巨大的尾巴立马向他快速的抽打过去,眼看着就要被抽中,不死也得重伤。

    轰隆,一声巨大的雷响,也不知道从哪里降落下来一道威力巨大的神雷,直接劈在了巨大的白色狐狸身上,白色狐狸一声惨叫,全身冒起了阵阵青烟,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皮毛烧焦的难闻味道。

    等到硝烟散去,巨大的白色狐狸已经倒在地上,身上的皮毛焦黑一片,嘴里口鼻都流出血来,甚至红色的眼睛里面也渗出了丝丝血迹,竟然被一招灭杀,被神雷活活劈死。

    师父站在方烈师叔跟前,嘴里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浑身精力透支的厉害。刚才情况危急,师父动用了一灯道人特意送给自己的一张神雷符箓,这张神雷符箓威力巨大,但催动起来也十分的耗费法力。

    方烈师叔死里逃生,看着眼前被烧焦的巨大狐尸,冲上前去狠狠的冲着狐尸踢了几脚,破口大骂。

    师父休息了一会儿之后,气色明显的好了许多,方烈师叔走过来对师父说,师兄,谢谢你,今天要不是你,我今天这条小命就算完了。对了,师兄,你刚才用的是什么符,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其实这神雷符箓是一灯道人特意留给师父遇到危险救命用的,由于十分珍贵,并没有给方烈师叔一张。

    师父没有隐瞒,老老实实的回答说是师父给的。

    方烈师叔肥胖的脸上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立马又呵呵一笑,说师父可真够偏心眼儿的,有好东西也不给我一张。

    师弟,师父刚想说点什么,好了,方烈师叔很不耐烦的打断了师父的话,伸手指着地上的巨大狐尸,说道,这畜生东西真是该死,说完手中出现了一张纸符,双手一震,纸符凭空燃烧起来,方烈师叔把纸符丢在了狐尸身上,狐尸身上立马燃起了熊熊大火。

    师父刚想制止,这三尾妖狐的尸身是炼制丹药的好材料,烧掉白白浪费了,但看到方烈师叔那仇恨的眼神,便默默作罢了。

    离开那个小山村后,师父和方烈师叔之前的关系虽然表面上还是那么融洽,但没有了之前两个人之间无话不说无所不谈的亲密。

    两个人又在外面游历了两个多月后就回到了茅山面见师父一灯道人。

    一灯道人见到两个徒弟游历归来,内心十分高兴,听他们诉说这三个月来游历遇到的大小见闻频频点头,不时给些赞许。

    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一灯道人专门把师父悄悄唤进自己的房间,对他说,师父大限已到,这几日就要坐化西去,唯一有些牵挂的就是我茅山派的衣钵传承,大寿,你心地善良,师父打算把茅山的衣钵传给你,你能否做到把茅山派发扬光大?

    师父听了一灯道人的话,眼泪立马就流下来了,跪下说,师父您老人家长命百岁,怎么可能会死?您要是走了,我和师弟怎么办?

    一灯道人呵呵一笑,扶起师父说,是人都会死,更何况师父今年已经一百五十岁了,早就长命百岁喽。

    师父看着一灯道人心里面十分震惊无比,自己的师父看样子也就七十来岁的样子,没想到竟然一百五十多岁了。

    一灯道人拿起身边一把用粗布包裹的剑,依依不舍的摩挲了几遍剑身之后,递给师父说,这是我茅山派的镇教之宝七星宝剑,从今天起就交给你了。

    师父流着眼泪说道,徒儿何德何能担此重任,师弟为人精明能干,茅山交到他手里更能发扬光大,还请师父收回宝剑吧。

    哎,一灯道人轻轻的叹了口气说道,你师弟为人精明是不假,但心术有些不正,假日时日我担心他会走上邪路,到时候茅山就会毁在他手上,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茅山历代的列祖列宗。大寿,接剑吧。

    师父没有办法,流着眼泪接下了这把沉甸甸的七星宝剑。

    由于自己大限将到,那一夜,一灯道人跟师父说了很多,传授了更多的道法,帮助师父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修行。

    此时,有一个矮胖的身影在门口已经偷听了多时,一双发红的眼睛,里面充满了仇恨。

    第二天晚上,一灯道人在竹屋草堂厅内坐化,驾鹤西去。

    师父十分伤心,按照一灯道人的遗嘱,进行了简单的葬礼,奇怪的是一灯道人坐化的当天晚上方烈师叔就不见了,一直到下葬的时候也没有出现,由于当时天气炎热,尸体放置几天后容易腐烂,师父没办法,只好单独一个人把一灯道人下葬,等方烈师叔回来后在跟他说明缘由。

    一个月之后,方烈师叔回来了。

    师父很高兴,然后又神色黯然的告诉他师父去世的消息,问他去哪里了。

    方烈师叔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表情冷漠,嘴里冷哼一声,让师父把七星宝剑交出来。

    师父没想到方烈师叔回来后竟然对一灯道人的死不闻不问,张口就要他交出镇派之宝七星宝剑,师父十分生气,当然不肯。

    好!你既然不肯交出宝剑,从此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两不相干,我希望这一辈子我们永远也不要再见面,说完方烈师叔头也不回的走了。

    师父心里十分难过,又留他不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离去。

    从此以后,师父对尘世间的一切都开始变得心灰意冷,一心钻研道术,同时尊嘱一灯道人的遗言,努力把茅山派发扬光大,不过后来的几十年里,师父只收了两个徒弟,大徒弟李向佛,二徒弟白晓峰。我是后来的,算是师父的关门弟子了。

    转眼二十年就过去了,师父此时在方圆百里的地界上是一个比较有名气和威望的茅山道长了。

    有一次师父外出远游,来到一个比较富庶的小镇子上。

    镇子不是很大,白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奇怪的是走在街面上的人鲜有年轻女子出现,几乎全部都是男性和年老的女人。就算偶尔有年轻女子出现,也都是头戴面纱遮面,步履匆匆而过。

    师父十分好奇,拉住一个男子询问具体的缘由。被拉住的是个中年男子,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师父,看看四周悄悄的对他说,道长是第一次来这儿吧?

    是,师父满脸疑惑,难道你们这里的风俗是未出阁女子不能上街?

    那倒不是,中年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