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伟大的起点(上) (第2/2页)
了这么多钱。”李成把支票推了回去,支票上的数字吓了他一跳。上面用正楷填了一千万圆整几个大字,清清楚楚。 “别,这次要不是露露,我这条小命都没了,上哪花这些钱去?她代我答应一千万,就是一千万,不打折扣!这钱,是你该得地。不收你就是不给兄弟面子!”刘长荣理了理张露的刘海。两人看起来像是对恩爱夫妻,李成看的好笑,没想到自己这无心之举,倒是促成了张露二奶地位的直线上升。 “李医生,我们家长荣虽然是个商人。可有江湖好汉的气派呢,向来说话算话,您就收了吧。”张露也劝道,她这次立此大功。在刘长荣心理的位置跟以往大不相同,我们家长荣几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地,意味着她终于从二奶奋斗到二房,度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辈子算是着落了,因此心思定了许多,眉眼间收敛了些风sao气息,这么几天功夫。居然养出些贵太太的架势,跟当初李成在火车上见到地样子截然不同。 李成没想到刘长荣居然真拿出一千万来当诊金,看两人的样子不像是故作姿态。他不禁左右为难起来,收了吧没必要,不收吧看对方那架势也不行。可一千万和一百万对于李成来说,着实没有太大区别,他物欲不高,一屋一饭足矣。自己也能赚钱。赡养师傅安度晚年是绰绰有余。而且,不论是医道还是内家功夫。都跟修行差不多,讲究个心境,看刘长荣豪爽的性格,李成有意结交,内心里真不想收这钱。 一千万的支票在茶几上,李成屈指轻弹,柔韧的纸张刷刷作响,沉吟良久,李成心里一动,忽然想起来前几天看到的东州新闻,登时有了主意,笑道:“刘总好大地气派,不收倒是显得我小家子气了。我最近刚好想做点事业,这钱,算你投资入股如何?” “哪个行业?我能帮上什么忙么?”刘长荣登时来了兴趣,文州人对赚钱有着天生地敏锐触觉。刘长荣没什么文化,混到今天这么大地资产,一是做人,二是看人,三是用人,他从商三十年,就是靠这三条。他认为眼前这个连一千万都不放在眼里地年轻人是个做大事的料。
“肯定要你帮忙,不过先说好了,这笔投资要是亏了,我可没法赔给你,刘总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李成笑道,把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原来是东州中药饮片厂因为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市政府决定整体拍卖,前几天刚在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东州新闻做了宣传。李成是学医的,自然关注这些信息,饮片厂他年前和王小薇卖方子的时候去过,效益确实很差,但是地盘大,在郊区还有药田,并且跟一大批中药种植户有关系。看到新闻地时候李成就想,要是有钱买下来,那可是好大一片试验田。 李成和王小薇年前在研究宫廷御方的时候,李成就发现自己能感应药性在经脉中的行走,从那时起便有了做药的念头。 刚进中医学院地时候,李成跟黄远庭说“中医是少数人的学问”。一千个中医师,未必能出一个栋梁之才。中医要想发扬光大,只能靠中成药。自从观摩过北京同人,也就是叶一溥那工厂之后,李成便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开发新配方,让中药能像西药那样,所有医生都能轻易的按照说明书临床使用。 这实在有点异想天开,首先要解决理论的问题,中医有一套自己的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各人有各病,打个比方,两个人同样得了肺炎,症状都差不多严重,可中医开出来的方子截然不同。理论问题倒好办,李成估计是这世上唯一能亲身实证中医黑箱理论的人,这方面也有点眉目,只是尚不成熟。 其次是药物地问题,中药现在连一个清晰简便的质量标准都没有,指纹图谱技术目前在中药界算是比较前沿的理念,可在李成眼里根本不够用。西医能大行于世,跟西药成分简单有关,说白了西药就是单一的化学反应产物,分子式都知道。中药则不然,产地,气候,甚至连生长那一年的阳光雨水都会直接影响到药物性质,这种属于学科基础的实验做起来,不知道猴年马月是个头,钱砸进去就像扔进水里,泡都不冒,这种事情通常都是国家投入来做。但是李成有他得天独厚的异能,有这个把握,无非是时间问题。 李成看到那新闻,第一感觉就是可惜了好大一块试验田。今天阴差阳错突然想起这么个事情来,这个念头一动,就刹不住了。他跟刘长荣倒豆子似的讲了起来。 “李兄弟,我是种田出身,没读过几年书,现在有钱了,人家照样不叫我企业加,说我是农民企业家。”刘长荣笑道,“说实话,刚才你讲了那么久,我是没听懂,不过大道理我还是知道地,中药要是能发展到西药那个地步,那可是千秋万代地功业,载入史册的事情。” “我是生意人,咱们脚踏实地地看问题,你是不知道,饮片厂拍卖有多少人在盯着,眼都红了。”刘长荣道。 “啊?还有人对这个厂感兴趣?”李成可是去过饮片厂的,知道里面的情况,说是厂,其实已经沦落到中药批发站的地步。 “那个破厂,算上工人安置费也不会超过八百万,关键是那块地。他们厂有片地是西山的农场,那个不值钱,关键是市中心办公楼这。有好几亩呢,这地方要是造住宅楼,四层以上就能看到销金湖,你说这块地得卖多少钱?” “不过那块地的性质不是住宅用地吧?”张露问道。 “改就是了。”刘长荣道。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