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同门师兄追杀(下) (第2/2页)
悬空,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死谷,上边是光秃秃的绝壁。他的身子越来越重,手指在流血、颤抖。 他绝望地闭上了眼……就在他已经坚持不住,将要掉下去的时候,一条山藤从山崖上抛了下来。 是慧能。慧能将一根山藤垂到惠明面前,向下喊道:“惠明师兄,快,抓住!我把你拉上来。” 慧能吃力地将惠明一点一点拉上崖顶。两个人都累坏了,慧能倚在一块大岩石上直喘粗气,而惠明瘫倒在地上,一边喘息,一边不解地望着慧能,目光怪怪的。慧能想对他笑笑,但笑得却比哭还难看。 惠明终于开口了:“南……南蛮……你为啥要救我?” “上天有好生之德,学佛之人应以慈悲为怀。我怎能见死不救?” 惠明不解:“可是,我是来追杀你的呀!” 慧能郑重地说:“佛祖释迦牟尼可以舍身饲虎,割rou喂鹰,我为什么不能救你?咱们同拜一个师父,一寺学佛,不管怎么,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你坠入深渊,摔得粉身碎骨。” 惠明心里矛盾重重,左右为难,表情变化极为复杂。过了半响,他咬咬牙,狠着心说:“你是菩萨心肠,救了我一命,我感激你。但是,我还是要替神秀上座夺回袈裟!只有他才有资格继承师父的衣钵,成为第六代祖师。而你,一个卖苦力的行者,没有领导天下禅林的资格。我们怕禅宗的大业毁在你手里,所以……” 慧能一脸严肃,说道:“救苦、帮难、解困、度厄,是佛门弟子最起码的责任和品德,岂是为了寻求回报?我将你从悬崖下拉上来只是为了救你的命,你得救之后,要怎样做,是你自己的事。”
说完,慧能徐徐离去。惠明站起来,想了想,还是向他走的方向追了过去。慧能向云雾缭绕的顶峰走着。远远地,惠明赶了上来。 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惠明喊:“慧能,你别跑啦。你知道,我出家前练过多年武功。你跑不过我,更打不过我。你救了我一命,我也不伤害你,你把袈裟放下就算啦。” 慧能置之不理,脚下不停。 惠明说:“你不要逼我,你把袈裟放下吧,快放下!” 慧能哈哈一笑,说:“我早放下了,是你自己一直没放下。” 惠明一怔。因为慧能这句话太奇怪了,所以他心中灵窍下意识地动了动,忽然想起一段公案——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修行非常刻苦,数十年坚持不懈,终于修炼出了大神通,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然而,他自己明白,这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心中总是隐隐约约潜伏着一缕无明烦恼。于是,他来向佛陀请教。他常常见信徒们将鲜花献给佛陀,所以,他运用神力,举起一棵鲜花盛开的合欢树和一棵梧桐树,来供养佛。 他之所以擎着两株硕大的花树而来,当然是为了向佛陀表达无以言表的敬意,然而,在他的潜意识里,同样也是在表现自己! 佛陀法眼如炬,明察秋毫,早已洞悉了他内心深处的每一丝波动。佛陀亲切地召唤了他一声,然后说:“放下吧。”黑氏将左手的合欢树放了下来。“放下吧。”佛陀又说。黑氏又放下了右手的梧桐树。“放下吧。”佛陀仍旧说道。黑氏大惑不解地说:“世尊,我已经两手空空,还放下什么呢?” 佛陀微微一笑:“世尊,我并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树,你应该放下的,是心中的执著。也就是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 黑氏婆罗门说:“我明白了,六根对六尘,从而产生六识。人若是舍弃了这些,就等于到了一无所有、无可舍弃的地步了。” 佛陀说:“到此境地,就是你超脱生死的时候!”宛若一声霹雳在灵魂深处轰然炸响,好像一缕电光从心灵之中迸发,黑氏婆罗门豁然大悟了! 惠明虽然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一些什么,但他的心思都在袈裟上,无法领会到其中的奥秘,所以,倔强地说道:“慧能,我不跟你谈禅,我只要袈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