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文无第一我第一 (第1/2页)
双苑的办事效率高得吓人,上午才完成文试,下午理试结束后便会把文试成绩公布出来,近两千份试卷,也不知他们如何阅卷的。 心里挂念着考试结果,除却那些对成绩心灰意冷的人,大部分文科考生都没有回去,而是守在考场外,等着文苑放榜。 与文试时一样,萧然依然是开考不不过片刻,便施施然地交卷出考场,这一举动不由得再次引起了众考生的不满。 你说你图出风头,闹那么一两次便行了吧,如此这般三番五次,不是徒惹笑话么? 萧然没有心思去理会那些人的喋喋议论,也没理会如同看笑话一般地看着自己的张谦,他交头卷已然成为习惯了。 不过等待别人考完的这段时光倒颇为难熬,尤其在这三伏天,那些鸣蝉更是吵得人心烦意乱,燥热不已。 就在他出来不久,那名来自新罗国的圆脸青年也交卷出来了,看着对方那高高耸在头上,有如擎天巨棒的发髻,萧然不免有些忍俊不禁。 “笑什么笑,出风头很有意思吗?”经过萧然身边的时候,圆脸青年脸色微变,似是不满萧然抢在自己前面交卷,语调有些怪异地嗔了萧然一句。 虽说如今天下大多诸国都是以中原话为官方语言,但某些偏远小国都有自己的语言,那些人基本都懂中原话,但说得不甚标准。 这新罗国青年就说得颇不标准。 “我说棒子,我跟你很熟么?”萧然再次瞥了一眼对方的发髻,脸上挂着一丝不屑的神色。 “哼,无礼的天朝人。” 圆脸青年扶了扶自己的发髻,面带怒色地走开了,临了,他忽而转身说道:“明天就出成绩了,你将很快知道我的名字。记住,我叫朴永昌!” “嫖永娼?” 萧然有些错愕,差点捧腹大笑,半晌他缓缓才回过神来,骂了一句“神经病”。 便在这时,那名东流国的鹰钩鼻青年也出了考场,与那朴永昌一般,脸上没有一丝友好的神色,斜瞥了萧然一样,掸了掸有如僧衣一般的暗红稠衫,疾行开去。 “老子长得有那么讨人嫌么?”萧然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脸,颇为不解地喃喃自语道。 所有考生中,似乎只有唐伯虎与自己合得来,只是那厮吃了午膳便逛楼子去了,萧然就这么在百无聊赖中等到了方学开考。 与格物相比,方学的考题显得更为有趣: “今有甲乙丙丁四种物事,甲乙之间可相互转化,若置乙于沸水之中便可变而为丙,于常温之下,丙可成丁,丁具异味,恰似恶臭之鸡蛋,试问甲乙丙丁各为何物?” 萧然愣是将这道题反复看了好几遍,无比熟悉的感觉从脑海深处弥漫开来,甚至让他产生了片刻的幻觉。 “这道题难道以前做过么,不然我的记忆为何波动得如此剧烈?”萧然一时怔然。 而其他考生却是茫然了。 “这理苑教习也忒逗了吧,这是方学题么?” “非也非也,此题定有蹊跷!” 先前说话的人反驳道:“哪来的蹊跷,以我的睿智,顷刻间便看出了答案。这甲分明是母鸡,乙为生鸡蛋,丙为熟鸡蛋,不消说,丁就是那臭鸡蛋了,哈哈,这出题的教习真逗人。” “这位考生,你立马给我滚出去,回去养鸡去!” 不知何时,理苑之长范青山悄然出现在这考生后面,只见他气得白须乱颤,手执教鞭狠狠地抽在撑着凉棚的竹竿上,险些将凉棚抽塌。 那名考生哪敢停留,吓得颤颤巍巍地跑了。 “母鸡,去你姥姥的母鸡!”范青山挽起衣袖,面色因发怒而变得潮红,对着那考生屁滚尿流的背影破口大骂。 他能不气么?这道方学题不是别人出的,正是出自他的手笔。 众考生一阵哄笑不止,在范青山一声喝骂之后,顷刻间便又噤若寒蝉。 萧然便在这片刻间写完了答案,笑着交了考卷。 “你小子果然有两下子!”范青山扫萧然的考卷一眼,不由得赞许一声,方才的怒气便平息了大半。 当初在流苏河畔,这范青山便帮过自己,萧然一直铭记于心,当即躬身行礼,自然而然道:“这是苑长教导有方。” 甫一说完他便后悔了,自己连双苑教舍的门都没进过,哪里聆听过范青山的教导? 果然,范青山忽而笑意一敛,颇为严肃地说道:“你这记马屁算是拍在牛臀上了。” “……” 萧然讪笑着唱了个喏,转身便走开了,心中腹诽道:“莫非你那屁股还是牛屁股不成……” 范青山似是意识到了什么,脸色变得十分古怪,恨恨地看了萧然一眼,行色匆匆地离了考场。 …… 理考结束之后,一队约莫百人,一直在外间待命的兵士整齐地跑了进来,不消片刻功夫,便将那些凉棚拆得一干二净。 双苑的一众青衣小厮搬来了机块大木板和木制支架,在先前考场所在,山壁下的一处荫凉处搭着用于公布成绩的布告木栏。 一直静候在此间的考生们纷纷围了过来,待三架约六尺来高,四尺来宽的木栏搭好,周围已经簇拥了好几百人,直把木栏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的考生动作迟缓了些,没能挤进去,只好时不时地跳起来瞄一眼,有人则是心中忐忑,十分期待看到自己的成绩,却又缺乏那份勇气,在人群外围来回踱着步。 不到一炷香的时辰,三架布告栏便搭建好了。 只是那栏板上如今还空空如也,并未贴上成绩榜单,考生们翘首看着双苑苑门方向,好不心急。 “真真急死人哟。”有人开始抱怨。 “大概是成绩还没出完吧,毕竟人数太多,再等等吧。” “那般心急作甚,我应该考得不错。” …… 还没等到成绩放出,便已形成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 董翰林他们几人虽说也很期待看到成绩,但自然不会挤到那人潮中去,他们便在离布告木栏不远处候着,有家丁撑着大伞,为他们遮挡暑日的余晖。 唐宋诸国的人也是如此,各自为营,议论纷纷。 “萧然那厮怎生不见了,我还等着他叫我爷爷呢!”张谦颇有些兴奋,他虽说有些不学无术,好歹也是出自书香之家。他自信自己每门考个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