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妙哉妙哉 (第1/2页)
端午。 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 五彩丝、赤白囊、“醉风”雄黄酒。 贴桃印,钉赤口,尽兴赏龙舟。 ...... 自五月一日始之五月五日端午,崔硕拉着兄长和母亲,好生地热闹了一番。年余来,积聚在崔家的晦气被涤荡一空。 曾经奄奄一息的崔家,便又变得生机勃**来。 崔张氏曾经愁云遍布的面庞,也渐渐现出了笑意,正直青壮的崔成,更是连日红光满面。 只有一事,崔硕拧了母亲和兄长的原意,这也是此番归家前筹划之事:此次热闹地过端午,崔硕不想冷落了乡邻。 那日初归家,母亲和兄长对这小山村中村民的冷意,崔硕明明白白地看在了眼底。 其实,这也怪不得母亲和兄长,在崔家迅速败落的这年余间,冷嘲热讽的有之,假装同情的有之,甚至落井下石的也有之。 唯一穷帮穷地帮衬些的,便只有狗剩儿一家了。 由是之故,母亲崔张氏和兄长崔成对那些眼皮薄如纸的乡邻们早就寒了心。 崔硕提出散些过节的物事给村民时,最初崔张氏和崔成都是强烈反对,待听到崔硕一番劝说,冷静地想了想,叹了叹气,最终还是认可了崔硕之提议。 五十三条五彩丝,留了自己和母亲、兄长的三条,其余和香糖果子一起,被崔硕一一亲自送到了乡邻家去。 狗剩儿家,崔硕更是更是用心地给狗剩儿和他的双亲各备了一套新衣衫,将狗剩儿爹娘乐得合不拢嘴,连说崔硕有良心,狗剩儿更是借机还了崔硕几个熊抱。 依着崔硕的意思,人都是势利的动物,记恨这些村民,那是小了自己的品行为人。 再说,这亲不亲总是金相邻,眼下自己还要去城里忙活,母亲和兄长还要在这小山村活人,犯不着让那些势利的村民瞧着崔家发达眼红,省得做出什么不痛快的事来。 端午一过,崔硕便在母亲崔张氏、兄长崔成、狗剩儿一家的殷殷目光眺望下,再次登上了吕家的气派乌篷船,一路顺流而下,赶赴绍兴城。 待入了城中,崔硕弃船登车,一边欣赏着沿途店铺、民宅门户上钉着的艾草人,一边猜测着“醉风”畅销之热闹景象。 心下暗道:伯父吕博齐经营上绝对是一把好手,有眼光、有心胸,想来自己出的那几个看似离经叛道的点子,应该是派上了用场。 这“醉风”酒之之销售,想来当十分火爆。要知这高度的蒸馏酒,“醉风”在这南宋之世可是独一份。若是打不开销路,吕博齐这么多年的生意那是白做了。 不知不觉间,马车转了个弯儿,驶上了“清风楼”所在之街道。便在这时,崔硕只听到阵阵喧闹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崔硕抬头望向前方,初步判断喧闹之来源,正是“清风楼”的方向,窃喜道:“莫非我那金点子,此时正在大显神威,呵呵......” 待行至近前,崔硕只见醉风楼门口锣鼓喧天、人山人海,酷爱热闹的绍兴人,不分男女老幼,一个个仰着面庞,望着前方黑压压的人群,眼神里满是期待。 再往醉风楼门槛上瞧去,只见金漆朱底的一副对联,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一个个斗大的金字,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清风酒海醉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待看清那对联上的佳句,崔硕心头忍不住又是一阵窃喜。 虚荣之心,人皆有之。 眼看着自己的“佳句”被冠冕堂皇地高悬半空,被众人仰望,换做是谁也会难掩骄傲。崔硕自然也不能免俗。 不过,崔硕将这份骄傲饿喜悦隐藏得很好,只是嘴角弯了弯,便恢复了那淡然的神色,缓步走下了马车。 幸亏崔硕没有一通狂喜,不然的话,接下来看到的真实场景,简直能让他惭愧得无地自容。 不对!我那对联,这些人,怎么? 待细细一看,崔硕便发觉自己方才竟是一厢情愿。拥挤的人群,根本不是为这对联而来,一幅对联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