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打个破落户 (第2/2页)
令面色阴沉着,正欲发话便听到身后又传来一连串的咳嗽声,那咳嗽声里责问之意更浓了。 显然,徐通判对崔硕之大胆始料不及,想要逼着刘县令快打斩乱麻,快些敲定此案、为儿子好好地出口气了。 同时,这位通判大人之咳嗽,怕是也有被徐衙内气得难耐的因素。瞧着他那儿子的出息,瞧他那儿子在大堂上之表现,徐通判顿生混铁不成钢之感,甚至大生羞愧之意。 刘县令神色一怔,先是从徐通判的咳嗽声里明白了意思,徐通判这是有些不耐了,是在催促着自己早些动刑定案了。 刘县令心下一横,这徐通判看来是问自己,难道还要教他怎么定下案子不成? 看来,今日崔硕三人这顿板子,不打也得打了。可惜了,这么一位酒国高手,若是被打得残疾了,不知道还有什么酿酒之妙方来。 刘县令方才有些照顾崔硕的意思,那可不是看在其是儿子友人的面子上,而是看在醉风之面子上。 刘县令慢慢地记起来了,他不知从何处得知,少年崔硕才是酿造醉风之幕后高人。对刘县令这等嗜酒之人而言,崔硕这酒国高手,绝对是值得尊敬的。 但是,眼下这徐通判步步紧逼,刘县令真的是有些撑不住了,这顿板子,看来这“小酒仙”真的是要挨定了。 “人犯崔硕,咆哮公堂、狡辩栽赃,杖责五十!”刘县令违心地沉声一喝,皱着眉头随手扔出了一张签子。
衙役闻言,扛起水火棍便欲将崔硕捉来按到行刑。 便在这时,只见少年赵与莒突然动身,紧紧地守护在崔硕身前,他转头望着刘县令,急切地恳求道:“县令大人,今日之事皆由草民而起,这五十杖责,草民其崔兄受下了!” 先前两位衙役将赵与莒母子的底细早就透给了同僚,衙役们自然知道了赵与莒乃是前任县尉之子,眼瞧着赵与莒如此紧紧地护着崔硕,拉扯了两下,却也没有动粗,竟是未曾拉动。 崔硕被赵与莒紧紧地抱着,心下愈发觉得踏实了。瞧来,这来日的大宋皇帝,对自己是动了兄弟真情,若是不然,又怎会主动来替自己领受这顿杖责。 “赵兄,崔硕能得兄台这一知己兄弟,足矣!这刑杖,崔硕禁得住!”崔硕使出了三分力气推着赵与莒,竟是没有推动。 “哼!少不了你受的,先收拾了那小子,再收拾你不迟!”徐衙内阵阵冷笑着,眼前似乎出现了崔硕赵与莒二人被打得初开rou绽之惨样。 “拉开!”刘县令见状,压着嗓子喝令道。 两个衙役,悄然道声:“赵大郎对不住了”,便用力驾走了赵与莒,转过身来,捉住崔硕之双臂,作势便要按到在地行刑。 崔硕咬了咬牙,心下暗道:今日莫非真要受一顿杖责,五十大棍可不是开玩笑的,一通杖责,皮开rou绽、鲜血横流,说不定这小命可就剩下半条了。 赵与莒、未来的宋理宗,我崔硕今日可是够意思了,来日可不要负我!崔硕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两位衙役拉开了架势,两根沉甸甸的水火棍已是高高举起,眼看着便要向崔硕背上落下。 “我打你个畜生!打死你这畜生!”忽然间,屏风后传来苍老的怒喝声,紧接着便是“噼噼啪啪——”的巴掌声响起。 一时间,堂下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到底出了何事。 竟然有人敢大闹县衙后堂,真是难得的稀罕事。 刘县令闻声先是一怔,想起了那则传言,随即明白了到底何事。他忍了忍,竟是差点噗呲笑出了生来。 刘县令摆了摆手,瞧了瞧两位衙役询问的目光,示意他们且慢动手。 两个衙役自是会意,忙放下了水火棍,扭着脖子看向屏风之后,想要看清到底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大闹县衙后堂、掌掴朝廷五品命官徐通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