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精美蟹八件 (第2/2页)
甜头,能量无比充足,百年活株最少能顶十枝三十年份的干货,“在谁手上?” “今天当我的贴身顾问!”张大夫知道自己眼力不行,得向秦浩然借眼。 “行,逛到天黑都行。”冷静一想,秦浩然也准备在摊上逛逛,看有没有捡漏的可能。 百年参王,干货的价格都要几百万,活株只会更贵。他身上满打满算也就两百多万,如不多弄点钱,即使找到货主也无济于事。 “先帮我看看这枚铜钱。”张大夫把铜钱递给秦浩然,又道:“不过你小子得做好心理准备,百年参王活株的价格绝对比干货贵很多,最少也要准备五百万。” “看不好!”秦浩然把铜钱放倒地摊上,又道:“我记得有枝百年老参拍出三百多万,活株卖五百万确实不算贵。” “我只是说最少,野山参这种东西价格本来就不固定,尤其是活株,给你出价千万也有可能。”张大夫蹲下,继续在古玩摊上摸摸看看,“这次得到野山参活株的也是我们药材行的,但跟我们百草堂不同,哪家伙专门炒作各种珍贵药材,你想得到手,少不了挨刀。” “你给我引见一下就好,剩下的事情我自己解决。”秦浩然皱了下眉头,情况还不算太糟,最少对方不是那种不愿意出手的。 “明后天你找个时间,我约一下他。”张大夫从地摊上摸出一块玉佩,看了一会,递给秦浩然,“咋样?”
“一块钱钱倒是能玩玩。”秦浩然看了一眼,这枚玉佩是用蓝田玉雕刻而成,属于现代工艺,但做过复古处理。 蓝田玉数量大,注定了价格不会太高。这块玉佩玉质也不好,再加上雕工一般,也就值两三百块。 “老板,五毛钱怎么样?”张大夫在古玩街打眼次数多,久而久之就养成一个习惯,杀价绝不手软。 “先生,这可是上了年代的和田玉,五分钱怎么也不够,最少一块钱。”地摊老板更不客气,蓝田玉马上就变成和田玉,价格也被升到一千。 “我再看看。”张大夫马上把郁闷放下,秦浩然是行家,既然说一百块可以买下来玩玩,那高于这个价值肯定没什么玩头。 “老板,这些是什么物件?”秦浩然也从地摊上拿出几个小物件,分别是锤、镦、钳、铲、匙、叉、刮、针八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腰圆锤、小方桌、镊子、长柄斧、调羹、长柄叉、刮片、针。 秦浩然认得这是蟹八件,吃大闸蟹的文雅工具,明清时期无比盛行,文人雅士举行蟹宴,不仅仅是吃螯剔rou,解馋饕食,而是品蟹、饮酒、赏菊、吟诗,为金秋时节的风流韵事。 六十年代蟹八件作为腐朽代表逐渐消失,到了现代,这种繁琐的器械已经不适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据说用蟹八件拆完一只整蟹至少需要半个小时,谁还有这功夫。 不过秦浩然故意装着不认识,古玩这一行除了物件虚虚实实,买卖双方也同样虚虚实实。 “这是蟹八件,明清时代文人雅士吃蟹的工具,在苏沪杭盛极一时。”地摊老板cao着苏城口音,侃侃而谈,“根据有关资料可知,明代最初发明食蟹餐具的人,名叫漕书,为了吃蟹减少麻烦,吃得方便畅快,他创造了锤、刀、钳三件工具来对付蟹之硬壳,后来逐渐发展到八件。 您再看看这些小物件,每一件都是用上等檀木雕刻而成,包浆入骨,显然是一套上品的老物件。” “有点意思,倒是能买下来吃螃蟹。”秦浩然一开口就否定其古玩的身份,只承认是一套吃螃蟹的餐具。 “兄弟,买餐具您去超市啊。”地摊老板翻起白眼,说道:“我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明清古玩,最少也要三百块钱,你买回去吃螃蟹可不划算。” “三百块钱,那就是三万,您这是漫天要价啊。”秦浩然笑了下,说道:“三块钱吧,勉强能够接受。” PS:刚回农村老家就碰上停电这档子事,终于捱到有点了,两章一起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