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小乔全传_幼年失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幼年失怙 (第2/2页)

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

    造纸一般都要经过剪切、沤煮、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基本cao作。很费功夫,一定要爱惜纸张啊!”

    周瑜全神贯注地听着,周异接着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蔡伦早年和他手下一个叫张纸的宦官到白水槐沟河为张父祝寿,发现小孩子们用木杆挑着水面上的沤变物嬉闹,当他看到那沤变物一离开水面,迅即变干,用手摩擦,质地柔韧轻薄,可用来书写文字。

    第二天回到宫中,又用黑色颜料在每块沤变物上写了一个字,让皇帝察看,皇帝甚为高兴,就派蔡伦重返槐沟河,借居张纸家,到处拣麻、布、棉絮、树皮等一类沤物,挖池沤制,经打浆、搅混、沉淀、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理想地书写材料,因为这个创造是在张纸地家乡发现的,就把这种书写物起名叫‘纸’。

    蔡伦善于观察事物。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如钢刀制造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他所监造的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堪为后世仿效。

    孩子,你要学习人家,养成善于观察、钻研、思考的习惯。”“嗯!我记住了!”周瑜拍着小手说。

    转眼,周瑜的六岁生日到了,周异送给他《论语》《孟子》,是他亲自从竹简上誊抄的,他语重心长地对周瑜说:“孩子,《论语》《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作,一定要下工夫学好!”“嗯,我记住了!”然后跟着父亲读起来。夫人在一旁看到此情此景,很感欣慰。

    在朝中担任谏议大夫的刘能与周异少年同窗,成人后两人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关系密切。

    有一次,两人受大将军何进之邀去赴他的寿筵。何进的异母妹受宠于灵帝并被立为皇后,他也随之升迁。

    黄巾起义时,何进为大将军,总镇京师,权倾一时,其实,何进知道周异拿不出什么厚礼,但是他听说周异具有高超的音乐才能,名为邀请他赴宴,实际上想叫他指点一下乐师们的演奏,可是周异到场后,发现何进居然按天子礼仪规格cao办乐事,场面极尽奢华,他极其愤怒,大喝一声:“大将军,您这是僭越!恕不奉陪!”

    说罢,拂袖而去,何进见状勃然大怒,喝令手下将周异拿下,刘能急忙劝阻:“请大将军息怒,按礼制,您确实有所超越,如果您惩罚周异,实在是没有理由!”听了这话,袁绍、陈琳都觉得何进所为不妥,从旁劝说,何进才暂时忍下一口气。

    刘能夫人与周异夫人为表姐妹,她们同年生下一个女儿,分别取名刘琼,周珏。两位夫人商议将来让对方女儿做自己的儿媳妇,结成儿女亲家,刘能与周异一口赞同。

    周异一向秉公办事。洛阳城里有一人名叫段肥,仗着自己是侯览的表叔,垄断米市,高抬物价,贩卖私盐,扰乱市场。周异经过调查,获得确凿证据,将段肥抓捕问罪。

    侯览是十常侍之一,势力很大,知道这件事情后,叫周异立即放人,周异没有答应,侯览诬告周异结党营私。

    朝廷派人捉拿周异,刘能知情后,大吃一惊,赶紧到周异家中通风报信。周异一听,决定连夜带家人回老家舒县。

    此时,刘能夫人正带着刘琼在周府做客,听说周家要连夜迁往舒县,情急之下,请求两家互换女儿,待风暴过后再相聚。

    周异夫妇一致同意。于是,刘琼留在周家,周珏去了刘府。大家洒泪而别。他们出城不久,朝廷派来的差人追过来。

    考虑到人多不便逃跑,周异决定由管家带周瑜等人从岔路逃跑,避过风头后到舒县聚集。

    周异同夫人紧紧护着刘琼,想方设法,终于摆脱官兵追击,到了舒县。侯览本想斩草除根,但他考虑到舒县山多林密,周氏家族势力大,未敢继续追击。

    周异当洛阳令时,宵衣旰食,克己奉公,积劳成疾,几年后撒手人寰。他留下遗言要求周夫人一定要照顾好刘琼,兑现往日承诺。周夫人牢记在心。她含辛茹苦将刘琼和周瑜拉扯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