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重生[红楼]_第11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第3/4页)

就记得,大jiejie是个很好的人。”

    能不好吗?虽说兄弟姐妹们之间,也有互相争父母长辈宠爱的,可元春同宝玉的岁数差得太多了,再一个,元春那是打小就被刻意教养过的,端的是大家闺秀的端庄样儿,便是小时候同掐尖要强的王熙fèng一道儿,也不曾恼了,又如何会不对小自己十来岁的嫡亲弟弟好?迎春那会儿年岁也小,却是对宝玉万般羡慕的。同是有哥哥的人,可她的哥哥素来眼里没有她,可贾珠对宝玉却是极为和善的,几乎没将宝玉当儿子看了。至于jiejie,元春对迎春倒也不坏,却也仅仅是不坏而已,关心和宠爱却是都予了宝玉一人的。

    “大jiejie好不好看?”见哥哥jiejie只笑着不说话,惜春忍了又忍,终是忍不住问出了埋在心头小半日的问题。

    迎春瞧了meimei一眼,笑得眉眼弯弯:“好看,大jiejie长得可好看了,是我见过的人中,长得最最好看的一个。”

    “真的?”惜春极是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仿佛有些不信的样子。想了想,惜春又追问道,“比宝jiejie好看?比林jiejie好看?比fèngjiejie好看?”

    说实话,惜春这个问题颇为有些得罪人。倒不是惜春本人得罪人,而是被逼着回答问题的迎春,要得罪人了。若是被逼问的不是迎春,而是薛宝钗的话,或许三两句话就将问题岔开了,可迎春却没这个本事,被meimei问的愣了半响后,才道:“我觉得大jiejie最好看。”

    这迎春惜春姐妹俩没想那么多,宝玉却不傻。林黛玉王熙fèng不在此,便是说了也无妨,只要别多嘴传到她们耳中即可。可薛宝钗就坐在耳房里,一个在炕头,一个在炕尾,这要是听不见才叫撞鬼了。

    一时,宝玉忙撇下迎春惜春,再度向薛宝钗作揖,道:“宝jiejie莫生气,我二jiejie四meimei素来都是实心实眼的人儿,她们不是故意说宝jiejie的。”

    也是宝玉这话出口,迎春惜春才猛地回过神来,自知失言之下,难免面上露出尴尬之情,偏俩人皆不是擅长言语之人,因而只都起身束手,略有些忐忑不安的望着炕头这边。

    薛宝钗素来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别说这等无心之言,纵是有人指着她的鼻子骂了,她也依然能在谈笑之间化解矛盾,不单展示了自己的宽容大方,更能衬了旁人的无知,岂不妙哉?不过,如今荣国府大喜,迎春惜春又是那么个性子,薛宝钗于情于理都不会予以计较,因而只向诸人笑道:“好端端的,宝玉怎就这般说辞?难不成只允了你同jiejiemeimei玩笑,却是不让我同她们一道儿顽?你这却是错了,素日里,我同jiejiemeimei玩笑的时候,可比你多得多。”

    宝玉见薛宝钗并不气恼,又见迎春惜春得了这话好似松了一口气般,这才笑了,拱手道:“是是,宝jiejie说的在理,可不就是如此吗?”

    一时间,耳房里欢声笑语一大片,唯独却将史湘云丢在了一旁。再加上,方才惜春那无心之话中,提了黛玉提了宝钗也提了王熙fèng,却独独落了她。史湘云虽性子开朗,然心眼儿却并不大,一时气恼不说,还想岔了,索性起身甩袖离开,道:“你们就这般jiejiemeimei们罢,索性我家去,寻我的弟弟meimei们去。”

    史湘云虽是双亲所遗之独女,不过她有两个嫡亲的叔叔,自然堂弟堂妹们也不少。只是因着到底隔了一层,且年岁也不相当,故而素日里感情不睦。

    这一点,荣国府上下,不说人人皆知晓,可因着史湘云素日里也并不隐瞒,故而知晓知晓的也不算少。旁的不说,这在场之人中,却是人人都听闻过的。

    薛宝钗倒也罢了,她原就志不在同史湘云闹气,且人都被气跑了,她也索性充大度。宝玉则是一时半会儿的没闹明白,只傻傻的愣在当场,迟疑着要不要赶紧追上去。倒是迎春和惜春,在最初的愣神后,不由的开了口。

    先是惜春年幼,只向迎春脱口而出:“二jiejie,云jiejie素日里不常说同叔叔家的堂弟堂妹们有嫌隙?折腾堂弟也罢了,左右相处得不多,可我记得,云jiejie曾说过,几个堂妹最是娇气,很是惹人厌烦,怎的……”迎春犹有些不解,却好歹比惜春年长了许多,因而只向她摇了摇头,正色道:“一家人哪里有隔夜仇?素日里你也没少同三meimei拌嘴,如今隔得远了,见得少了,你不也一样惦记着慌?”惜春想了一遭,觉得确是这个理,因而赞同的点了点头。

    只她们姐妹俩这话,却是将薛宝钗乐得不轻。

    待晚间回了梨香院里,薛宝钗当是笑话一般的讲给了薛姨妈听,且说且笑着:“……母亲,您说说看,哪儿有那般可乐的姑娘家?这贾府四姑娘且不提,左右年岁还小,慢慢教也使得。可那二姑娘,年岁同我相当,我记得仿佛还大了我俩月,却是个实心眼儿的。且瞧着她们姐妹俩那模样,还是jiejie教养meimei,这可真真是稀罕事儿。”

    薛姨妈花了小半日工夫,才好不容易寻出了恰当的贺礼来,见薛宝钗回来,又听了她这话,也不由得笑开了。只笑了一会儿,薛姨妈却忽的叹了气,见薛宝钗不解的望过来,便有些唏嘘不已的道:“这庶出就是庶出,哪怕改成了嫡出又如何?贾府这辈儿的姑娘家,先前入宫的大姑娘是老太太亲自教养的,我虽不曾见过,却也知晓堪比当年的敏meimei。再往下,只怕将那三个姑娘掐一块儿,都不及大姑娘。”

    “敏……是林meimei的母亲?”

    “正是。说起来,敏meimei是咱们这一辈儿中,年岁最小却最为出挑的姑娘家。若非荣国府那位老太爷不舍得,便是送入宫中也使得。不过,那位老太爷也算是有眼力劲儿的人,精心为敏meimei挑选了一位如意郎君,前程远大不说,当初敏meimei定亲不久,尚未出嫁时,那位老太爷就没了。敏meimei这一守就是三年,她夫君也一等就是三年。三年后,当初的探花郎早已官声在外,颇得圣宠,却一心等着敏meimei,房中竟无一人。”

    说到这儿,薛姨妈颇有些感概。其实,她和贾敏皆是有福之人,在家里是千宠万宠的娇养长大,打小就没吃过半分苦头,待出嫁后,夫君又待自己极好,且皆是一嫁过去就当家做主的。林家那位老太太也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和气宽厚,对贾敏就跟自家闺女一般。薛家那位老太太,虽有些商户人家的市侩味儿,可对薛姨妈却也是视如己出的。

    可惜,她和贾敏有着相似的幸福,却也有着不同的悲哀。

    薛姨妈是夫君早逝,独自拉拔着儿女长大,还要勉强撑起整个家。贾敏则是承受了丧子之痛,之后更是早逝,独留了一个女儿在这人世间受苦受难,还不知道甚么时候才是个头。

    “再有福气又怎样?敏meimei早些年就没了,如今她夫君也没了。甭管当初是多么羡煞旁人的一对神仙眷侣,人没了,就甚么都不剩了。”薛姨妈叹息一声,如是说。

    “母亲,别难过了,您……还有我和哥哥。”薛宝钗当然知晓薛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